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十一种孤独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5-24 03:29:41 读书赏析
十一种孤独
作者:理查德·耶茨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他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十一种孤独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昨天清晨读完的时候,我看见窗外晓雾湿处,城春草木深。同一天读完的还有《鱼乐》。不禁自问,孤独的是书里的人,还是我眼前这座郁郁葱葱的城?

      理查德·耶茨,用十一种方式向我们阐述着“孤独”的定义。他冷冷地看着读者在十一个故事中感受绝望,再绝情地袖手旁观。

      耶茨也很善良,他把人生的孤独摊开在眼前,任我们处置,而不是百般矫饰,然后诓谁入局。

      人生不止十一种孤独,正如取经路上,不止八十一难。我们活着,看着,忍着,超越着,享受着。

      耶茨不刁难,他知道,我们无需入局也已是局中人。

      耶茨也不安慰,因为再怎么努力,我们也终究会是局外人。

      我在想,孤独是不是那个调皮的插着翅膀的小孩?无声无息地伴你左右,又不让你清清楚楚看见他的藏身之处。

      故事里的教室,医院,军队,酒吧,出租车,写字楼……孤独说,没有我到不了的地方,如果你心里的那座城我不闯,那你愿不愿意邀请我一起守?

      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慌慌张张。你不懂去哪里安身立命,而那个小孩,总在你心里的任意角落和眼前所有事物的阴影里,神出鬼没地探出头,狡黠一笑,说,嘿,我在这里。然后迅速隐没,了无踪迹。

      这个执拗的小家伙,他用各种途径告诉你:在这座城里,我们早已相依为命,我们也将永远不离不弃。

      “命运从不曾改变,它只会沿着必然之轨迹带你到绝路,把你留在那里。”任你难过,窒息,崩溃,撕心裂肺,痛彻心扉……谁和谁不同呢?

      后来的你还好吗?你是怎么熬这一切的?

      谢谢那些温暖过我的人。

     谢谢到此刻仍未放弃我的人。

    谢谢曾将我从深渊拉回来的人。

     也谢谢耶茨和这本书,以及所有孤独过、正在孤独着的人。


     即将放下手机的这一刻,我觉得孤独在静静地看着我,它一定也渴望看见这座城里春风温柔,阳光明媚。我相信,与它和平共处的世界,一定比我想象中的更美。

        


                                     Snow

                            2019.4.27.11:11

十一种孤独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在译后记里我了解到作理查德·耶茨本人就是一个饱受孤独的人。耶茨自己就一直遭受着贫穷,疾病,不得志的折磨,后来他的家也垮塌了,与妻子的关系破裂,与两个女儿分离。为了生活,他为人捉刀,代人写作。生命最后陪伴他的只有烟酒,打字机和女儿的照片。直到死后他的作品价值才被人发现。

        正是这样一个饱受孤独的人,说着“我想我对成功人士不太感兴趣,我想我对失败感兴趣。”,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即使不能每个故事都深有感触,但这十一种孤独里总有那么几个会让读者觉得“我认识他,我和他真像”。然而世间孤独又何止十一种,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相互反应都能生成一种专属于自己的孤独。

十一种孤独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耶茨的小说世界没有诡诈离奇,没有奇思异想,有的只是朴实、悲哀、宿命。

人们会想,一个作家怎么会在开始时对他的主人公饱含同情,然后判他们遭受种种折磨而不给一丝希望?我想,这是因为耶茨对失败这一主题的坚持。失败远较成功多,远较成功普遍。

家庭与爱情可遇不可求,没人能幸运获救,没人能巧合解脱,没有相互理解的爱人、朋友、父母、子女能让无法忍受的日子变得稍微愉快一点。

命运从不曾改变,它只会沿着必然之轨迹带你到绝路,把你留在那里。

耶茨只是如实地描写,他不粉饰,也不嘲讽,更不会将作品浸泡在感伤的眼泪里。”

----引用译者评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