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叫了一整天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木心,你是谁的情人
满街情人纷纷的时候
不由想起那个生于情人节的诗人
他头戴一顶绅士礼帽
拄一根手杖,全身上下写满浪漫
茕茕独行在落满雪的荒原
不知他具体从哪里来
也不知他具体到哪里去
隐隐约约地,寂寞地,炽热着
如他所言: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他,便是木心。
木心原名孙璞,号牧心,后以木心为笔名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璞本质为玉,温润高洁。可以说木心他便是一块璞玉,入得红尘被光阴雕琢数年,变得莹润闪耀起来;或者也可说他自来便不过是闲散随心,任心游弋来去。
木心,原就是一块木头长出了心,有了情根,染了多情铜绿,就此写一生的诗,画一生的画。
木心的一生,都是一个多情之人。归根结底,人生不过是一场长途跋涉后的返璞归真。
他生于江南乌镇,小桥流水,满城叶落铺水桥,自是性情也生得婉转浪漫。家里是当地的富贵人家,木心早年间过的是锦衣玉食不知愁的清贵生活,生的也是粉面玉琢的小公子模样,长至十几岁都未曾自己上街去买过一件东西。
时局纷乱的时候,他依旧日日宅家中,不必理会外界忧苦,自有名流先生上门讲课,念诗经百家,讲莎士比亚。少年时期,在表舅茅盾家中的书房里,他将青葱时光尽数都赋予了书,也在这书中找到自己一生所爱的文学与艺术。
十九岁的他,曾带两大箱子书,孤身前往莫干山,日日读他爱的福楼拜和尼采,山居生活寂寞而丰盈。
生于2月14日情人节的木心,注定一生都有浪漫相随。在他看来,“人是浪漫得起的,浪漫不起的还好算是人?”
于他而言,风雪是浪漫,平淡是浪漫,荣华是浪漫,清贫苦难亦是浪漫。
他是一个浪漫的流浪者,从东方流浪到西方,从宋代流亡到文艺复兴,从生养他的隽秀乌镇到上海,到纽约,又从纽约重回乌镇,一路背着故乡走,一生都在流浪,溯洄游之,道阻且长。
诚如他日后所写的,那是他迫不得已的生活方式——从中国出发,向世界流亡,千山万水,海角天涯,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
他也是一个多情的朝圣人,他爱古代文人画家的雅致才情,也爱莎士比亚的浪漫柔情;往东可走五千年,往西可走五千里,他总能找到生命的罗曼蒂克。
他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见过许许多多的美人,也说过许许多多的情话。虽然他一生未有一个说得出姓名的爱人,却是最懂人世情与爱的人。他有一位终生相伴的情人:艺术。
他曾说过他身上应该同时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这个音乐家杀了。所以他便成了一个会吟诗的画家。
木心是很早便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一个艺术家的。他穿最体面时髦的衣衫,将自己打扮成一个艺术的绅士;他用最浪漫的诗来记录最平淡的生活。
即便在他人生中最痛苦的时期,他依然怀着对生活的浪漫幻想。即便白日里被拘役如同奴隶,夜晚间独自一人依然是王子。他自己也曾说过:
“我爱兵法,完全无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生活。”
所以在日后,当他的学生陈丹青问起他,如何能够成为一个艺术家,他的回答也是,“连生活都应该成为艺术。”
有人为木心惋惜,认为他应该生活在更雅致的年代,应过着淡云流水、香花拂面、品茗赏月的日子。他却毫不在意,他爱他的时代,那个即便给过他痛苦与不堪,却依然在他心中温柔的时代。
“我会从悲惨的事物中翻拨出罗曼蒂克的因子来,别人的悲惨我尊重,无言,而自身的悲惨,是的,是悲惨,但也很罗曼蒂克,此一念,诚不失为化愁苦为愉悦的良方,或许称得上是最便捷的红尘救赎,自己要适时地拉自己一把。”
连苦难都能翻找出来浪漫,或许这才是木心,天生的多情之人。也只有这样的木心,才能写出来那样浅浅淡淡却动人之极的《从前慢》。
少年时的那段悠然的时光,是木心一生诗意的开端。老年之后,他写诗,写到那段悠长的岁月,携带着破碎回忆里的点点温度,是一声喟叹后的珍惜,从前慢啊……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勤勤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于木心而言,时光就是慢慢悠悠地晃着一艘小船渡江而去。岁月虽然无情,他却也可以狂言,“岁月不饶人,我亦不曾饶过岁月。”颠沛流离过后,看他多舛的一生,也只是淡然一句,“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看过木心先生情诗的人,是很难相信他没有过爱情的。留存下来的木心青年时的照片,上面木心一派翩翩贵公子的模样,眉眼之间写满清俊,自是应该出入红尘狠狠历练一番的人。
虽然没有一位确切的情人,他却写过许多与爱情相关的诗,缠绵的分寸拿捏得刚刚好,即便是情欲,在他笔下,亦是迷人的。
他说他是一个情欲纷纷的人,“情欲是天地的滥觞。尤其静夜,我的情欲大,纷纷飘下;缀满树枝窗棂,唇涡,胸壑,平原远山;路和路,都覆盖着我的情欲。”
我想,这满山满谷的,是情欲,更是对于天地人生的大爱。蓦然想起庄子那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木心将它言语出来,成了这纷纷的情欲。
浸淫在文学艺术的氛围中的木心像是一个老派的绅士,守着礼貌,却又诙谐有趣。
他歆羡从前的人细枝末节的浪漫,“从前的人,多认真,认真勾引,认真失身。”在他的语境中,爱是一件认真的事情,即便调情,也是无一处不浪漫不可爱的。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恍若自己化身一场雪,同恋人撒着娇,你若不来,我便要下雪了,着实可爱。这便是木心,一个多么有趣的浪子。
他说,“你的口唇极美,可惜你自己不能吻它。”
他说,“你的眉目笑语使我病了一场。热势退尽,还我寂寞的健康。”
他说,“你是夜不下来的黄昏,你是明不起来的清晨;你的语调像深山流泉,你的抚摩如暮春微云。”
他说,“一流的情人永不会失恋,因为我爱你,与你何涉。”
木心,这样一个骨子里都浪漫着的人,即便皮囊老去,灵魂依旧是年轻鲜活的。
他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写满着浪漫,写着爱。他爱世间美好的人与事,他爱他匆匆或缓缓走过的人生,他爱时光中的罅隙与残痕。年岁久了,人就忘记了浪漫是一场人事。而木心从生到死,都是怀着诗意、怀着浪漫行进的。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生命是一条河,每个人都在随行漂流,有人上行,有人下行,有人顺流,也有人逆流。每一种状态都是生命正常的状态,安然度之,便是最好的人生之路。
在饱受痛苦的时候,别人以死殉道,他却是以不死而殉道。在他的眼中,“我曾见的生命,都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他爱世间清冷,亦爱人世繁华。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所以当他被问到,在哪里生活最顺意的时候,他答曰:“繁华不堪的大都会的纯然僻静处,窗户全开,爽然的微风相继吹来,市声隐隐沸动,犹如深山松涛……电话响了,是陌生人拨错号码,断而后续的思绪,反而若有所悟。”
云淡风轻,他总是在清清浅浅的数语之间,将人世生活的真味道出。记得他生命的最后关头,缠绵病榻之时,见木心美术馆的设计稿,他呢喃一声:风啊,水啊,一顶桥。人世、时间与艺术在这山山水水之间的叠影,可不就是风啊,水啊,一顶桥啊。
所以木心说的,有时人生真的不如一句陶渊明,我是相信的。
清清冷冷的风风火火着,这或许便是人生的最好境界。
“万头攒动,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今天是情人节,是情人的节日,亦是木心这个多情人的节日。我想,如若他在,定在那各种悲喜交集处,着一身优雅衣裳,长身玉立于那明灭之处。
(via 谁最中国)
云雀叫了一整天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云雀叫了一整天》是木心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由甲辑与乙辑组成,收入诗篇一百余首,金句纷呈、令人读来逸兴横飞。
生活中的木心,就如云雀,鸣啭唯美、出尘纯真而又充满孩子气。读木心的诗,欣赏木心的诗,需要一颗云雀般纯真又不失活泼的心。
木心说,自己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但自己的祖先,在绍兴。大家或许并不知道,当年木心的祖辈,是挑着箩筐从绍兴走到乌镇,然后定居、发家、兴旺的。
老几辈的绍兴人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嫁女娶亲不出绍兴。木心的母亲也是绍兴人,所以,可以说木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绍兴人。
木心说,人不能辜负艺术的教养。我也不能辜负岁月不辜负自己;加上种种因缘际会、应朋友邀请,我今天下午驱车几十里,参加了一场“木心读诗会”。
读诗会在绍兴古越王城内、府山东侧仓桥直街的张桂铭艺术馆举行。应邀而来的诗友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摘写妙句、传读朗诵、品书鉴画,不虚此行。
提起木心,不得不提他的《文学回忆录》。他的文学课讲述很俏皮很活泼,和常见文学史艺术史一本正经老学究板着脸讲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他才气横飞,思接四维,唯一的不好,就是读者需要涉猎甚广,才能跟得上他才能读懂他。
木心曾说,他身上住了三个人,一个画家、一个作家、一个音乐家,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音乐家给杀了。如此,说木心的诗,就不得不说他的画。
木心说画是女儿,文学是儿子,儿子比较穷,幸而把女儿“卖了”有钱了养活儿子。陈丹青写的《守护与送别》有讲到,木心的画从内心里是走达芬奇的路子,可有着野心呢,可令人扼腕的是冯唐易老壮志难酬,等他声名鹊起之时已是暮年。
他的画在国内做小范围展出时,连熟悉的画家朋友都表示无法评价,显然是知音难觅。但他的画美国签证官那里收获了敬畏,也终于被人收藏,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把女儿嫁了户好人家罢。
文学作品中的木心温暖幽默,绘画中木心却充满了孤寂与不甘,或许是应了那句话,女儿才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当初他从牢里逃了出来,想了想没地方好去,又自己乖乖地回去继续坐牢。木心的作品也犹如他的个性,既让人亲近也让人敬畏。
将爱情写入大家心底的木心,一身风流倜傥,走过民国的乱世红尘,却一生未娶妻无子嗣,他的解释惊心动魄又无可反驳:
“我爱兵法,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生活。”
-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 “你这样吹过,清凉,柔和,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
- “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琉璃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
- “我渐渐变得会从悲惨的事物中翻拨出罗曼蒂克的因子来,别人的悲惨我尊重,无言,而自身的悲惨,是的,是悲惨,但也很罗曼蒂克,此一念,诚不失为化愁苦为愉悦的良方,或许称得上是最便捷的红尘救赎,自己要适时地拉自己一把呵。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 “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此外,我个人非常喜欢《杰克逊高地》:
五月将尽,
连日强光普照。
一路一路树荫,
呆滞到傍晚。
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
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那是慢慢地,很慢。
绿叶藂间的白屋,
夕阳射亮玻璃,
草坪湿透,还在洒,
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
都相约暗下,暗下,
清晰、和蔼、委婉。
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另:曾经有不少书友询问我微信读书名称“还值一个弥撒吗”的由来,其实这是木心先生一首诗的名字。这首诗是写巴黎的,因为亨利四世有句话:巴黎值得一个弥撒。
附一:《还值一个弥撒吗》
我是世俗的
狼窜般脱越
说老未老,说俊不俊
嘉年华如数告罄
再惫赖,离十九世纪近
别处更远更薄幸
从前的人,多认真
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峰回路转地颓废
无奈事已阑珊
宝藏的门开着
可知宝已散尽
——木心;“弥撒”的缘由。
附二、你这个俏皮的老头(李政雨致木心)
你这个俏皮的老头
怎么能给我这么贵重的礼物
你从哪儿得知我心底儿这点隐私
还这么光明磊落的说出来
老头啊
你走了的这些年
愈发的泥沙俱下
我是战战兢兢的啊
哪里还敢放弃
哪里还舍得放弃
哪里还可以放弃
房子没了梁还怎么回家
不然十字架上少了耶稣
你是得有多凄凉
我听你的
把画画还给画画
把文学还给文学
把自己还给自己
你念叨的那一长串外国名字
我记不起几个来
耶稣和莎士比亚我记住了
尼采,叔本华我记住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跟托尔斯泰我也记住了
至于屈原跟曹雪芹毕竟是同胞
好说
剩下福楼拜、纪德他们你托梦来
慢慢跟我说
你在那边可别跟他们吵架啊
你那犟骡子脾气
又势单力薄的
也罢,江青都没把你怎么样
随你吧
还值一个弥撒吗,20180317,22:22
云雀叫了一整天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
就像随笔, 轻描淡写 ,跃然纸上。
读起来就是展开的一幅画卷。
许多句子,妙语连珠。篇幅精炼,读起来一气呵成。
“女孩拢头发时斜眼一笑很好看 男孩系球鞋带而抬头说话很好看”
“田野里的麦芒呀 日照摇金,月笼流银”
“蠢 都是资深的”
“青春是一去不回来的”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只有用颠覆的姿态才能继承”
“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东坡、剑南皆嗜粥 念予毕生流离红尘 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你再不来 我要下雪了”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从前的家庭 不论贫富尊卑 都显得天长长,地久久”
“必要是不露声色的唯美主义者才可能是朋友”
“冬日市郊小街 暗下来是傍晚 再暗就夜了”
“春雨绵绵 有什么难言之隐”
“识时务 不如识俊杰”
“生活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从前的那个我 如果来找现在的我 会得到很好的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