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读书赏析(3)篇

2019-05-23 17:27:40 读书赏析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
作者:廖信忠
CCTV年度好书!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畅销百万册的爆款图书,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讲述三十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分享台湾老百姓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读书赏析 第(1)篇

看完了这本书才算是对台湾有了些许的了解,不得不说以前对台湾的看法和认知都太先入为主。全书包括一和二两部,前一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记录了作者廖信忠儿时到成人的热点事件和生活经历,语言风趣幽默,而后一本则以专题的形式来介绍,如介绍蒋家和禁书等事情,语言较为客观。

   以前对台湾的想法过于浅显,第一印象就是宝岛台湾,经济非常的发达,蒋介石战败后带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前往那里,所以经济才发展的极为迅速。以为那里的经济的崛起都是非常简单的,后来才知道台湾的发展牺牲了很多,稍不留神可能就万劫不复了。客家人,闽家人,少数民族和外省人构成的台湾也有着内忧外患的时候。此外,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必须要大力发展工商业才有机会。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意识心态领域的控制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有专利,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以前觉得文化大xx是偶然,看到本书中介绍的警总才知道原来台湾也有那么一段控制报纸控制言论的时期,夸张到宣传小心坏人就在你身边。

   中国大陆有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台湾也有蒋经国推行的十大经济。都让祖国富强了起来。大陆实行一党专政,做到了让七亿人口脱贫,台湾的国民党,民进党竞选执政也让台湾欣欣向荣。不用纠结到底是哪种政治结构更好,而应该看看政府是不是有作为,是否能够带领人民繁荣富强。有句话比较赞同 政客一昧的讨好人民,不顾未来的发展。而政治局才是着眼全局,面前未来的建造师。

   台湾的优秀高中生选择医学的原因是在日据时期禁止这部分人去从政,直到现在还是优秀的学生去医学院。我比较好奇香港和澳门崇尚医学的原因是不是也和这个类似。

  蒋介石撤兵到台湾的时候,日军撤退,可是日本妄图将台湾变成自己的一个殖民地的想法却差点达成,日本从教育着手,规定学生必须要学习日文。许多教授学生的老师甚至不会国语,国民党从语言开始着手,甚至是一边教老师,老师在现学现卖教给学生。可以说是筚路蓝缕。

  前面讲到台湾的发展有很多人的牺牲。我第一同情的是“荣民”的牺牲,我以前一直是认为他们是因为对国民党忠心耿耿才愿意去台湾的,读完才知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稀里糊涂的当兵,又稀里糊涂的跑到了台湾。有的新婚不久,却可能再也没办法回到家乡了。有的是在路上打酱油,结果就被抓了壮丁,后来两岸开放探亲,又提着瓶酱油回到物是人非的桑梓之地。

     共产党打着的口号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而国民党打的口号是以三民主义来反攻大陆。说起来还是前者更为靠谱。出生那年,香港回归。一岁时,澳门回归。衷心的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得以见证祖国的统一 。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读书赏析 第(2)篇

1: 有人说,要不是蒋介石带了那么多人来保护台湾,台湾老早就被共产党给解放了。而反驳者说,你以为他们是真的来保护台湾的吗?他们是没地方可去,才不得不到台湾来的,要不是蒋介石不争气被赶出大陆,台湾根本就没这些人。但不管怎么说,那些国民党带来的人里,中下群体永远都是牺牲最大的人。2: 后来开放大陆探亲了,老兵也联络家里说要回去看看,他改嫁的妻子自觉对不起他,就在他回家的前夕跳河自杀。老兵回到台湾后再也不提家乡的事,只是常常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后来因为健康问题入院,在住院期间就上吊自杀了。3: 劝君切莫过台湾,台湾恰似鬼门关。千个人去无人转,知生知死都是难,就是窖场(坟场)也敢去,台湾所在灭人山(必死无疑)……”就是在讲当年客家人渡台的处境。4: 眷村始终是台湾重度智障与重度精神疾病人口最多的小区,在台湾各地的精神科门诊(尤其是东部地区或荣民总医院。 5: 情绪控制很重要;人际关系很重要;紧要关头的表现很重要;而重点中的重点就是,有个不扯后腿的下属很重要。6: “毋望在莒”大石刻,就是蒋介石希望效法战国时代的齐国。 7: 所以,很多台湾人来大陆后,不管到哪里,遇到什么人,几乎都会被问到政治问题,要求表态,比如你是统是“独”,是蓝是绿,然后大陆朋友总是很自我感觉良好地就开始评点江山来了。面对这种情况,台湾人只能赔笑,不好回应,毕竟在台湾,政治倾向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8: 你可以想象中国人是怎么教小孩的,国民党就是怎么管台湾的,不要吵、不要闹,乖乖的不一定有糖吃,不乖就打屁屁。9: 富人与一般人买名牌的观念是不同的,富人买名牌,是不想花太多时间去挑选,是直接相信名牌的质量而买,对他们来说,买名牌只是方便而已。但对一般人来说,买名牌只不过是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好像有了名牌在身旁,就会吸引众人的目光,所以需要名牌。10: “小虎队”就是因为有苏有朋这个好学生,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小孩学习的对象。而“小虎队”的整体也给人年轻、健康、活泼、阳光的印象,所以对于崇拜“小虎队”,家长的抵触比对其他艺人小很多。11: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台湾的房价突然开始狂飙,前一年可能还买得起房子,隔一年可能只买得起厕所了,财团及炒家疯狂炒房,导致许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子,成为“无壳蜗牛”。 12: 在蒋中正的时代,台湾上下都是为了“反攻大陆”而做准备,所以,对于台湾本地的开发并不积极。蒋经国掌握权力后,也许是深知“反攻大陆”已遥遥无期,进而才将注意力转到延续台湾发展的各项重大经济建设之上。13: 与客家人慎终追远的精神比起来,闽南人还是比较注重实际,关心眼前的事。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读书赏析 第(3)篇

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关于台湾近代史的书。作者从一个平民的角度来叙述台湾近40年的发展历程,比那些专家学者从事史学研究写出来的历史要更接地气些,作为普通大众了解台湾的一个媒介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部是以时间为主线,围绕着作者的成长经历来写台湾发生的一些主要事件,关注的主要还是台湾意识形态领域转变过程。第一部文字有些啰嗦,就像大妈在拉家常聊的漫无边际没有主题,对于大多数事件的了解、理解和看法也浮于表面,因此会让人看得犯困。

第二部的文字就显得老练流畅多了,才有点像在讲历史的感觉了。这一部对台湾这些年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讲解,并且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价值观。看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这句话“历史是政客正当化他们意图的工具”,社会意识形态也不过是统治者的愚民手段而已,这是精神上的控制,比条规法律对人的束缚厉害得多。两岸对峙之后,连统治手段都如出一辙,比较起来那些相似之处令人不寒而栗。让人恐惧的是,我们自以为处在一个多么和谐正确的环境中,甚至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意识是否已经被别人入侵,是否被操控已久,一切行事思想全带有那种调子,而你浑然不知。当你作为一个旁观者去观察跟你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时,你看清楚了这整个人的塑造过程,你发现你们都裹着同一款外衣,只不过颜色不同而已,本质全是一样的。你同情他,你理解他,渐渐的也发现了你从来不知道的自己,这种震惊的发现令人感到一丝害怕。

所幸那一丝害怕就像你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时头上突来的一个爆栗,被惊醒后睡意全无,精神抖擞得能把老师讲的每一个字记下来。大概这本书就是给我一个爆栗的老师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