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钱商读书赏析(3)篇

2019-07-01 19:08:12 读书赏析
钱商
作者:阿瑟·黑利
李克强总理、罗辑思维等人多次力荐的小说!美国,纽约,美利坚商业银行总裁肺癌晚期,这家家族式银行顿时陷入继承人之争。两位有能力的总裁候选各自施展招数,企图将银行掌握于自己手中。候选人海沃德凭借手腕,与一家跨国公司建立了联系,为银行争取了巨额的贷款,一时间风头无两。银行董事会都在为唾手可得的利润欢欣鼓舞,继承人之争的结果也随着这笔巨额贷款而逐渐明朗。然而,在繁盛的表象之下,一场可怕的危机正悄然酝酿。
钱商读书赏析 第(1)篇

这本书可能是我读过为数不多的金融类小说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当你读起这本书的时候,几乎愿意一口气读完它。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金融知识类图书,但它却用故事把你带入了一个金融帝国。

本书开头以美国第一商业银行的第三代执掌人班·罗塞利罹患重病开始,开启了一段候选人争取总裁位置的故事。罗斯科和亚历克斯,如果董事会在最早的一次总裁任命会议上确定了他们中一个人的话,可能就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么多的怪事了吧。同样作为银行家,都懂得回报是建立在风险之上的,罗斯科为了争取总裁位置,成了更加冒险的那一个,为了短期的成功,放弃了企业百年长青应有的战略方向,把风险和回报都压在了超国公司上。假设一下,如果罗斯科在罗塞利离开之后就继任了总裁,他真的还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吗?我想可能不会,正是贪婪,让他走上了灭亡的捷径。再来说亚历克斯,在战略方向上,他比罗斯科把握的更好,他知道如果银行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那么基业长青又从何谈起。他能更好的掌控风险,即使回报并没有那么巨大。和亚历克斯比起来,罗斯科就是一个赌徒,掌握着主动权,只是如果赌输了就是万劫不复。

努涅兹和伊斯汀,两个银行里的小人物,承受了太多不应该他们承受的事情。银行盗窃案,让努涅兹无辜背负了指责,始作俑者伊斯汀,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却又多承受了监狱里的侮辱和社会对待的不公。当他作为内奸被残忍的折磨时,我想如果出狱后不在和银行有联系,即使真的成为了犯罪集团的一份子,再次坐牢甚至被判死刑也不会比当初的那种折磨更痛苦了吧,可惜伊斯汀也是银行业的一份子,也是和罗斯科一样的赌徒,信奉美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巨大的风险之上的。

金钱帝国里,马戈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作为律师,她以代理诉讼为生,更多的时候,她用自己的同理心为社会上弱小的人群服务。她和亚历克斯的交谈中,明确了她更关注人这一主体,而亚历克斯更关注银行这一主体。这就是金钱帝国的真实写照,几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是金钱、事业、成功、名利,只有特立独行的极少数才把关注点放在最为核心的“人”身上。努涅兹和她的女儿、伊斯汀、罗斯科,他们都不过是社会中的一小份子,他们是每一个具体的人,他们承受了太多不应该他们承受的,来自银行亦或是社会给他们的压力。如果有可能,这个世界应该是为每一个人生活的更好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钱还是别的什么。

钱商读书赏析 第(2)篇

值得一读的好书!n一个巨人倒下使人们深切认识到,其他的巨人,尽管过去在别人眼里神通广大,刀枪不入,也可能会倒下;个人也好,公司或者政府也好,永远都不能逃脱所有会计学法则中最基本的一条——欠债总有一天要偿还。有人说什么商界、全国性或国际性的财政金融活动错综复杂、难以捉摸,谁也休想轻易说出个究竟,对于这种吹得天花乱坠的神话,千万不要相信。所有这些只不过是家务管理——普普通通的家务管理,只是规模大些罢了。那些所谓错综复杂、不可捉摸和扑朔迷离的东西只是一座想象中的迷宫,实际上并不存在,是那些收买选票的政客(也就是所有的政客)、股票市场的操纵者和因凯恩斯主义而病入膏肓的“经济学家们”杜撰出来的。这些人沆瀣一气,妖言惑众,借以掩盖他们正在干和已经干出的勾当。这些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家伙最害怕的,莫过于我们保持清醒而诚实的头脑,凭借常识,仔细检查他们的所作所为。这些人——尤其是政客们——一方面筑下了喜马拉雅山那么高的债台,不管是他们本人、我们,还是我们曾孙的曾孙,都永远偿还不清。另一方面,他们却像生产手纸一样地滥印钞票,从而使我们好端端的货币——特别是美国人曾一度拥有的、享有声誉并以黄金为后盾的美元——遭到贬值。我们再说一遍:这只不过是管理家务而已——但却是人类历史上最拙劣、最不诚实的家务管理法。这一点,而且唯有这一点,才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黄金必须再次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基准。黄金是货币体系得以保持统一的最古老的、唯一的堡垒。黄金是经济法则唯一廉洁的来源。几个世纪以来,黄金已经表明:n不以它作为货币基准,便不可避免地出现通货膨胀,继而以无政府状态;以它作为货币基准,则可控制并杜绝通货膨胀,由此可进一步保持稳定。大智慧的上帝创造出黄金,很可能就是为了限制人类的挥霍无度。美国人曾一度自豪地宣称他们的美元“可靠如黄金”。不久的将来,总有一天,美国将重新求助于黄金作为其汇兑本位。舍此,则财政崩溃,国家分裂。

钱商读书赏析 第(3)篇

没有英雄主义的渲染,没有牵强的巧合,故事情节围绕亚历克斯和海沃德的总裁之争展开。本书向一个窗口,打开了大众对银行运作的认知。银行是与钱打交道的地方,对钱权的过分追逐,会让人迷失方向。海沃德本想通过超国公司的贷款,拿到晋升总裁的入场券,但反被Q玩弄于鼓掌,最后落得受贿而畏罪自杀的下场。

这本书,我觉得最精彩的部分不是总裁之争,胡安妮塔和迈尔斯这两条副线。他们都是小人物,但正因为是小人物,命运更是多舛。胡安妮塔被迈尔斯陷害,被审问,她惊人的记忆力让她一度被深深的怀疑,但最后也因为她惊人的记忆力,不仅救了迈尔斯,而且帮助联邦调查局破获了假钞、假银行卡的窝点。迈尔斯坐牢,受尽折磨,为被保护,被掰弯,但因为胡安妮塔给他的爱又恢复正常。正期待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时,迈尔斯卧底身份暴露,被折磨到看着文字都觉得惨痛,生不如死。他太可怜了!但所幸最后因胡安妮塔的惊人记忆力帮警察救了他,并脱离生命危险。

亚历克斯也不是正义的化身,他是银行家,把银行的利益放在最高位,凌驾于储户之上,甚至爱人之上。书中前面说到亚历克斯和那对把毕生积蓄放在银行的老夫妇的对话,本来觉得他好厉害,稳定了银行被挤兑的危机。但后面他和马戈特的对话,才理解他们那段对话背后的人性!

非常好看的书!五星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