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4-07 08:35:42 读书赏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苏杰
书名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因为作者觉得过去几年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学到的思维方法与做事方式对自己都很有帮助,而每个人也无时无刻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为了什么?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何时,和谁一起做?需要什么能力?”这些正对应了本书要说的几大话题:用户、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作为一个即将满1岁的产品经理,非常幸运能够在这个关键节点上读到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工作、生活中的启发。17年毕业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没有产品经理的公司里面当电商网站二次开发的程序员,公司没有专职的产品经理,那时候需求的主要来源是销售部门或者直接与客户沟通。一年后从做技术到做产品,原因有三个:发展方面:在重庆这个整个互联网行业相对落后的城市,很难去接触和实操相对先进及核心的技术,这种程序员到后面会越发的失去竞争力,甚至一直处在一个最低端的执行层程序员;性格方面:我是一个喜欢了解更多新事物,乐于与人沟通的人;理想方面:我也期待有一天自己能够改变世界。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我也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不得不说,过程是痛苦的,自己在正式转行找工作前,也有学习产品相关的知识,但那段时间感觉都快把整个重庆的产品岗位都投完了,邀约面试的却寥寥无几,而且每每面试最大的劣势就在于——没有产品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当然结果是好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每次面试的总结,最后在重庆一家还不错的本土企业里面开始了我的产品之路。现在快一年的时间了,总的来说慢慢从偏执行的工作(按照要求画原型图、写PRD),到后来一步步的上司放手让我自己做市场调研、整体规划、项目管理、市场工作、运营工作以及商业层面上的工作。在练习外功招式的同时,也在不断修炼内功心法。在这快一年的工作产品工作中,以前有很多上司的决定和做法是我不能理解的,但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站在他的角度上来整体把控团队,也就慢慢懂得了一些东西,在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之后,也就更加能够懂得其中的道理了。就比如,制定流程是为了让公司的业务能够在上一个人离职后下一个人能够快速的继续接下里的工作,把之前的文档都好好整理保存,为了下一个产品经理来的时候,能够快速的了解这支团队曾经做过的事情以及这支团队更加习惯以哪种方式进行日常的工作,也是为了以后不管是复盘总结、甚至出现问题追责作为留底(流程制定和产品文档的重要性)。当然还有非常非常多的感悟,从需求、项目、团队,每一个版块都还要在实际的产品、项目中进行提高。未来还有很多书要读,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坑要踩,希望以后能够产出有认可,付出有回报,期待能够和一伙人一同改变世界。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总得来说里面推荐的一些干货内容还是很不错的,对我这种初入IT行业的小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总结一下几点,有不对的也可以欢迎大家来指出。

1.先是通过运营,市场推广找到合适的用户团体,明确用户的需求,来研究和设计产品

2.第二阶段进入了需求分析的阶段,这个时候,用户的体验可以着重考虑,抓住用户的心理,明确她/他们到底是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初步评价从0到1这个过程长不长久,分析商业价值,计算为企业带来的性价比意义。

3.需求筛选,开始写brd,prd。通过会议确定最终的立项内容。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拙见。对于产品这块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么就要努力的不懈的走下去。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不论是做技术还是做管理,这本书都适合反复的研读,因为它并不拘泥于职场领域,而是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结合最近的经历,感悟很深:无论营销、技术,还是运营都要去贴近前端,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做出高性价比的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不单纯的将受众定位在“产品经理”这一职位,而是希望人人都能具备产品经理的素养,摆脱职业领域及思维定式的局限性,更宏观系统的看问题,从而突破自我,实现质的跨越,才能走的更远。PS:书本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建议采用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方式学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