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Google工作整理术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0 00:40:34 读书赏析
Google工作整理术
作者:道格拉斯·梅里尔 詹姆斯·马丁编著
每天,当你坐在办公桌前,大量信息蜂拥而来,迅速占据了你大脑中记忆储蓄的有限空间。这时你往往不知如何过滤无用信息,被信息潮不断驱赶着奔向焦头烂额、无从下手的杂乱工作中……整理信息已成为现代人急需掌握的必备技能。 谷歌作为引领全球的信息搜索与整合巨头,拥有能够有序整理信息的独特方式。而谷歌首席信息官便是主导这一“信息工厂”的总工程师。如今,曾担任“总工程师”的道格拉斯梅里尔亲自将风靡谷歌的信息整理方式分享给大众读者,帮助现代人克服无序工作的通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一边在有目标的情况下有效地过滤信息,一边利用数字工具整合信息、高效工作。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企业高管,都应该学会如何在信息时代做一个超前的工作整理达人。
Google工作整理术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全书干货整理如下

零:概要

1、在一个紊乱无序、压力重重的世界中,学会如何建造自己的工具、组织结构和信息技术,让自己尽可能地做到有序,这是一个空前重要的问题

2、通过了解、努力和更好地组织,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3、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井然有序,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自己效率更高,更有成效,而承受的压力反而更小

4、有了这样的组织安排,你就不会再处处遭遇障碍,你就可以在危机爆发、挑战到来的时候泰然处之


一、有序组织原理21条

1、为了实现大脑压力最小化,要把生活组织得有条不紊。

2、让信息尽可能快地离开大脑

短期记忆无法保存9条以上的信息

从大脑当中移除那些无用的信息,从而让你集中精力于重要的事情

3、多重任务通常会让你降低效率

当你执行多重任务时,你就是在妨碍大脑把信息存入短期记忆的努力,信息如果不能进入短期记忆,以后你就想不起来

重任务:在你力图完成两项截然不同的任务,而每项任务又都需要思考和注意力的时候,会使得信息难以编码进入长期记忆

4、利用故事去记忆

我们更容易记住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作为故事要素的事实

5、仅仅因为一直都是按照某种特定方式做某事,并不意味着就该永远这样做

这个世界的大部分组织方式都是错误的,包括社会结构、企业组织方式

努力展望技术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而不是等到这些变化成为不可撼动的惯例之后还是不理不睬

6、知识不是力量,共享知识才是力量

在信息广泛传播、交流成本低廉的时代,知识传播太迅速,知识掌握者根本无法长期掌握知识

建立一套存储和组织知识的系统,从而在需要知识的时候可以使用或者记起知识

把不擅长的工作委派给别人,尝试和那些比自己聪明,其背景、眼界与技能跟自己迥然不同的人共事,分享自己的所知

7、进行组织安排时,要绕开的是实际制约而不是假性制约

大脑及其对我们所思所为的限制,是一个大制约,其他制约来自陈旧过时的假设与社会结构

把你能辨别出来的那些让你无法高效工作、难以实现有条不紊的所有制约写下来

360度绩效评估,对你的工作绩效做出反馈,针对自己完成的两个以上的项目,检讨一下是如何完成的,你就会发现你的制约

源自情绪的制约最难识别和控制

8、对自己要坦诚,但是千万不要自我评判

对自己不诚实,我们就会无谓地把自己的生活(通常还有身边人的生活)复杂化

9、要懂得什么时候忽略制约

害怕大概是我们人人面临的最大制约,对待害怕的最好办法就是置之不理,而不是忧心忡忡(压力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制约)

在非常复杂难办的那些事情发生之前,能够辨别出并准备好绕开自身制约的策略

找出经验技巧和现成资源之类优势,在你的制约和优势之间进行权衡比较,还要考虑到可能面临的风险。假如忽略制约,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10、在发动汽车之前,一定要确切地搞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还要知道选择什么途径去

界定清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都会为你做的每一件事提供背景和目的,反过来,在这个背景和目的的帮助下,你组织安排实现目标所需的信息和行动的效率就会高得多(目标是制约的反面)

11、在实现目标的方式上要灵活变通

井然有序部分表现为:成功地想起自己过去做出的决定、试过的实验以及获得的知识

为了可实现的目标,制订一个可接受的计划,胜过为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制订一个堪称理想的计划

确定了目标之后,了解自己的问题是否已经有人解决了,别人所用的解决办法中的哪些要素可以采纳或借鉴

12、不要给信息归档,用的时候去搜索就行了

使用文件柜这种组织模式没有考虑我们大脑的诸多局限,也没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搜索是我们今天需要采用的组织方法的基础

只要有几个大类文件夹就可以把你的所有计算机文件归置好

搜索是我们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必需技能,搜索是新式组织管理的基础

具备实施目标明确的快速搜索能力(Google)

对搜索技术理解得越透彻,你滤除次要信息的效果就越好,这样你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核心问题

13、大脑中只保存真正需要记忆的内容

我们接收的绝大部分信息都不值得我们记忆

目标是信息存储的向导,过滤次要信息

14、大块内容要化整为零

大脑记忆许多小块信息的效果要比记忆少量大段信息好得多

把全部信息一分为二:无效信息和今后可能用到的信息,然后再把第二类信息分成两种:可以借助外在设备存放的信息和需要记住的信息,记住信息:围绕信息编一个故事;为这一信息设定一个目标,以此形成有关这一信息的背景

信息过滤优点:长时间后很容易地快速找回关键信息

可以检索的个人数据库

15、每周拿出些时间回顾关键信息

重复接触信息能显著增强记忆效果,需要用到信息的时候能够轻松记起,就会更加有条不紊

16、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组织方法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发明一套尽善尽美的方法,一个好计划就是尽量确定拐点在哪儿,并能找到绕开拐点的途径

对自己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加以客观评估,要记住你赖以组织安排工作和生活的任何东西都是一个工具,尽量明确在何时何地你所采用的方法会失效

17、在数字信息中加上相应的关键词,以便日后容易找到

把材料从大脑中移走

可搜索的历史档案库、待办(To Do)标签、建标签。、待办事项清单、密码管理

存储信息、组织信息及搜索信息

18、尽量使用已经上手的工具

可以搜索和共享的Google日历,跟特定人士共享特定日程,其实就是为他们过滤你的日程信息

搜索不应该只是为了找到别人放在互联网上的材料,搜索应该整合到处理自己信息的所有环节中

当你评估新脚手架的时候,应该把它是否便于搜索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19、及时加注解,有助于以后了解背景信息

20、把类似的任务放在一起

尽量把一天的工作安排结构化,以便具有类似背景的任务和会议会用到大脑的某个部分连续进行

21、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力图在二者之间求平衡

考虑到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那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更现实的目标是通过某种方式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这种方式能让你减轻压力、消除怨愤、提高效能,而且也能让你更好地同步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和挑战

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和认识二者,要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件事


二、探索我们的大脑

1、大脑的工作方式是我们实现有序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

2、无所不在的大量信息每天都在纷扰和影响着我们的注意力,因而造成大脑紧张

3、从短期记忆转入长期记忆:编码意味着要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在大脑中,短期记忆的内容进入长期记忆时会成为一种不同的形式

4、用故事帮助记忆

5、面对多项选择,如何做出决策:在心中展望各不相同的最终结果,比较各种决定的效果,在所有可能的潜在结果全部展现出来之后,做出一个决定,且一直回顾和评价这个决定,然后面对新的选项,再进行一遍循环(做决定的关键在于清楚目标,并确定它们的优先次序,且目标会帮你过滤掉次要因素)

6、思维转换:没有思维转换使人厌烦、枯燥;频繁的思维转换很容易导致精力分散,从而严重影响专心致志于手头工作的能力(思维转换次数越多,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差,大脑转换、存储、清空信息的难度就越大,把每次思维转换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也能减缓由此给大脑带来的压力)


三、心态

1、放下心头的包袱:独坐冥思,练习瑜伽,出门散步,公园小憩……

2、无论如何都要把握当前,在危机出现之前如果做到未雨绸缪、胸有成竹,那现在就会更加从容不迫、有备无患


四、帮孩子学习

1、设计故事:帮助他们围绕所学内容设计故事

2、时常重复:让孩子复述故事,重复可以加强记忆,帮助他们记住故事当中描述的内容

3、区分次序:让孩子学会识别所学内容当中最重要的问题,鼓励他们首先集中精力学习这些内容

4、确定极限:在长时间集中精力方面,人人都有一个极限,一旦达到极限,效率就会显著下降

5、养成信息过滤的习惯


五、利用有序组织原理准备面试

1、利用故事去记忆:记住有关该公司或公司所在行业的重要信息时,可以把这些信息编排在故事中;精心挑选几个能够表现你在其他工作中所取得的重要成绩的故事

2、仅仅因为一直都是按照某种特定方式做某事,并不意味着就该永远这样做:创造性地思考要应聘的公司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能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与众不同的新看法,那你肯定会展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3、进行组织安排时,要绕开的是实际制约而不是假性制约:缺乏某项特定工作招聘条件中列出的经验、技能和教育背景吗?有些条件能改变吗?(有些招聘要求其实超出了实际需要)在申请一个岗位之前,确定什么是你的实际制约,这样有助于你专注于一个目标,避免浪费时间,而且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失望(要懂得什么时候忽略制约;在如何实现目标的方式上要灵活变通)

4、每周拿出些时间回顾关键信息:每天可以拿出一个小时,查看网上招聘信息,回顾你为之前的面试和自己联系过的人所做的评注,阅读自己收藏的关于某些公司的网页内容(大块内容要化整为零,找工作是一项大工程,最好的办法通常是一次进行一个步骤)

5、在数字信息中加上相应的关键词,以便日后容易找到:在找工作这个实例当中,这条原理可以稍做修正:在数字信息中加上相应的关键词,以便潜在雇主容易找到你,要特别注意在求职简历中放入有效的关键词,并在写求职信的时候把大部分关键词包含进来

Google工作整理术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关于有序组织的原理

1. 为了实现大脑压力最小化,要把工作生活组织得有条不紊。工作清单制,日程安排,杜绝干扰。

2. 让信息尽可能快地离开大脑。记忆上限9条。

3. 多重任务通常会让你降低效率。

4. 利用故事去记忆。记忆方法。

5. 仅仅因为一直都是按照特定方式做某事,并不意味着就该永远这样做。寻找普遍适用规律,但规律使用范围界定。

6. 知识不是力量,共享知识才是力量。协作与信息共享。

7. 进行组织安排时,要绕开的是实际制约而不是假性制约。

8. 对自己要坦诚,但是千万不要自我评判。

9. 要懂得什么时候忽略制约。

10. 在发动汽车之前,一定要确切地搞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还要知道选择什么途径去。目标与方法。

11. 在实现目标的方式上要灵活变通。

12. 不要给信息归档,用的时候去搜索就行了。

13. 大脑中只保存真正需要记忆的内容。

14. 大块内容要化整为零。

15. 每周拿出些时间回顾关键信息。

16. 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组织方法。

17. 在数字信息中加上相应的关键词,以便日后容易找到。

18. 尽量使用已经上手的工具。

19. 及时加注解,有助于以后了解背景信息。

20. 把类似的任务放在一起。归类法。

21. 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力图在二者之间求平衡。生活中零散时间有效利用,坐车,飞机,高铁,等待空耗等无价值时间利用。

Google工作整理术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输入and输出~这本书读起来可以比较快。输出下自己读完的感受:脑力也即精力,是自己的头等大事。身处多媒信息严重负载的当下,朝九晚五、工作生活两不误已成为深度雷区,这本书可以帮忙建立一个理清楚纷乱复杂的系统性信息整理之术(信息+脑力,内外的结合),以从容应对各样挑战。对未来越有信心,对当下越有耐心。看完后直观回忆印象最深的部分:制约、故事记忆法、化整为零、压力下做决定、什么是真正的放松、放弃“控制”、大脑其实很不擅长做决定,未雨绸缪大于远大规划;还有就是与GTD(getting things done)重合的部分,以及其中作者用的一个把信息放在大脑之外的APP叫things而我用的wunderlist。书中好多的点都是很好的实践经验。另,豆瓣评价6分,我打8.5分,这里四星。大我的平静。 nno one can find the rewind button.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