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04 00:36:15 读书赏析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一位四十岁的证券经纪人,放弃优裕的生活,疯狂迷恋上了绘画。为了追求艺术理想,饱尝贫穷、饥饿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最终遁迹与世隔绝的塔西提岛,并成为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毛姆用幽默的文字、动人的情节、深刻的思想编织了一位艺术家的传奇人生,探索了艺术与生活的矛盾与相互作用,小说精彩的叙述令一代代读者欲罢不能。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我不在乎一切,我只追逐梦想

作为毛姆的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自是盛名在外,只看书名,就知道其中蕴含着强烈的隐喻意义。用时下流行的说法,月亮代表着诗和远方,美丽虚幻又无法触及。六便士就是眼前的苟且——为了吃一口饱饭,你总得去挣点钱吧,哪怕只是微薄的六便士。

但对主人公来说,事实并非如此。在证券经济人的身份里,他如鱼得水,事业有成、家庭圆满,颇有些中产阶级的得意——若说这是苟且,倒也苟且得太顺风顺水了些。反倒是绘画,他对绘画一无所知,仅仅在胸口攥着一腔狂热。于他而言,生活更像月亮,柔和静谧,还有那么点无聊。绘画才是六便士,须得放下身段和脸面,才能去追求这不切实际的热爱。

到底什么是月亮,什么是六便士?随你怎么理解吧,毛姆只当自己是局外人,两手一摊,倒是狡黠又坦然。

和很多探寻主人公内心世界、刻画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小说不同。《月亮与六便士》只从第三方角度进行叙述。为了防止读者肆意揣测主人公所思所想,毛姆甚至把斯克里特兰德写成了一个不善言辞的傻大个。没有思想冲突、没有内心挣扎,他像是一头失控的疯牛,行为之诡异,让人连试图为其辩护的余地没有。他的人生太荒诞,你甚至辨认不出,他到底是不甘于命运还是臣服于命运。

所以我不喜欢《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设定。虽然毛姆敏锐的洞察力与置身事外的刻薄总是令人叹服,但主人公抛妻弃子、鸠占鹊巢的行为,和那股满不在乎的劲儿着实让我这个社会人生出正义凌然的厌恶。这个以高更为原型的小说形象亦是引起了诸多争议:艺术是否可以凌驾于道德之上?没人性的天才是否该被原谅?

可是当我真正合上这本书,回想起书中斯克里特兰德为追逐梦想所付出的一切,他那因梦想贫病交迫、四处漂泊的后半生。我仿佛看见毛姆吹着胡子,露出孩子气的玩弄人的得意,什么道德,人性,他才不在乎,他只是一心一意,在说一件关于梦想的小事。

世俗的眼光里,梦想是什么呢?是高悬的鸡汤,是自律的良药,是正能量的代名词。如果它有指向,那无异于伟光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它一定是难的,但却与鲜花掌声、美好生活密不可分。但在这个故事里,梦想是魔鬼,它恶狠狠击中了斯克里特兰德,让他无法选择、无法动弹,「非这样不可」。

我们的主人公一脑门子扎进梦想的深海,亲情不要、事业不要、健康不要,别人的梦想助其走上人生巅峰,而斯克里特兰德的梦想却是他的厄运。

我想,这是普通人能为梦想做出的最大牺牲了,他亲手废掉自己雕琢的前半生,粘着肉带着血献给梦想,这是我的全部,你要就拿走。

有没有可能,梦想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若你没有那种腐骨蚀心的痛,只是你梦得不深罢了。

刚毕业的时候,为了赶紧在杭州立足,我找了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每天都茫茫然的。有一天给朋友打电话问,如果让你选,不管有没有钱,有没有地位,你会做什么?她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阵对我说,我只想卖衣服。你呢?一个写八卦的狗仔记者。我说。

六年过去了,我仍然做着这份不喜欢的工作,习惯了以后它也没那么讨厌。我也习惯了安慰自己,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梦想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如果不是斯克里特兰德这个40多岁的中年人给了我当头一棒,我几乎快要忘记自己曾经的狗仔记者梦。

不是所有人,都会让梦想为生存让路啊。「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可是当我怀揣梦想,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生活里穿行的时候,我发现,若只是心存「万一」的侥幸,梦想就永远不会实现了。就像低头猛找六便士的时候,一定会错过月亮。


而这个不善言辞的傻大个,这个一意孤行向着月亮去的人。他超越时间、国籍、文化,变成无数人心里冲破平凡世界枷锁的孤胆英雄,他的身影在月光下越发渺小,藏着悲壮的诗意。他不再年轻,却总让我想起那个桀骜少年。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书评

看这本书竟也花了好几个月,之前看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断了一个月,然后重头看了一次,终于看完了。

译者在序中说『一个四十岁才学画画的证券经纪人,从现代文明社会步入原始的森林,祸害了三个女人,成了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

看到克兰德从一个呆板老实的证券经纪人,抛妻弃子,去巴黎过上穷困潦倒的画家生活时,总是忍不住生气。那时的他,自私蛮横无理,不懂得感恩,还拐走了德克的妻子,最后布兰奇自杀,一个家庭被毁,看了真是火冒三丈。

但是当他在岛上娶了阿塔,过上了田园生活,他的性情好像也变了,也会温和了,也有被阿塔的真情撼动的时刻了。也从从不让别人看画,变得会主动邀人看画了。

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生活?或许在城市里住久了,也总是会想要去乡村住住,看『向往的生活』的时候,也很想去那个院子里住一住呀。

到底是怎么样的一股激情,会这样紧紧攫住克兰德,让他非画画不可。到底要追逐月亮还是守着六便士,我觉得哪个选择都没有错,对得起自己,担得起责任就好。

先写这些吧,找个时间再好好写书评。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斯特里克兰德为了理想(也许在他看来不是理想,他只是想,单纯的想)义无反顾的抛弃一切。他不在乎妻子和儿女离了他能不能继续生存,不在乎谁会因为他而痛苦和自杀,不在乎自己过的多悲惨,甚至不在乎自己是生是死,他的世界只剩下了画画。斯特里克兰德抛弃家庭,无视德克的帮助和关心,嘲讽他的画,勾引(应该说是吸引)他的妻子布兰奇,又要摆脱她,害她自杀。他的所作所为让人恨的牙痒痒,但在最后得知他在岛上死后忽然就释然了,这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天才的一生,没有亲人也不需要亲人,没有知己也不需要知己,没有好的物质条件也不需要那些好的物质条件,他有画画就够了,所以他让阿塔在他死后烧掉了他满墙的画,他带走了他的世界。最后伦敦斯特里克兰德太太与儿女的生活和岛上阿塔与儿子的生活哪个更好呢?那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界定吧。月亮与六便士你选哪个呢?n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