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读书赏析(3)篇

在死亡面前,所有的人都是没有影子的人!
文/徐海江
渡边淳一的书看了也不下五本了,作为一名弃医从文的作家,写一部以医生这个职业为小说人物中心的《无影灯》,可谓是得心应手。
早期他选取的题材主要还是围绕着医疗来写的。但是,随后他的更多的小说却大多都在探讨性与人的关系,以及性在婚姻中所占比重多少的问题。如《失乐园》、如《爱的流放地》、如《红城堡》等。以至于有人说,看他的书就像看小黄书,难怪会被称为日本的情爱大师。
当然,除了情爱,他的小说里也大量地探讨了他对死亡的理解。《无影灯》作为一部医疗题材的小说,自然也就避免不了去写生死,甚至可以说死亡就是这本书的主题。写情爱小说的作家非常多,文学作品里情爱是永恒的话题。而写生死的话,渡边淳一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这也得益于他医学世家的出身,以及自己有过十年骨科医生这样的经历吧!作为医生的这十年职业生涯里,见过的生死应该是比一般人一辈子所经历的还要多了。所以,他写的生死没有无病呻吟、没有矫揉造作,总是那么的一针见血、透彻人心。
《无影灯》里作者刻画了众多的人物群像,医院里有护士、有医生、有私人医院的院长、院长夫人、院长女儿,而病人里又有明星、有流氓、有院长的情人、有普通家庭的患癌老人、也有困难家庭的患危重病的老人,明显就是一个健全的小型的社会。小说写医院里的人的生活、写医学伦理的复杂、写医疗体制的荒诞、写人在面对死亡时心理的变化过程。
直江医生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决条件。可作者却把他写成了一个极度冷漠、自私自利,但医术高超、业务能力强的人。冷漠和自私让他的身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变成了一个神秘的男人,医术高超和业务能力强又让他变成了一个在医院里不可或缺的人才。因此,他才能在这部小说里合理的出现并存在。就像护士长和这家私人医院的院长对待他的态度一样,你因为看不清他而讨厌他,可你又因他的才华而离不开他。
小桥医生作为小说中直江医生形象的对立面式的人物,他对待患者非常热情投入、大爱无疆般,但他的医术和业务能力却平平。所以,他总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抨击直江面对患者时的所作所为。可殊不知,是他自己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的问题,他的出现反而将直江的冷漠和自私衬托成了是一种对待患者更加理性的、客观的形象。自然小桥反而成了一个幼稚的、理想主义者。他用他的那一套价值观去衡量、去审判世界上所有医生的职业道德,可他在面对患者时的同情却只作用于一些看起来像弱势群体的群体,而不是所有人。因此,他以为自己才是那个医德高尚的人,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偏见。其实,他才是那个戴着有色眼镜去区别对待患者的人。
护士志村伦子、院长女儿三树子、院长夫人律子、明星病人花城纯子、甚至院长的情妇,她们与直江都有一段不可描述的关系。她们或多或少都是被他身上所笼罩的那层神秘所吸引,想要一探一个神秘男人的究竟,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交换的筹码。但又不能粗暴地一概而论,至少在其中的志村伦子和三树子对他是有爱的,其他人都只是对直江产生了好奇心,与直江的接触也是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一个过程。可直江不管这些,他看似对谁都没有爱,他要的只是肉体带来的性的快感。
直到他投湖自杀,一封遗书面世后,在他身上所笼罩的一切谜团才解开。原来他也是一个将死之人。所以,很多普通人难以洞察的人心、他能洞察,普通人看不透的虚伪、他能看透,普通人不会即将面临的死亡,他正面临着。
他也并不是一个不称职的医生,只要是经了他手的患者,他都能做到尽职尽责。他还每周去做检查并备份资料,将自己与病魔做斗争的过程、将疾病的转变过程都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以供后来者去做医学研究。直江不像小桥医生,什么都挂在嘴边,像个怨妇般遇人就大义凌然地倒苦水。直江一直在默默地、身体力行地为医学研究做探索,真正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包括他和很多女人维持不正当关系,竟然也是有其充足理由的。因为,面对自己身体的即将幻灭与消亡,他只有从别人的肉体中获得了快感,才能感觉的到自己的肉体还活着的事实。还有让志村伦子怀孕,也是他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自己曾经活着过的证明,以及当成是自己生命的一种延续吧!
我们人从一出生就已经在走向死亡了。直江认为人活的时间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于是否能够让一个将死之人接受自己的死法,活的时间长短不如死的形式重要。所以,他骗患癌的老人说是做胃部切除手术,其实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腹部探查而已。这确实是让我看的有点目瞪口呆,如果是在我们国家这种事情绝对发生不了。
渡边淳一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采用了大量的对白的写作手法,外部环境和人物心境的描写较少。尤其是直江医生的个人人物内心的描写基本上没有,只有最后的那封遗书上才有了他的坦白心声。我觉得可能是渡边淳一想要通过这种写作的方式,故意去营造直江这个人的神秘感吧!否则,第一不好找写作角度,第二神秘感不容易营造。有些人看了很不适应,还有人说对白很好写,就像小学生写的作文一样没劲。但我想说的是,写小说其实对白最难写了。因为,对白里要将不同人物的内心想法、环境、人物的性格等都要融入进去。写的不好会让人物脱了像、或变得苍白没有灵魂。
我很喜欢小说尾声的一段描写:白瓷砖地的中央有个手术台。伦子靠近右面的墙,打开了电灯。霎时间,手术台上的无影灯亮了。
无影灯正下方的手术台被照得如同白昼。伦子站在灯光下,倚着手术台愣愣地呆立不动。虽然暖气已经停止了,但因走了这么长路,她没感到寒冷。
手术时,伦子总是在这无影灯下等待直江。站在灯光下,不论直江、伦子、患者都没有黑影。他们都是本来就没有影子的人。
灯光下,人被强光照射的无处遁形,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没穿衣服一样,裸露着身体,一无所有。不管你再怎样哭喊、再怎样挣扎也是无济于事的。来到了这个世界,死亡就正在不知某个时间的节点上等着你。直江的死、伦子的怀孕无不在暗示着一个生死轮回的道理。新生即死亡,死亡即新生。
从直江的身上,至少我们看到了一点——没有影子的人才是最透明、最真实、最不虚伪的人!
无影灯读书赏析 第(2)篇听过一种关于死亡的较为温情的说法,大意是只有当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了的时候他才算得上真正的死亡。如此想来,直江便没有真正地死去。至少,他会一直活在伦子的心中,也会继续活在他未出世的孩子的心目中。
看到最后,尤其是看到直江留给伦子小姐的遗书,忍不住就泪目了。在看到这封信之前,总觉得只有伦子小姐单方面爱着直江,直江对伦子是称不上爱的。但看完信却觉得,如果这都不算爱,那又有什么值得悲哀的。
在这里我给你写了最后一封信,首先想请你饶恕我给了你过多的悲伤;第二,在许多女性中也许只有你能在我死后,为我生育孩子。倘若你有此意,在我写字台右面的抽屉里有一本存折。虽然为数不多,也有五六百万日元。需要时,尽管使用。即使不想为我生下孩子,那笔钱款你也可以支配。
只不过每个人爱人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些人的爱是炽热的,而有些人的爱却是克制的。而我们会拥有一段什么样的爱情,则取决于你遇见的人他是什么样的。伦子一直不抱希望地爱着直江,一往情深。在她看来,顺从他不违背他就是爱他最好的方式。而在直江眼里,把悲伤留给自己,就是他最好的告别方式。
然而,你的温情我是充分知道的。也许你会责怪我,既然知道得病了,为什么也不告知一声?我也无法分辩,因为我背后常有死神追赶。
看本书前半部分的时候,深深佩服伦子的勇气与选择,当然也有几分不解与不值。因为打从一开始,他就没有给过她任何承诺,仿佛他们真的只是纯粹的肉体关系。他对她总是这样,招之则来挥之则去,她对此却也并没有什么怨言。甚至有时候连生他的气都觉得没有资格。对他,她永远只有顺从,像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任何会使他不高兴的事情都尽量避免。
伦子对这种情况并不怨恨。直江需要时,有求必应,认为碍事时便打发她回家,虽然对她简直像对任意摆弄的玩具一样,但她却百依百顺。不,说句老实话,伦子根本没考虑过直江的态度好与坏。一切都按照直江所说的去办,这便是伦子乐于此道的基点。
一直觉得,唯有两个人的关系足够平等才称得上是一段好的感情。而除了平等,专一也是必要的。可在直江这里,他一样也给不了伦子,她就像是他泄欲的工具。不需要讨好,不需要维护,也不需要了解。从男人的角度来说,伦子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完美的情人。几乎不惹麻烦,专一且听话。但从女人的角度开始,这样的卑微爱恋却又是无法全然理解的。
奇怪的是:直到如今,伦子也没想过同直江以夫妻的形式结合。毋宁说,结为夫妻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会马上破裂。直江最讨厌的事是他去当平庸的丈夫,娶妻成家。这种想法本身固然不太正常,而伦子并不持异议。不知不觉中伦子竟被改造成为一个适应于直江的女人了。
光是怀孕就满足了,至于更多的事,伦子从一开始就没希望过。
但我想,在书中描述的与直江有过肉体关系的女子中,伦子应该算是最懂得直江的人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江算是幸运的,伦子不仅懂得他,不会强迫他,还愿意死心塌地地爱着他而且除了伦子,其他女人又都被直江迷得死死的,愿意主动地贡献自己。怎么说来这些都算是令人歆羡的事情。
直江的想法和行动有种看穿一切的准确性。猛一看既冷漠无情又自暴自弃,其实在他心灵深处,却有一种静静观察人生的温情。他既不像小桥那样幼稚的空想主义,也不像院长那样的利己主义,他是个对善对恶都能予以体谅的人。如果说他有不同寻常的地方,那就是稍稍有点孤僻感。
坦白说,直江的人设一开始并不算太讨喜。虽然工作上是专业的,别具一格的。但个人感情生活却是乱糟糟的,完全就是一具被情欲裹挟着的没有节操的肉体。但越看到后面,越能理解这些夸张的动作与行为。关于死亡,要如何坦然接受与面对?他总是表现得一副不露声色若无其事的样子,谁也不知道他内心承受着多大的痛苦。
他的医学理念看起来剑走偏峰,冷酷无情,却是实实在在地在为患者及家属考虑。他一眼便看到问题的实质,且敢于对症下药。虽然桥子常常对他并不服气,对他的作法也不大赞同,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他的方法就是管用得多。他足够理性,公私分明,不会为一些多余的感情所困扰。却到底,他是个内心柔软的人。只不过因为死亡的步伐渐近,他比其他人活得更通透更明白罢了。
他不是没有过恐惧的,那些情欲的发泄,便是他对抗死亡的方式。他在遗书里说,他之所以和不同的人发生关系,不过是想多留一些他的种子在世人。他虽然不久于人世,却希望女人们能怀着他的孩子,然后借由这些孩子延续他的生命。他不想白白来这世界一遭,所以他才会表现得放荡不羁,滥情纵欲。这一切,只不过是他的保护色。他为了克服死亡带来的恐惧,所作的挣扎与努力。
他是一个沉默的人,是一个喜欢把事情藏心里的人。哪怕对真心爱着他的伦子,他也一如既往地淡漠疏离。淡然得好像发生关系是一回事,产生感情又是另一回事。淡然得好像他只需要发泄,而不需要感情。但最后我们知道,这便是他一直与死亡作斗争的方式。
癌症真的是极可怕的,它无法逆转,让医者无法自医,让患者束手无策。它不仅夺去人的生命,还夺去人的尊严。至今为止,甚至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无法攻破它,只能在它脚底下俯首称臣,不甘心地认命。
什么时候死,心知肚明的死,作为医生,我比谁都清楚。这是既无须回避,也无须安慰的死。死对于我来说既非虚无亦非零点。何况,既不能成佛也不能留下灵魂。我只不过是没有杂物的放在掌上的一把灰,一口气就可让它无影无踪。仅此而已。
这实在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死亡的强大是我们谁都无法抗拒的。但弥留之际,却可以选择有态度有尊严地死去。像直江,他愿意把他的身体留在湖泊里,永远也不要飘上来,就那样安静地沉下去就好。而爱情的力量虽无法与死亡抗衡,却也因了这多情,让死亡不再冰冷无情。至少,伦子会记得直江,他也会继续地活着她的回忆里,很久很久。
无影灯读书赏析 第(3)篇#2017读书计划# NO20
最近忙着回国都没时间看书 用了近一周才把渡边淳一的第一本书看完
渡边淳一 被誉为日本著名的情爱大师 在医院骨科工作十年 也因此经历才有了作品「无影灯」的诞生 作品讲述了日本一家私家医院围绕着一个骨科医师直江以及他周围众多的女子所展开的 既然是情爱大师 小说中不乏会出现情色的片段描写 但也正因如此 使小说的结构更完整 更加真实 也让我从这部小说中了解了日本医院的一种形态
直江医生被刻画成孤高冷傲 看起来不近人情但其实内心也温柔入水 看起来多情不专一 玩弄女性 但其实内心也一直深爱着一个姑娘 也许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 因此更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冷静的洞察和探析这个世界 相比较小桥那种幼稚不成熟的所谓好人观 还是更喜欢直江医生
还是继续打算拜读渡边先生的下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