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书赏析(3)篇

本书293页,不长,读来轻松愉快。作者吉田穗波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生了五个孩子,作为一名忙碌的职业女性,她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本书讲述的就是她如何规划时间,考上哈佛大学研究院的经历。吉田家庭环境很好,父母都是大学教师,自己也毕业于名校,留学前已取得硕士学位(网上又称博士学位),可谓学霸一枚。丈夫亦是高学历,曾在德国留学过。因此,她自称“贫瘠的基础”与一般人的一般是不同的,故半年内考上哈佛不算神话。就像一个清华、北大毕业生去留学一样。另外,吉田关于请家政人员料理家务,也不算什么经验,在日本社会主妇不做家务可能会引来非议,但在国内应该没这么多心理障碍要克服。如果有,也只是人们对“时间也是金钱”观念的不理解,很多人不会有花钱买时间的自觉。现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最大的焦虑,应该是不安于现状又不知如何改变、不知道如何平衡好生活与工作、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我。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眼前工作忙碌得要死的时候,内心却冒出一些其他想做的事情。因为无法分身去做,烦躁得要命,觉得自己很可悲,永远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永远没有机会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很多人常常说,等我有了时间,获得了自由,就一定要如何如何,去做这个那个等等。但事实上,当我们有时间的时候,也只会让它白白溜走,继续在虚度中焦虑不安。这便是糟糕的,你以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做自由,但当自由来临的时候,你依然茫然不知所措!n而吉田提出的几个观点,对解决以上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可以说,令我毛塞顿开,找到了解决的路径。“条件不成熟也要开始”、“不管怎样先开始”n“不是有了时间以后才开始,开始做了就会有时间”n一直以来,内心都在等,幻想着条件成熟后就去干什么什么,但事实上人生似乎没有什么不忙的时刻。任何阶段都有问题冒出来。所以,如果想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机应该就是“现在”。只要开始了,就有收获,哪怕看一页书、记一个单词、听十分钟的讲座,也是一种收获和进步。2018年,立志读一本书,慢慢的,到今天在微信读书已读完101本。如果总是等到有时间才看书,我猜现在一本书都未开始吧。这种转变,需要摒弃完美主义,摒弃一次就要做好的观念。这101本书,几乎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的,是不是知不觉完成的。因为开始了,有目标和意识了,才充分利用时间和创造机会完成的。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自己完全可以开始其他事情。“不是or,而是and”n“因为繁忙,因为没有时间才能不断前行”n“人生太短,不够一件件顺序做”n这个观念,对我触动巨大。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想做的事与应该做的事,一直困扰着我。当发现哪一样都不能放弃时,更是苦恼。看了吉田的经历,我瞬间明白了,“并行不悖”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关键是如何规划。就像工作与学外语、旅行、运动等等,完全是有可能并行的。最重要的是即刻开始。回顾自己的生活,时间显然比吉田多得多,但这些时间都在茫茫然中过去了。我曾经看到一个人喜欢旅行,他可以周五晚上飞去曼谷,周日又飞回来。短短几年,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人们很羡慕他,很多人只是觉得他要么家境富裕、工作轻闲、收入高,却从来没有想过他是如何办到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n就像很多人,很想外出游玩,但周末又不肯早起,出去又不能吃苦,爬山累,走路多了也累。也许最大的差别是“热爱”吧。因为是真的热爱,那个小伙子才能想尽办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因为即刻开始,小伙子的梦想版图才慢慢绘成。写到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穷人与富人思维的段子。一个穷人与富人去买房子,对房子都很满意,也知道有升值空间。穷人因首付差一些,没有买,回去继续存钱。一年后,房价上涨,首付还是不够,追悔莫及。富人则当即拍板,然后再回去想办法筹钱,把握住了机会。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旦开始做了,方法总比困难多。留学后的吉田也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但最后都圆满解决了。所以她说“勇敢踏出第一步,然后嘛,见机行事”。很多事情,如果我们去设想太多困难,也许从一开始就不会去做它了。可一旦在路上,你便会激发自己的智慧潜能,克服它。回到诸事并行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很明白一个现象—越忙碌的时候,成果越多。要多收获,就要广播种。否则都是空话。只是妄想“不劳而获”的人太多了。我们不知不觉的就陷入那个怪圈,以为未来自然而然就会变好。但今天,无数个今天,我们都没有“播种”,未来什么可能自己美好起来?这无异于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命运的安排!n“有微笑就能持续努力”n发现优秀的人都有变优秀的自觉,他们擅于自我激励。很多人并不是不喜欢做事,而是不能“坚持”。喝了一杯鸡汤后,鸡血满满,但没多久又像汽球一样澥气了。如何维持长久的热情呢?n吉田的经验是,随身携带抄有名人名言的记录本,随时随地拿岀来看,提醒自己。人是需要经常鼓励的。“有期限才会加速”n我们做事之所以没有进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及期限。比如学了六七年外语却不会说;n练了几年琴,仍然像锯木头n减了那么久肥,还是那么肥,甚至更肥n.......n为什么?n我自己觉得症结就是在“期限”上。因为没有期限,遥遥无期,便没有紧张感。期限倒逼能力。吉田虽然下一年年九月才申请留学,但很快便报名了托福考试,而且她并非准备好后才报名考试,而是先试考,清楚自己的弱项,再努力提升。而且她并不是一次考过,而是不断参加考试才取得合格成绩。所以她说“正因为有期限,才能够完成”。我也想说,如果要取得某项工作的进展,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挑战那个领域的“考试”。学琴的如考过五六级,肯定能好好演奏。学外语的如考过高等级,也不至于一句外语不会说。减肥的若考过健美操、游泳等级或完成马拉松比赛,不可能减不下来。关键不仅要有梦想并着手实施,还要有一套成果检验系统。而一旦有成果,人会更有动力。这本书还介绍很多实用技能,但以上是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
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书赏析 第(2)篇刚刚读完了《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明白了为甚么有读者形容这本书让Ta感到震撼。可我读完全书后,更多地是觉得温暖和感动。她给我的感觉就像宫崎骏笔下的那些可爱的女孩一样:会害怕、会流泪、会受伤、会失落、会迷茫,但是她们都有对实现目标的坚定心愿,并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勇敢、乐观、豁达、和坚强。说起她的留学经历,她的不利条件和所遇到的倒霉事简直是我所知的人中最多的一个。
比如,从她开始想申请留学开始,她的条件就很不利。首先,她有两个幼儿,并且她没有保姆或老人帮她照顾孩子,完全凭她自己和丈夫两人自己带娃;其次,她是一位全职的妇产科医生,我想在日本做这份工作应该也很忙碌吧。第三,TOFEL和GRE对于很久没有碰数学和英语的她来说也很难。而她只有半年的准备时间。可她一旦明确自己想要留学就毫不犹豫地着手准备起来,先是动用了各种资源帮自己分担家务,然后真是争分夺秒地努力学习。她调整生活作息时间,晚上和孩子们一起9:00 左右睡觉,然后凌晨3:00起床学习到6:00孩子们起床。另一个对她而言宝贵的“大块”学习时间就是上下班火车上的三小时。其它的时间她也不放过:等火车的3分钟、从车站步行到医院的10分钟......加起来也有半小时,她则用来练英语听力。她的理论很奇怪但也很能引起共鸣:人越是忙碌的时候越是想干很多事,那就借着这股干劲儿好好往前冲吧,很可能就会把墙撞出一个洞来。就这么着,她居然就真的考上了哈佛医学院,并且在此期间,她还生了老三!于是当她去波士顿时,陪着她的就有丈夫、以及刚出生两个月、一岁和三岁的三个孩子。
接着,没有奖学金、也没了工资收入、只能靠积蓄生活的吉田医生一家在美国的生活拮据到了要领母婴救济券。可他们恰恰还面临着美国高昂的托儿费和医疗保险费,她不停地向别人打听咨询、反复跟学校交涉谈判,好不容易找到了解决这两个大问题的办法,又发现被狡诈的房东欺骗了:她们搬进租的一居室不久才知道这个房子要装修!于是在波士顿寒冷的冬天,他们住的房间没有暖气不说,墙上还凿了一个大洞,平日只用一层塑料薄膜盖着,隐私没了,老鼠来了。后来在学校的老师的帮助联系下,他们遇到了一位热心助人的律师,只象征性地收了100美元的服务费,帮他们和房东交涉,成功地维护了他们的权益。最后就在两年的学习结束之际,她又因为学校的行政人员的失误、登分系统上显示她没有修够学分而差点不能按时毕业。吉田又是不屈不挠地应用自己在哈佛的谈判课上学到的技巧和学校交涉,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按时毕了业。除了以上这些一般留学生都碰不到的、戏剧性的事件,英语不好的吉田同学还要面临哈佛繁重的学业要求,有一次她连作业要求都弄错了,教授要求写三页报告,她只写了三行。可以想见她平常的学习中面临多少困难。
可以说,吉田医生在美国留学期间遇到的倒霉事儿真不少,可是你看她描写这些经历,不会觉得生活真艰难、人到中年真无奈、穷人真凄惨......你只会觉得这个小女子生命力太旺盛了、意志太坚定了、个性太乐观顽强了。看完这本书,如吉田医生所愿,我没觉得她是个超人或伟人,但恰恰因为她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地“平凡”,她才更了不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在这个过程中, 给予我最大的勇气的,是眼前的人那么的努力着,烦恼着,摸索着却不断前进的故事。”
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读书赏析 第(3)篇这是一本让人看了激情满满的书,作者吉田穗波在全职的情况下,通过自考(半年时间)申请到了哈佛学院的研修生名额。这还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作者还要带着三个年幼的娃(没有双方父母帮忙),准备申请学校的后半段时间还怀孕了。如何做到的呢?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有自己的想法时,总拿自己没时间、没准备好作为借口。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时间自然就出来了。以作者为例,她采用凌晨3点-6点的时间及上下班的路程(三个小时)整块时间及平时的零碎时间学习。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钟,不要总想着只有几分钟做不完我要做的事情,而是转变思维,只要有时间就开始行动,哪怕是一分钟。作者巧用时间,高效率利用每一分钟,寻求家政人员帮助,终于成功申请到了哈佛研修生的名额。到了美国,遇到了一堆麻烦事!在兼顾学业的同时,麻烦事也被一件件解决。看这就是生活啊,努力着,也会有一堆麻烦,重要的是办法总比问题多,生活是向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