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洛丽塔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5-07 06:52:10 读书赏析
洛丽塔
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20世纪最受争议也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却逾越道德范畴的欧洲移民,与一个可爱却又危险无情的青春期女孩的之间的疯狂恋情。
洛丽塔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一个成年人如果在没有限制行为的情况下会做什么?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道德、法制的限制,他会做出什么行为?或者说,一位思维奔逸、在现实与幻想之间不断转换的成年人又会做出什么?这些,在这本《洛丽塔》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选择这本书是因为看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之后的书后推荐,及很多书友们到《洛丽塔》的书评。书中从一个多次出入精神病院、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年男性的角度出发,由于他的特殊嗜好(对未成年小女孩的性幻想),他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贼心”,用文质彬彬、高大帅气的外表做掩护,成功地在意念上“俘获”了一个个他眼中的性感少女,一旦他发现对方已非处女,那种疯狂的占有欲让他一次次陷入自己设定的无穷的实际与幻象之中……书中很巧妙的地方是:1.作者虽没有精神病患者的经历(本人揣测应该是这样),但是主人公的心理刻画描写却是极尽笔墨,甚至让人一度有身临其境之感;2.作为一本曾被认为是“色情”小说的著作,它其实没有人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赤裸裸的性爱画面,而多数是通过主人公的幻想虚构而成。很佩服作者选择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来描写这种让人争议的话题,让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体验了一把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经历的另类人的生活。推荐看看![握手][握手]n

洛丽塔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中翻让人看了想撞墙系列。Lolita就像巴比伦塔尖,它的存在是为了嘲讽人类试图跨语言的笨拙技巧。那些由细致名词组成的意向,那些颠来倒去的句式和叠了又叠的定语。那些只有在自身语境下才有意义的词语,助力纳博科夫把一个变态雕琢成了艺术品。(尽管他是俄国人,却得心应手地驾驭第二语言,令我这种二外学习者闻风丧胆n于是一些人沉沦于他遣词造句的绝妙,其余的把它作为成人道德观的试金石(尤其在房思琪后,世间再不容忍亨伯特,哪怕这种仇恨多数人只是说说而已。)尽管作者在描绘主角们心碎瞬间时卯尽全力,但依然不影响他对无关紧要情节的细致入微,朦胧地为这个故事罩上一层美色,绝美。其实没有必要太舔Lolita,用道德的超我去批判不道德,用现实的自我去贬低译文,还不如克制本我去读英文了噜,(纳博科夫这么讨厌弗洛伊德,那就偏拿他理论套呢hhh。反正我是无条件舔97年的lolita,宛若水蒸汽式的升华(原作接受无能。最近重刷完电影的评价只有“啊啊啊啊啊超好看”。抱着这样的期待感,本打算给这本书空评和五星评价,以表现出一种“真舔狗从不造次”的品格,结果只是,明白了大家为什么不喜欢Lolita。与其像亨亨“深情而绝望”,不如不爱;n“要真可以,那人生也就成了一个玩笑”n

洛丽塔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爱至成殇。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洛丽塔。

身边有一个像洛丽塔一样可爱的朋友,她很喜欢洛丽塔这首歌,我还记得第一次听见她唱时,感觉就像是在讲诉她自己的故事。

和我跳舞吧 Lolita

白色的海边的沙

爱情还是要继续吧

十七岁 漫长 夏

喜欢一个人 Lolita

只喜欢一天好吗

或许从没有爱上她

只是爱上了童话

那个野菊花开满的窗台

窗帘卷起我的发

我把红舞鞋轻轻丢下了

不在乎了 Lolita

田野金黄了 Lolita

舞台就快搭好了

我们一样吗 Lolita

对孤单习惯了

如果我不做自己的

观众还以为我在爱着他

我坐着飞机到海边找他

多疯狂啊 Lolita

喜欢一个人 Lolita

只喜欢一天好吗

爱情还是要继续吧

十七岁 漫长 夏

都会忘记吗 Lolita

来不及带走的花

努力开放了一个夏

海边 他

爱情还是要继续吧

十七岁 漫长 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