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读书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初读詹先生的书,被他对于旅行和人生的感悟所吸引。
从书中的旅行走向现实中的旅行,从旅行中的见闻感受书中的文字。
像是一个书生,看了一辈子的书,从某一天开始踏出了门,其实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透过那些旅行中遇到的经历来回想过去读到的书中的源起和典故。像是一个旅人,一个一辈子渴望旅行的旅人,从内心自我探索式的追寻,到现实中背着背包抵达遥远的另一端,或者说从书本中的旅行一路走到现实世界中的旅行。
细细读来,跟随作者一路旅行,欣赏美景、品味美食、感受人文,仿佛身临其境。被作者的文笔所征服的同时,也向往作者笔下每一片圣地。
毕竟还有没去过的地方呀,毕竟还有那么多耗尽一生想看也看不完的书;有些地方不一定会再回去,但还有更多想去却没去的地方,所以能出发的时候还是记得要出发。
虽然作者去过的地方我不一定会去,但我想去却还没去的地方,我会记得出发。
曾幻想着能结伴同行,但还是不得不回到独自一人的旅行,也好。有些路,只有自己走才能体会;有些景,只有自己赏才有感悟。
走出去,让身体去旅行,心灵去阅读。
旅行穷尽处,幻想启程时。
每一次启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旅行与读书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旅行,大家都爱,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写出引人入胜的旅行游记。
詹宏志的《旅行与读书》,不仅细致地描绘了几次旅行的路线、住处、玩乐方式和食物,还包含了他细微的观察和感受。
佩服他读书的坚持,坚持读书再旅行,将书上所叙付诸行动。
佩服他渊博的知识,知了每个地方的背景知识,再经旅行丰富现有的知识。
佩服他大胆、勇于尝鲜的冒险精神,上山、泛舟、游爆炸之地、露宿森林通通试。
我想,一本游记能够让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精辟的文笔,还有从中感受到属于作者的独特精神。
当然,因为觉得自己可能无法走遍作者走过、尝过、试过的旅行经验,所以看着看着特别有滋味,特别有想象,仿佛身历其境感受一般。
(不过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作者能适度地配上图,免得我被作者描绘的美食吸引,却还需要自己谷歌一番)
“世界苦多,人生苦短。”
是啊,世界很大,不如走出去,去旅游;或者走入书中,去探索。
旅行与读书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这是一本没有半张照片的旅行文学,之前也读过一本没有照片的旅行文学,然后我嫌弃他没有照片,因为作者功夫不到家,叙述不到位,但是詹宏志的这本<旅行与读书>却在没有任何一张照片的情况下,让我完整地参与了他一场又一场的旅行。
因为相信旅游手册说另一头有比较好的风景,于是在没有任何准备下爬雪山,差一点死在哪里。因为卖地毯的商人能够用古波斯语念诗,于是用了两千美金买了一张地毯。在印度被忽悠了没办法上烹饪课,于是闯入酒店餐厅的厨房。日本将近100岁的寿司老师傅的寿司秀。为了不浪费机票而选择在恐怖袭击后仍前往已经没有任何游客的巴厘岛等等等等。
哦,还有阿拉斯加,让我又在口袋名单里加多了一个地方。
故事很长,但不啰嗦,如果只想看哪里什么好看什么好玩什么好吃,那么上网查就好了,这本书给我的是网上查不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