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书赏析(3)篇

2019-06-17 01:03:33 读书赏析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荣获美国普利策奖、英国科普书奖!比尔·盖茨特别推荐作品!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另类阐释,东西方文明差异的独特审视;美国普利策奖、比尔·盖茨特别推荐作品。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为何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各族群间的生活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对于现代人类、国家间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史学家往往存而不论,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许多大家熟悉以及想当然的答案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含义。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与戴蒙德的其他两部著作《崩溃》、《第三种黑猩猩》一起堪称为“人类大历史”。本书在2005年国外原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新增“日本人乃何许人也”一章。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1)篇

好久没看纸质版的书了,看久了果然跟看手机一样还是会眼花,枪炮病菌与钢铁指的是欧洲人征服美洲大陆的三件法宝,先是身上带的病菌干掉95%的印第安人,剩下的被船坚利炮征服。这本书讲的并不是欧洲人征服美洲大陆的具体过程,而是分析枪炮病菌与钢铁背后的成因。姑且记住了以下几点

1.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然后逐步迁移至欧亚大陆,美洲大陆,最后是澳大利亚。

2.科技的进步(枪炮钢铁)和病菌的滋生都与人口密集程度密不可分,比如血洗欧洲的黑死病,还有各种天花麻疹,欧洲人都有了抗体而印第安人却没有。

3.人口的增长与可驯养的动物和可种植的植物的数量有关,可种植的植物方面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差不多,可驯养的动物方面欧亚大陆远超美洲大陆,所以欧亚大陆率先脱离采集生活,进入农耕文明。有个有意思的观点,欧亚大陆是东西走向,气候差不多,环境波动不大,有利于农作物的交流,而非洲大陆还有美洲大陆是南北走向,同样的农作物不能适应不同纬度带来的不同气候。再就很多病菌的传播也都是通过驯养的家禽家畜来传播的。

4.地理环境的因素同样伴随的还有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书中认为,文化底蕴越深厚的国家,发展潜力越大。

5.为什么同处欧亚大陆的中国在后期落后于欧洲,因为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能促进文明的进步,统一的政府反而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当然,完全一盘散沙的部落也无法绽放文明之花。

6.书中关于当代日本人起源的观点我觉得可信度很高,是公元400年左右,朝鲜人迁徙过去定居的,原住民被挤到北海道去了,后来也被吞并。

最后借用书里一句话,世界演变的原因多样而复杂,如果您坚持认为一些问题有个简单答案,建议您还是在宇宙中寻个别处栖息,别待在咱们地球了,因为这里的生活就是这么复杂。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2)篇

智人从非洲大草原出来,经过漫长的岁月分布于世界各地。

有可驯化的农作物的地方,狩猎采集人群逐渐发展成了定居的农民;没有的继续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定居的农民在驯化的哺乳动物,例如牛的帮助下可提高生产效率,大量种植农作物养活更多的人口,逐渐形成村庄甚至部落。

在一些大型哺乳动物,例如牛马骆驼的帮助下,粮食的运送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人类迁移的步伐就加快了,人口扩散的速度大大增强,人类占领的土地面积的扩大,政治机构逐渐形成了,王国甚至帝国开始出现。

接着就是先发展起来的人类对后发展的人类无情的杀戮和奴役,不断的扩大领地。

这一切的起源仅仅是由于各地人类的祖先选择了不同的地方作为栖息地。只有少数几个栖息地存在可驯化的农作物或者大型哺乳动物,而同时具有多种可驯化的农作物和大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则更少了,仅仅只有新月沃地和中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从人类祖先选择栖息地的时候就开始了,选择了“贫瘠”的栖息地的人类输在了起跑线上,就算适应了当地的环境也无法生存下去,那些适应了狩猎采集生活的人类历经万年的发展依旧被手握枪炮,身携病菌的人类以摧枯拉朽之势灭绝,就如同几百万年前智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其他人种一样。人类的发展史是赤裸裸的侵略和毁灭的历史,是残酷和血腥的发展史,并且向来如此。

物竞天择,适者也不一定能生存。

最后,剩下的都是跑在前端的智人了。中国这个很长一段时间走在人类发展史上前端的国家由于太长时间的大一统,缺乏竞争,在最近几百年内输给了存在长期激烈竞争,发展出各种新技术、新武器的处于长期分裂状态的欧洲。

适当的竞争促进社会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的进步。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3)篇

各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显著差异,不是源自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第一组差异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第二组因素就是那些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因素,而这种速度在大陆与大陆之间差异很大。与影响大陆内部传播的这些因素有关的,是第三组影响大陆之间传播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可能有助于积累一批本地的驯化动植物和技术。第四组也是最后一组因素是各大陆之间在面积和人口总数方面的差异。只有在能够积累粮食盈余的稠密定居人群中,也就是依赖公元前8500年左右出现的农业崛起作为粮食来源的人群中,才有可能诞生先进技术、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和其他复杂社会特征。然而,对于农业崛起至关重要的可驯化野生动植物物种在各个大陆的分布却极为不均。最有价值的可驯化野生物种只集中在全球9个狭窄的区域,这些地区也因而成为最早的农业故乡。这些地方的原住民由此获得了发展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先机。这些原住民的语言和基因,随同他们的牲口作物技术和书写体系,成了古代和现代世界的主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