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制造:《欢乐颂》作者阿耐力作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一本关于二十一世纪初,民营企业艰难崛起的小说。(原名《民企江湖》)
作者:阿耐。欢乐颂的作者,履历丰富,作品不少。不多做介绍。
此作是《大江东去》的续集。个人感觉远不如大江东去精彩。细想一下,原因大概有这几方面。大江东去的时代背景跨度更大,变革更惊人,《艰难的制造》的背景就是二十一世纪初。也许从我个人的生长环境来看,改革开放时期那是听说过的时代,而二十一世纪则是亲身经历了。对于股市,房市的起伏,就没有太惊讶。
艰难的制造核心围绕腾飞这家民营制造厂展开。专利这个事情吧,正如文中所提,在某一段时间,国家是默许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的。其实做实业是真的挺难的。泡沫经济之下,走在前头的人,吃到了好处。走在后面的人就剩下泡沫了……
文中有两句话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亚当斯密说的,金融不创造价值,不会增进社会财富。像韩寒在青春一书中开玩笑说的,房价太夸张了,好几千老百姓怎么买得起。后来众所周知。有人讨论过房价泡沫大呢,还是股市泡沫大。其实说不好的。也许都像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只是现在还没有敲钟,所以每个拿到的人都还高高兴兴。只是不知道握住最后一棒的人,会是什么样的遭遇了。
还有一句是说,别被所谓的中国特色打倒,说到底,最强大的还是经济规律。“中国特色“经常被当做贬义词使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关系这个词。说得好像全世界只有中国需要关系一样。更科学的说法,可能是叫陋习。作为在中国长大的人,对于这种陋习再习惯不过,比如动手术前给医生塞个红包,比如逢年过节给老师领导带个伴手礼。说到底,这不是某个阶层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社会共同塑造的。陋习是两个字,一个叫做陋,一个叫做习。前者说明了他的特征,后者则是他的实质。好比是一种习俗,只是不摆开来说,大家心里都有数。
最强大的自然还是经济规律啊。有道是,掉脑袋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
泉州晋江,曾经以晋江模式闻名,乡镇企业高度发达,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可谓是服装制造业的一大基地。现在是有大量本土品牌,安踏,特步,361°,七匹狼,利郎男装等等。早些年,也是靠这种“模仿“起的家。飞人乔丹告中国乔丹侵权,告了二十多年,前些年才判中国乔丹败诉,赔了一个亿。嗯,一个亿可以上那么多次新闻,说不定比明星球员做广告还划算。
如果看过《大江东去》不妨继续读续集,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也推荐你看看。
2017·10·6
于福建泉州
2017年读的第103本书。
艰难的制造:《欢乐颂》作者阿耐力作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昨天读完的,没来得及点评,今天补上。
这本书是读完《大江东去》之后读的,先读这一本,不好把握书中人物性格,好似空中楼阁,模糊。
几个主要人物:柳钧,钱宏明,宋运辉,粱思申,杨巡,杨丽,崔冰冰,申晓东,柳石堂,钱宏英,嘉丽等
宋运辉从底层通过知识,技能稳坐东海集团老大位置,处理事情稳重。
粱思申,出身资本世家,受过十分优秀的教育,对事物的判断准确。 轻易不出手,一出手,收获巨额回报。
柳钧,出身企业老板之家,从小热爱机械,学有所成,开办机械加工研究中心,不断为实现自我的理想而奋斗。性格开朗,待人真诚,心底善良,重情重义
钱宏明这类人算是社会上大多数,和杨巡很像,都是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
又不同于杨巡,杨巡的经历更坎坷,更艰难。特殊时期,造就出来的人 。 在资本运作中东挪西搬,如鱼得水,财富迅速积累
。截止目前,还有很多人从事金融,资本运作这一行。 风险大,回报也高。一旦遇到经济下滑,会跌的很惨。钱最终跳楼了 。我在想,谁造成了,这样最后的结局 。是他个人还是社会? 原因都有,个人对金钱的无限追求,时代,政策,法规不完善,让很多人铤而走险。这个人物结局是悲剧的, 以为飞上了云层,最后发现是摔落。
杨巡,真正社会底层起来的, 知识少,但是善于投机,把握机会,对经济的动态,有敏锐的嗅觉。 财富也是滚滚而来。(他把所谓的中国关系,是把握的最好的)他有一个好妻子。
中国制造业,刚起步,确实是困难的。从没有飞机,大炮,到自己能生产原子弹,氢弹,能航天。国家起初重点发展重工业是非常正确的。重工业好比脊梁骨,硬起来,国家才真正站起来。
现状是,虽然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可是我们的高精尖技术还是十分缺乏。像智能芯片,液晶面板,发动机等等大量依赖进口。 对中国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制造升级,引领世界,好好努力!!!
要说服别人,先提供最糟的选项,再提供次糟的选项。后者往往可成。善于借势处理问题,不利的大环境也能产生积极效果。这有赖于把握好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
艰难的制造:《欢乐颂》作者阿耐力作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比起《大江大河》我更喜欢这部接地气,离我更近的小说,无论从人物、情节还是历史轨迹都令我感叹万分。柳钧是理想与现实中权衡的最佳模版,小说每隔一段就要给他一个烦恼,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他总是能化解掉,即使是他人给予的帮助,也是因为他内心的信念,与杨巡在前前后后都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二崔”女性对比,作者所好一目了然,给了嘉丽这么悲惨的结局,也是想给还活在梦中的女孩敲警钟。“一劳永逸”的生活几乎是不存在的,哪怕是如此优秀的钱宏明很爱妻子最后也保护不了她的短浅目光和愚昧,让人可叹可气。情节上我印象最深的便是08年,凝冻、奥运、美国次贷危机,那时还在象牙塔的我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在回想真是充满动荡的一年,至今居然已经过了十年。非常喜欢这部小说,里面有很多细节给了我启示,不然我也写不了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