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安妮日记读书赏析(3)篇

2019-07-03 14:43:04 读书赏析
安妮日记
作者:安妮·弗朗克
13岁生日那天,安妮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簿。从这一天起,安妮开始写日记。日记除了开头一小部分外,都写于隐秘的密室中,是以假托写给女友凯蒂的书信形式写成的。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安妮在日记里表达了她对成年人世界的看法、她热情活泼的天性、不为人知的写作才华以及初生的爱情等。书中描绘了充满阴郁、恐怖、淘气、梦想与成长的安妮的世界,引起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和对密室青春的爱怜。
安妮日记读书赏析 第(1)篇

安妮的日记n可能是这本书太过于出名,又以二战的背景,我一直对它寄予了比较高的希望。本来以为自己可以看到很多惨忍真实的画面,但是书中大部分还是描写了关于安妮自身生活体会的画面。坦白讲我是有一些失望的,但是作为一个十四岁女孩的日记来说,我认为这足够真实了,且二战的痛苦是鲜活存在于安妮表面文字隐秘的深处的。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对自我有着如此清楚的认知,敢于在日记中记录真实的感受,要反思社会的环境压抑迫胁成什么景况才让这个被宠爱、关怀包围着的小公主称为一个痛苦的、纠结的、寂寞的女孩。我很讶异她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以至于在刚居住在密室时她对于环境的牢骚并没有大篇幅的抱怨,只是给出大段一个成长期的孩子对于周围人关系的奇怪,烦躁,厌恶,以及自己的一些见解。安妮的日记中,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为她感情寻找到一个寄托而飞速成长,我想可能是对爱情的诉求导致了对自由的诉求,而当一个人渴望自由的时候他会由小事到大面的申诉自我的权利,所以最后可以看到当她因为爱情成长为半个成年人的时候,她对自己痛苦的精神状态描写几乎可以反映出一半当时成年犹太人所经历的寂寞、脆弱、无奈、疯狂的精神折磨。唉,多的不说了,和平1944。愿你我都不会写出安妮的日记。

安妮日记读书赏析 第(2)篇

一名犹太女生的日记,让我想起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作者安妮是个爱阅读爱写作的女孩,她有着比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的思考。日记的内容记叙了安妮从宽裕的家里,面临骤变,被藏到连大气都不敢出的“密室”。在那个狭小拥挤的办公室“密室”里,8个犹太人度过了胆战心惊的25个月。但最终他们还是被逮捕送入集中营或者作为毒气实验室,安妮的日记也从那一天结束了。日记里讲述了安妮最初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生活,以及一步步被迫藏到“密室”的经过,很大部分是“密室”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我在想如果安妮能平安逃过这一劫难,她肯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记者和作家!

青年在内心深处比老人更寂寞。

安妮日记读书赏析 第(3)篇

曾在一节关于纳粹的英语课堂上听老师提起过这本书(准确来说是一本日记),当时只是放入书架,一直没抽出时间阅读,趁着寒假之际便翻开了。

     历史知识匮乏,对于“纳粹”也是略有耳闻,当时老师提起心里就痒痒,确实是应该去了解一下世界历史,拓宽视野。

     日记虽是小姑娘记录自己小心思的小本,但在当时特殊状况下成为安妮的知心朋友,也是因为日记,才让安妮的密室生活多了一份色彩。日记中所记虽多为密室生活琐事,仅是偶尔提及战情发展,但可以从密室生活状态体会当时战争对人民尤其是犹太人造成的影响及伤害,如今国家安定,生活幸福,不由的发出悲叹。

     其实阅读中真以为密室成员可以安全度过,去享受期待已久的自由,可事实却是未能逃过此劫,疾病死亡还是降临,无数的犹太人被残害。

      只愿后来在天堂的你们好好享受所求的舒适与自由,假使真有轮回,愿下辈子的你们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