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书赏析(3)篇

2019-04-01 14:15:58 读书赏析
1987,我们的红楼梦
作者:欧阳奋强
87版“宝哥哥”欧阳奋强用文字、影像来回忆人人心中《红楼梦》剧集经典,欣赏独属于“87红楼”的经典美学意境。2017年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播放30周年,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亲自执笔,采写了当年参与电视剧拍摄的100多位剧组人员,讲述该剧筹备、拍摄的细枝末节、来龙去脉,讲述红楼演员的人生故事,以第一手的资料与读者共同完成这场盛大的文化集体回忆。有当年拍摄戏里戏外的点滴故事,全国海选、集中培训、正式开拍,多情公子和大观园中的姐妹在镜头外,有竞争也有友爱。这些青年男女脱下凤冠霞帔,走出红楼,踏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书中图片大多来自演员珍藏,有很多都是首次公开,忠实还原“红楼梦”的古典美,再现80年代中国的颜值担当。除了演员,作者也将笔触聚焦于王扶林导演,以及配音、作曲、演唱、服画道等幕后人员。书中涵盖几乎所有演职人员,出镜的主演、群钗、丫鬟、婆子、小厮、小孩;幕后的导演、配音、配乐、美术、化妆、服装,完整讲述每个人的剧组往事,人生历程,满足你对该剧的敬畏和好奇之心。王扶林导演的气魄与才华,幕后人员的通力协作,都是《红楼梦》得以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书赏析 第(1)篇

#书山寻路|学海划舟【2019你好】# 〔第五本〕

               我们的红楼情怀

     是什么让我坚持把这本书自习看完?那当然是我对红楼深沉的情怀,加我百分之百看书的强迫症,必须看完标记。喜欢红楼的人我相信都会有自己的红楼遗梦,都有自己的红楼情怀,我当然也是如此。

      本书是2017年出版的,作者是87红楼的饰演者欧阳奋强,全书主要是对87红楼饰演人物的介绍和回忆,包括对导演,剧组众多工作人员的会议,分不同的小篇幅平实叙说(就像流水账),中间也穿插一些扮演红楼角色说过的话句。进一步说明回忆的内容就是这个演员在没拍摄红楼梦之前是做什么的,然后在87红楼剧组中扮演什么,然后红楼拍摄结束之后做什么,至于对红楼一书的分析寥寥无几,也许是受篇幅影响,或者本书的基调就是回忆日记。对于看过87红楼影视剧的读者来说很有震撼,对我也是。

     全书花了差不多九个小时阅读,按照我的阅读速度本来可以快点,但在阅读过程中我看了几乎全部书友的想法,总的来说,87红楼影视剧成为总多人心中的经典,确实也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书友最多的一个想法就是87红楼和06,10红楼的对比,吐槽当今影视界对原著,对观众的责任心,敬业程度与87版的形成鲜明对比,或者说天壤之别,从我个人来说也是如此,87红楼从其强大的红雪专家顾问,从导演王扶林的人格魄力与长远眼光,从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个人精神来看也许拍摄这样的经典再无可能。转观今日影视剧鱼龙混杂,暗中交易,拍摄成本与日倍增,作品确每况愈下,演员大多逐名扬利,甚至灰色合同,瞒税偷税,拿着巨额的出场费,片酬,却在也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这是多么可笑可悲。

     我相信每一个喜欢红楼的人都在心中有自己的关于红楼的梦,自己理解的心中的林妹妹,或者心中喜欢的红楼的其他人物,我也有我的红楼遗梦,我很喜欢红楼遗梦这个称呼,因为红楼梦是遗憾的,是伤悲的,是永远成就不了的,宝玉和黛玉永远在不了一起的,戏中是,戏外也是。

最后,分享几段我在书中的想法:

一如红楼,终生难醒。
晓旭之后,再无黛玉。

#红楼遗梦# 读完这句话,瞬间眼泪打转,这是多么样的一种兴奋感情,为经典尽心竭力,为那曹雪芹笔下的人物亲尽心血,他是多热爱红楼,热爱到不敢拍摄红楼,他是多热爱红楼,热爱到他终于可以开拍了。这样的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何时再有,何时再现?

#红楼遗梦#是红楼人物融进了演员的一生,还是演员一生都在红楼梦中,不经感概,红楼的盛世影响,曹老的超思之作,人生如梦,转瞬即灭,红楼本是空,你我都知如此,却依旧深陷其中,演员们如此,读者们如此,你我如此,也许,作者曹老也如此。

她说:“《红楼梦》给我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也给我关上了这扇门。”
 
王扶林:演林黛玉的肯定演不了其他角色,因为她太像林黛玉了!成为她个性了!

在此,我深沉的向87红楼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书赏析 第(2)篇

又是连续看了“我爱我家”和“1987红楼梦”两本书,算是小小的怀旧系列吧。本书的水平比起我爱我家更好。首要的就是“我家”的作者虽然是个很熟悉剧情和演员的资深粉,但是87红楼梦的作者是宝玉哥哥啊!再熟悉剧情、再熟悉演员,也不如人家一号男主不是?n而且我家的剧本好,也只是梁左的文笔+相声体的台词+时代的特色,顶多是横扫一个时代,却仍然不及曹雪芹的大才,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那是横扫上下五千年的水平。而宝玉哥对于作品的构思也见其用心,从宝黛钗凤四大主角,到元应探惜正册,再往后诸位夫人丫鬟直至爷们儿,剧中角色和演员交相辉映,而具体到演员,有的从小说起,顺叙至进入剧组,有的则是从入组开始写,倒叙其成长过程,两种方式也相映成趣。对于描绘群像,最怕的就是千人一面,最难的就是写出各自的特色。尤其对于我这样只是匆匆翻过一遍红楼梦原著,对剧情角色本就不熟悉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而宝玉哥在红楼梦角色的基础上,又抓住了演员各自的特点。首先就是他自己这样踏破铁鞋的,以至于一二期培训班都未能参加,甚至几乎影响了开机;黛玉宝钗这样神似的,晓旭是东北妹子偏偏婉约如许,张莉则是军人惯于个人服从组织;邓婕演凤姐,是先抑后扬,本来诸强竞争并不被看好,最后力压群雌突出重围。别的演员,有已经入行甚至小有名气,表演起来驾轻就熟的;有一张白纸从头学起的;也有戏曲演员出身,初次触电需要磨合适应的;再加上老戏骨和个别年轻人,除了饰演角色,还担纲选角、剧务、场记、培训等幕后工作的,或者助人搭戏、甚至反串表演的…不一而足,让我们从多个方面了解到了87版红楼梦的经典地位从何而来。就如同86版西游记那样,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是怎样用加倍的诚意和严谨去超越时代的局限。当然,服装、化妆、音乐…等后勤工作也有着无比的重要性。尤其化妆,如果说西游记的特效是硬伤,成为最大的短板,那红楼梦的特效—化妆也是受时代局限最大的部分,同样需要绞尽脑汁才能呈现出设计意图七八成的效果,而不像现在,几乎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深深为自己这个最多只有半根雅骨的俗人而惭愧,看看能不能再重读一遍红楼梦,熏陶一下自己吧。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书赏析 第(3)篇

高中时第一次看电视剧时才把荣宁两府的关系搞清楚。但那时最爱红楼诗词,许多都用心去背下来又抄写下来,所以至今耳熟能详。而学佛法后对自己启发最大的亦是《红楼梦》一书,特别是是其中的好了歌及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读,更是顿觉明澈。而八七版的《红楼梦》电视剧更是我的最爱,曾经买过此电视剧的光盘珍藏版。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个人认为此剧是最完美诠释和表现《红楼梦》一书的真正经典。无论是演员的选择,表演,服装场景的设计、还是配乐配音都堪称经典。似乎这批人来人世的使命就是为了要把这部经典以这种方式留给世人。而欧阳奋强的介绍更让我了解了很多拍摄背后的故事。我看到导演王扶林的大气和慧眼识人,看到演员和幕后人员的敬业精神,看到那一代人为创作经典而忘我工作的态度,特别是后面写的服装设计师史延芹为各种不同人物设计了二千多套服装,而她却只为能圆自己的红楼梦而不计报酬。太可敬的一群人!只有真正为了创作经典而工作的人才能真正创作出经典!相比当下演艺界的浮躁之风和纸俗,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组确实如浊世清莲,因此也将被永远铭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