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书赏析(3)篇

一部《四世同堂》往小说它写了北平这个城市的一角——小羊圈里祁家四世的故事,往大说它既通过祁家的关系映射出了小羊圈里各色人等的是是非非、北平人的苟延残喘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
先说说祁家吧!文章一开篇就以四世同堂里的最长者祁老太爷的想法展开叙述“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已将当时北平战事的频繁交代的清清楚楚。若要谈四世同堂里的人物形象,我想由文中人物富善先生的视角所描写的这段话更能显现——由表面上的礼貌与举止,和大家的言谈,富善先生似乎一眼看到了一部历史,一部激变中的中国近代史。祁老人是代表着清朝人的;天佑太太是代表着清朝与民国之间的人的,她还保留着一些老的规矩,可是也拦不住新的事情的兴起;瑞宣纯粹的是个民国的人,他与祖父在年纪上虽只差四十年,而在思想上却相隔有一两世纪;小顺儿与妞子是将来的人。第三代的三兄弟同父同母性格的差异也让人颤栗,老大瑞宣有一颗爱国的心但由于家庭的牵绊在忠孝两方面选择了孝,但机会一旦来临他也不愿放弃,最后随着老三做地下工作;老二,个人利益永远居于首位,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有自己和金钱,家也只不过是无处可逃时的避风港;老三,个人一直认为这是老舍先生所刻画的中国的有志青年,他一腔热血并付诸于行动,国家的崛起是他心中永远不变的信念。
然后说说祁家的友人及邻居钱默吟先生。一场战争打破了一切平静人的生活。钱家二少爷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冠家人为取得日本人信任而告发钱家,导致钱默吟被迫下狱,钱家大少爷病死,钱夫人随儿子而去。但天无绝人之路,钱老人神志不清的出狱,并在胡同邻居的帮助下逐渐恢复神智,独自一人在北平城内进行抗战。从一个诗人变成一个抗战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
与此相对的就该谈谈冠家了。冠晓荷、大赤包、召弟一群见风使陀、阿谀奉承、没有信仰的小人物。初看这些人的行为让人感到恶心,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为了自己的利益竟去揭发别人,但气愤能有何用,只希望中国快点强大起来,让这些汉奸走狗们认清我们中国的真正面目。只可惜他们连这一机会也没有,冠晓荷被活埋、大赤包那一身肥肉连同她的灵魂烂在了狱中、招弟被自己的男友毫不犹豫的杀害。与他们相反的尤桐芳虽身份低微但行为让人钦佩,高第也随着国家的胜利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还有战争中的敌对方小羊圈里的三号日本老太婆,她看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她祈祷和平。战争只不过是无限制的死亡罢了。也许这也是战争双方所有百姓的看法吧!八年的占领使北平失去了春天的生机;八年的占领使小羊圈里的人家破人亡;八年的占领最终让饥饿夺去了祁家第四代小妞子的生命。
中国人始终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相信用在此处也是合适的,日本人在中国狠心残暴,却终是夹着尾巴同抱着一个个小木匣的妇女返回自己的小国,那些见风使陀的愚昧国人也终是两边不讨好将自己送上了黄泉之路。小羊圈迎来了停战的消息,中国迎来了胜利的时刻,中国的国旗仍在迎风飘扬!
四世同堂读书赏析 第(2)篇老舍先生真是相当了解和热爱北平的人事物,在整本小说中,他用温情的笔描绘着北平的景色,风俗和人情,他们是那么可爱,那么平静,那么迷人。
战争的到来打破了北平的平静,七七卢沟桥事变让北平一点一点发生变化,它从平静到惶惑,从慌乱到破落到接近死亡。老舍并没有用很激越的笔去描写战争,而是用朴实的语言来描绘北平被占领后城中百姓的生活状态,他以小羊圈胡同中四世同堂的祁家为主线,塑造出一系列先知,无知,后知后觉的人物形象,展示了百姓的挣扎与抗争。他以生活化的方式让人意识到,战争中覆灭的城市的每一点变化都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贩夫走卒,命运也和国破家亡联系在一起。
然而小说并未激起我很大的爱国热情,我看到的是爱生活爱生命。老舍先生更多地展现了人道主义,他给我们看每个活生生的人在战争中生死变换的样子,这些样子让人感觉到悲痛和哀伤,哪怕是战争胜利,也只有深深的痛楚。对于人类,战争没有获胜方,它永远是双方都输。
老舍的语言艺术和小说技巧在这篇小说中可见一斑。简练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都是大师手笔。
四世同堂读书赏析 第(3)篇四世同堂。从祁老人到小顺子,巷子里的这一家人,成了那个时代无数个中国家庭的缩影。这一家人秉性各异,杂糅在一起,也成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性格的注笔。危墙之下,人心各异,对于乱世中这些或挣扎,或随波,或奋起,或隐忍的各色人物,老舍用词毫不吝啬,对美好的加以称赞,对腌臜的给以唾弃。以冠晓荷为代表的这一圈人,想起《桃花扇》里的句子作为注解最为合适: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以祁瑞全、祁瑞宣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前者代表年轻、热血、抗争,后者代表稳重、隐忍、顾全。所以一开始瑞宣叫老三逃出去的时候说:“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一人救国,一人护家,因为家国从来都不是独立而能存在的。书中其他的人物,大都循着和平时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的礼仪来做事。金三爷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日本人害死了他的亲家,差点折磨死钱先生,他恨不得跟日本人拼命;等到自己得了利益,他迷迷糊糊觉得这是日本到来让他得了好处,反过来巴结日本人,后来又叫日本人抓走钱先生跟他的外孙;好在他有底线,肯向善,热心好施,结局也颇平安——所以,看清时局,保持清醒,守住底线,才不枉被称之为人。至于一头扎进名利堆的苍蝇老鼠们,不必多置一词罢——逃了个高亦陀无伤大雅,他必死在大烟枪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