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读书赏析(3)篇

一、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基于史料对往事的推想。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往事已经在时间中消失,今天的我们不能再回去验证。史料是往事的遗留,是连接今天的我们与消失了的往事的唯一中介。但是,在现存的史料和消失了的往事之间,横亘着时间的间隔,在古代史的领域,这种间隔动辄数百上千年,如何穿越得过去?
从西安兵看了马俑回来以后,就对秦朝的历史非常感兴趣。
当时在兵马俑看了三个兵马俑坑,非常震惊于2000年前的兵马俑如此并真并且能保留到现在。
可是2000年前的东西啊!
在兵马俑看了大型的舞台剧《秦俑情》,对秦始皇也是顿生好感——太有魄力了。
中华民族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君王,始皇帝,第一位皇帝。能做出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可不是一般人。
历史资料记载,他也确实不是一般人。
秦始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名人,也是迷雾重重的人物。
二、我的疑问
对秦的了解,最早是看电视剧,那个电视剧名好像叫《阿房宫》,后来又读到一篇文言文叫阿房宫赋。
其实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知之甚少。
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疑问也比较少。
比较感兴趣的就是
1.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
2.始皇后是谁?
3.焚书坑儒真的有这件事吗?
4.堂堂的一大明君秦始皇,为什么他的儿子继位以后很快就灭国了?
书中说:
秦始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名人,也是迷雾重重的人物
我们现在对他的了解,或者是对他的考察基于万分之一的资料,去推测,或者是去推理当时的事实,但是历史真相是隐藏的那些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
因为我们不能穿越回去,亲眼见证当时发生的事情,进而听到当事人说的话。
再说历史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存留下来,或者是说胜利的人自己写的,其实这就比较主观了,真实性还是有待考证的。
想了解真正的历史,必须:
合理推想,临场体验。
这本书里面就很好的为秦始皇正名:他并不是一个残暴的君王。
他的“大仁”是“不仁”,不是我们常人所理解的那种善良。
上面我的四个疑问也有了答案:
1.秦始皇并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2.始皇后应该是一位楚夫人,是长子扶苏的母亲;
3.焚书坑儒并不像历史书上写的那么残暴:坑的儒是一群道士骗子;
4.秦二世手足相残,害死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听信小人的谗言,最后自食恶果。
可惜了大秦帝国了!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读书赏析 第(2)篇作者通过大量史料史书记载对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剥茧抽丝般的对秦始皇其人重新做出最合理的推测,尽量做到有理有据!
“秦始皇的父亲真的是吕不韦吗”
“秦始皇的弟弟为什么突然反叛”
“假父嫪毐在秦史中的来龙去脉”
“秦始皇的表叔是谁,为什么一段时期的丞相没有记载?”
“秦始皇的后宫为何没有记载,皇后到底是谁”
“秦楚联盟的来龙去脉”
随着这些问题在作者作为“历史侦探家”一个个为我们破解,不得不感叹真正的专家的细致入微和严谨的精神,尽量多收集相关材料作为基础,联想作者所在年代的文化背景,对照印证,然后得出最合理的推测!
这就是“3+N”的历史N之美!
3是历史学的三个基础世界:往事是第一世界,史料是第二世界,史书是第三世界。在这三个基础世界之上衍生出来的种种历史作品,都属于“N”的世界。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读书赏析 第(3)篇挺喜欢这类书的,有点像《蒋勋细说红楼梦》,帮我们发现名著里面没有写出的东西。也找到自己读《德川家康》时的一些疑问,比如我们看到的书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历史?多少是新编的故事?这本书提供了思考这些问题的思路——从事实着手,从细节着手,从当时的大背景着手(法律制度、生活习惯),从逻辑着手,从人性着手,挺不错的。1、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基于史料对往事的推想。2、天意和民意的聚散离合,贯穿着中国历史。屈原伤怀自沉,逆天顺民。秦始皇统一天下,顺天逆民。秦末大乱,刘邦顺天顺民,建立郡国并行制的西汉联合帝国。历经王朝更替,演化到了近代,袁世凯复辟称帝,是一场逆天逆民的短命闹剧。3、历史在演变,人物在更替,不变的是人性,相通的是人情。4、所谓的遗诏问题,都是活人借死人的口说话,体现的都是活人的利益。5、奇怪的事情,一定有之所以奇怪的理由。不妄自尊大, 2000多年前的人比你厉害的大把。已有之事将来必有,易行之事将来必行,太阳底下无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