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一句话总结: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灰犀牛不是你想躲,想躲就能躲。
阅读类型:应对危机类书籍
阅读评价:五星
关于本书?
首先分清三个概念:
灰天鹅:小概率事件,但影响巨大
黑天鹅:极小概率,不可预知,影响巨大
灰犀牛:大概率,可预知,影响巨大
相关联系: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本书讲了什么?
在面对灰犀牛时,作者提出了一个人总会有的心态:“乐观偏见”,即总是高估积极事件的可能性,而低估无视消极事件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相比于事前发现灾难,事后的安抚更能得人心,因此对灰犀牛事件的抵御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怎么去做?
而在面对黑犀牛时,作者提前给出了警醒:
到了你开始行动的那一刻,可能就已经来不及了。
从各方面(政治、商业、环保)论述了如何应对:
- 接受不确定性:“这完全取决于你对不确定的事情的接受程度。”
- 选择正确的时间节点:在分析是该行动,还是该等待的时候,要考虑机会成本的问题。
- 变革奖惩机制:用适当的奖惩机制让人们明白,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
- 公平地分担成本:如果你发现必须要把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推到失控的手推车前面,就必须找到有效的方式减轻被牺牲者的痛苦。
- 正确地计算成本、盈余和投资:改变体系,让决策者能因为节省未来成本和带来未来收益的投资行为而得到奖励。
- 有时候拖延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式:拖延方式有时是有效的。
- 测量:记录问题的程度级别,能让我们更好地找到应对的准确办法。
- 分而治之:如果你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那么就应该选择你能解决的那一部分
- 把危机定义成机遇:我们的认知倾向会驱动我们对有利可图的事情开展行动,即我们不会单纯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而采取行动。
还有一点要注意,即使你为自己发现了灰犀牛事件而沾沾自喜,但千万不要忘记---这只是第一步。如果不针对危机而及时采取行动,一切都是徒劳的。
本书的结尾,作者以犀牛的现状来结束本书,他希望在提出这个概念时,更多是以“希望”,而非简单描述现象来结束。
翻到参考后面,长达100页的参考文献让我非常佩服作者,忘记在哪看的一段话:有些学者非常厉害,他能把自己研究的东西写成一本书,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其中的困难我们是难以想象的。
希望我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灰犀牛是套用了塔勒布黑天鹅的概念,相对于小概率不确定性事件的出现,试图解释那些——大概率、造成的破坏也很大的事件。作者阐述了灰犀牛出现的五个阶段,并同时给出了五个对策。个人认为本书的立论和论述存在不对称的问题——个人应对危机时,冷静面对、克服情绪的干扰后并不难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判断和行动,但书中举例都是面对复杂生态系统时的例子,而回到塔勒布的观点,即混沌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小概率事件是难以预测且应对的。因此,作者的观点对于个人应对可能造成损失的单一事件时奏效的概率较大,但不必和塔勒布的黑天鹅概念强硬关联,我认为两位作者在认知水平层面不是一个重量级,如果这本书能够通过设定黑犀牛这种动物引发读者对于危机的想象力以及延伸思维,我觉得倒是可以一读。
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不知道为什么,看一些畅销书总是有一种肤浅无味的感觉——明明用至多两页PPT就可以说的一清二楚的观点,偏偏非要堆砌成长篇大论,这本也不例外。
另外,读这本书,就好比小年轻在听老一辈分享过来人的经验教训——虽然说的都是对的,可是没有几个人会真的去汲取落实,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把错误都犯一遍,完了再把经验教训说给后来的小年轻听。也就是说,作者所阐述的灰犀牛这种理论,从实质上来说几乎都是逆人性的,除了告诉大家人们可能会怎么犯错以外,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如果说黑天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和行动(毕竟是偶然事件),那么灰犀牛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三束” 了:束手就擒、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此外,从预测未来的角度而言,本书可以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