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读书赏析(3)篇

李尚龙,第一回看到这个名字时,觉得很熟悉 ,哦!原来在新东方当过老师,说不定之前还真有在哪里看到过哈哈,接触他的第一本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只因书名吸引了我,结果读了三分之一没读完,书就下架了,哈哈哈好悲催。
言归正传,李尚龙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讨喜”的作家,当然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够好,而是他的文笔有时比较犀利,会逼着你去直面那个丑陋真实的自己,诚实面对这可不是一种很愉快的体验。他的书没有很多华丽的辞职,也没有太多特别打动人的言辞,有的只是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至于故事真实与否,我们无从考究,姑且认为都是真实的吧,至少都挺接地气的哈哈哈)。很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通常都有一个“病”,就是偏感性,所以一般艺术家与生俱来就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说来,我也很“艺术”哈哈。写作最好的素材源自于生活,而创作又必须高于生活,作家往往具备捕获生活细节的敏感和细腻,故能将身边那些平凡的伟大的故事深刻于脑海,然后将其升华加工成笔下的创作源泉,绘写出令人动人的画卷。作家本身要么天赋异禀要么经历非凡,其实他们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像大冰,刘同,所以他们笔下那些故事也同样精彩。
初次看这本书书名,有点误解,细读之后豁然开朗。作者的立意,并非是反对我们追求稳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秉持不同的价值观,若能安稳,谁又愿意颠沛流离,作者也并非鼓吹为了自由和梦想颠沛流离。他真正想要表达的只是:即便处于稳定的温床,也不要忘记奋斗,掌握一技之长。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不停奋斗的人,才能拥有稳定的生活。故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时刻记得武装好自己的人,才能在外界风动云涌之时,仍能方寸不乱。
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想法通常折射一个人的格局,格局大的人大到立足乾坤,放眼苍生,以“小我”实现“大我”,以集腋成裘之力 力图用微弱的光芒照亮这个世界,而不只是着眼眼前的蝇头微利,利弊得失。我常常会无可救药被一些大格局的人所吸引,因为你不会知道,那样的人到底有多迷人。所以作者说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摒弃善良,即便面对背叛,欺骗,不公和伤害…仍旧初心不改,因为他坚信,即便是一个人微弱的力量,也可以间接改变这个世界,给这个世界带来哪怕一点点的不同,这便是信仰的力量。因为我并不是一个大格局的人,贫穷更是局限了我的视野和想象,所以我只能通过读书来拓宽我的视野,来调整我的格局。
感谢尚龙,感谢每个在孤独中陪伴我的作家,因为你们,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许多真善美,灵魂不再无枝可依,也因为你们,我得以用文字起舞,在颠沛流离中重新审视自己。若你和我一样渴望稳定却不甘于“稳定”,那么读读这本书,也许会让你有点收获。但只愿,终有一天我能实现真正的稳定。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读书赏析 第(2)篇九零后李尚龙的青春励志书,这是今年看的第三本九零后的书。买这本书也是因为书的标题一针见血,比较适合当今这个社会现状。
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北漂经历以及发生在他身边的事,70后也读出了共鸣,利用一天时间看完。
从书中看到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青年,通过不懈努力,已经为自己身上打上了多种标签,青年导演、畅销书作家、前新东方老师。每一个标签都颇具含金量。
这本书再一次跟新东方建立了联系,这个培育无数学子的学校,同样培养了无数优秀的老师,同时也说明了这帮英语学的好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回想自己也曾是体制内的人,在书中也看到很多熟悉的场景,有些相似的经历,只是在北漂的过程中太过安逸,渐渐又迷失在所谓的稳定环境中,一待好几年,随着时光的流逝,心底开始产生危机,所以很容易被这样的书籍触动心灵,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多年前的话语再次回响于耳畔,所不同的是这回要用鹰之重生来激励自己。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读书赏析 第(3)篇作者的故事是鸡汤但又不是鸡汤,说是鸡汤,因为他给了生活的希望,不是鸡汤,因为现实就是现实,现实有时候是残酷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没有信任,作者让我明白了人与人的信任很简单,仅仅就是相信对方而已。
还记得以前有个小女孩向我借手机向她妈妈打电话,一个小女孩而已,我居然充满了戒备心。当看了作者的文字之后,我决定试着去相信这个世界,哪怕是陌生人。我改变不了世界,但世界可以因为我的一点点努力而发生变化,这就足够了。
昨天晚上看了这本书,在今天接近中午的时候,就有一个人向我借手机要打电话。这一次,我毫不介意的把手机借给了人家,那种感觉是很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是有的。
世界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我们可以让世界变得好一点,温暖着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