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只有医生知道!1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4-09 17:05:52 读书赏析
只有医生知道!1
作者:张羽
这是一本有关女性的百科全书。抱着“大医治未病”的愿景,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幽默而不乏温情的叙述中,力图帮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护并且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让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不再受到无谓的伤害。
只有医生知道!1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实用,有趣。每个女生都应该备着的枕边书。甭管你是不是婚恋中,也甭管你是不是觉得生孩子和自己相距十万八千里。这不是为了生子,结婚而备的生理健康书。这是每个女生好好了解自己的身体的女生专属手册

千万别小看月经失调

女人真的要自爱,看重自己,爱惜自己。因为有人替代你。(想起了莎士比亚的名言:『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你还真别这么说,她男人拿的三万块在当时的农村可不是小数目,回村后马上又娶了一个能生能养、如花似玉的黄花大闺女。”

“怎么还有这么无耻、这么无情无义的人?老婆死了,向医院讹钱,再用这钱娶新媳妇,连旧人的尸体都不收,太狗血了,瞎编的吧?”

“窦哥要是瞎编,五雷轰顶,这是真事儿,不骗你,我老婆的一个同事原来就是他们一个村儿的。你也别大惊小怪,世态炎凉没听说过吗?等你当上十年大夫,经历人生百态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你就淡定了,你就不会生在福中不知福,泡在协和的蜜罐儿里还动不动发小牢骚、耍小脾气了。”

“老窦,我们小大夫在协和整天多累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还奚落我们。”

女人的悲哀,难道是自然机制的又一种命中注定?

“家属坐在院长办公室,往手指头上吐着唾沫星子,一张一张数好三万块钱揣在兜里才鸣金收兵打道回府,连尸体都没收。”

“为什么?自己老婆都不要了?”

“唉,人心不古啊,为了区区三万块钱,整个家族前后整闹了一个多礼拜,自始至终就没人上来看过一眼这个为他们家族传宗接代生孩子死掉的女人,这就是人心啊。那是夏天,产妇的肚子本来就大,人死后,腹腔里各种器官相继腐烂后大量产气,肚子鼓得老高,尸臭弥漫整个楼层。”

“天啊,后来呢?”我紧皱着眉头。

“后来?没有后来了。她大字不识,更别提医学常识了,草芥一般的人生就这么结束了。婆家整个家族为她群情激愤,拿了钱再没人管她,娘家在南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始至终都没人露过面,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心替她悲伤。”

妈呀,太危险了

子宫肌瘤是否造成病人出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位置,其次才是大小和数目。

关于生理上的知识科普比比皆是。但更有趣的是,书从自己初入职场当小兵小将时回顾起,自然也涉及到许多工作原则,成长体验。这对每个年轻工作者都是有益的。现把自己的笔记摘录如下:

真幸运!有这样的老师带着

淘气丫头出巧手,张羽比我们好多工作一年的住院大夫缝得还好看。”

“树多的地方必有枯枝,人多的地方必有白痴

结果手术做完病人出院了什么都挺好,他又开始大嘴一张到处瞎说,一点儿没有把门儿的。还有写告密信、投诉信想方设法把钱要回去的呢,你们信吗?”

“还有这种人?太不讲究了,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琳琳说。

“树多的地方必有枯枝,人多的地方必有白痴,医院就是浓缩小世界、人生大舞台。同学们一定记住,小心驶得万年船,千万不要小阴沟里翻了船。好了,红包的事儿就此打住。驴肉火烧是老乡从河北保定带过来的,绝对正宗,鉴于课堂上让你们闻香味儿,馋了你们,这非常不道德,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去我办公室,病人家属说那儿还有一大箱呢。”

从小经受语言暴力,导致自己关键的时候不会说人话,一张嘴都一套一套的,让人听着发冷。”

武侠风采,想起冯唐也是协和毕业的,猜想大概都是这副武侠浸淫的熏陶吧。

他整天看显微镜的眼镜片后面的双眼,不再对着一张张病理切片近距离地凝视,而是迷茫地遥望窗外的玉兰,九号院里的两棵玉兰是名副其实的两棵大树,江湖人称阴阳二树。靠西的一棵枝繁叶茂,靠东的一棵萎靡凋敝。中间的办公楼大门称阴阳门,踏入此间,寒气逼人,便进入了阴阳界,是非曲直皆化虚空,一切尽看机缘造化。

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虽然不是医生,但是对于比菜鸟好一点的年轻工作者,工作原理何其相似:熟记基本原理,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判断现实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除了要了解病人和病情,更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能什么都跟别人学,量力而行最重要,别看别人可以,换了你可能就不可以。

还是和教师何其相似。这么久了,我一直都没有找到身为教师的荣誉感和认同感:我想着多少源于我求学生涯一直自我摸索,和老师疏远的心理。甚至遇到个别粗暴,无良的老师。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可能是我忽略了自己能带给学生的学到可了,弄清了,成长了的那种体验和成就感。

那种成就感是人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和比拟的,那种荣誉感和幸福感也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一个小医生遇到什么样人品的病人,在什么样的上司指挥下作战,和什么样的队友并肩,还有最后的大结局,都可能会影响她日后甚至一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任何由陌生到熟悉的学习工作等过程,都是这样,非自己走弯路,去尝试不可。

西就算开始都一股脑告诉你,你也不见得往心里去,很多知识要是没有切身体会在里面,没有经过你自己的思考和琢磨,那知识还是知识,还是书本上的铅字,还在别人的头脑里,不属于你。马上值夜班了,这就要求你独当一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接生,慢慢学呗,摸着石头过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开车中学会开车,都是这么过来的。记住,按照医疗常规办事,就能保证病人的安全,病人安全,你就安全。”

有这样一个战友,真是能帮助不少呢。否则每次被批评都是坏心情。

戏谑式的相互安慰,让我们在战术上重视领导的批评训诫,战略上忽视掉那些令人无法身心愉悦的部分,化悲痛为力量

害怕,害怕。害怕原来不只是个坏事情啊。有怕,自己才有成长。

这种害怕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敬畏,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像一把小鞭子时不时抽打一下我年轻混沌的心灵。

全情投入和认真仔细

锻,炼

就是这样,小医生很辛苦很累,要在最底层煎熬很多年。聪明的一眼看穿,走了;身体不好的受不了这份累,走了;短视的看不到熬出来的那一天,走了;还有注重生活质量、不愿意受这份洋罪的,也走了。留下来的只要身体好,都能熬成专家和教授。”

总之,在领导面前,喊累是大忌,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碰上心肠软点儿的婆婆还好,起码能在口头上安慰咱们一下,说你辛苦了

内心里说不上已经认定你这个孺子不可教,在她的心目中,已经就此将你边缘化,排除在了主流队伍之外,以后有什么好事儿都不带你玩。

学会两样东西,一是拍马屁,二是装孙子

再次对此,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期性,必要性。有时真的工作做久了,就不管什么专业成长了,常常是靠惯性运转,生活琐碎和烟火尘埃就够长久体味的了。真真是别人眼中,你才看见了自己。旁观者清,旁观者言重啊。

我则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真可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医院里真是太复杂了。

“刚才说的难是来自上头的,还有下头的呢。你知道我回去要是当了副主任,领导的那批大夫都什么样子吗?除了一些勤学好问的,正经大学毕业分配来的中青年医生还行,好多大夫真的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完全领导不起来。个别老大夫,还有一些中年妇女,毕业后就没念过什么专业书,整天老公孩子热炕头、买菜做饭、穿衣打扮,菜市场讨价还价比谁都有两下子。她们对病人也热心也负责,只是对自己的专业没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就和收水费开电梯的一样,只是把医生这个职业当成一种养家糊口的行当罢了。这也不能怪她们,哪个医学院毕业的小大夫没梦想?谁不想一毕业就插上翅膀变天使?医生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可是你看看,我们国家哪里有一套对医生的整体培训系统,靠自觉,那能有几分力量?”

作者每每在一段描述和一个故事叙述完了之后的一大段的夹叙夹议,真的很有用,能把一个人物全影似的喷描出来;把一种情怀不动声色的传达出来;把一种不为人知的肃然起敬就这么肃然起敬地说了出来。
像极了美剧里面的技法,想来作者前文中提及的那些实习医生格蕾啊豪斯医生,都是实打实的私家珍藏吧,耳濡目染的,绝对都看过!

这迷茫中不光有玩世不恭、圆滑世故,还有隐藏得极深,甚至好像完全不存在的坚定。这个早早穿上秋裤,松紧带还经常不修边幅地露在裤腰带外头的中年卷发男人,忽然令我肃然起敬。

又一个和教师工作相似之处:繁杂之事太多,必须学会从容应对。唉,我的脑细胞啊

小大夫自己搞不定的任何大事小情都要请示你,这些琐碎小事只是让人感觉工作烦乱无序而已,没啥了不起的。要是哪个病人突然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呼吸心跳骤停,第一时间要是呼叫不到病房的主治大夫,人命关天啊,不时时刻刻保持联络通畅行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把手机偷偷放在刷手服裤兜里,并且调到无声状态,这样就不会被护士长发现上报院里又扣工资又扣奖金的。下手术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看短信、看未接来电,这样就能保证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资讯。哪个领导找过自己赶紧把电话拨回去,先说对不起再询问有何指示,哪个领导发了短信交代了工作,赶紧一溜小跑回去病房给执行了再回发一个任务已完成请领导放心的短信。另外,要是家里有什么事也能早点知道。在协和混到主治大夫一级的怎么也要三十好几了,真是“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在山脚”,万一孩子发烧、老人头疼什么的都能早点想对策,自己是大夫,平时对家里管得就少,要是再把自家人的病给耽误了,那种内疚和悔恨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许多许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PS.微信读书插入笔记能够一次多选就好了。

只有医生知道!1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这是一本关于“卵子小姐遇上精子先生”的故事。文字清新可爱,诙谐与严肃同在,深处浅出传递医学常识,娓娓道来讲述协和妇产科故事。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妇科大全,其中不乏看不懂的专有名词,但不阻碍人继续往下阅读的兴致。对于专业的医学知识不能都学到,却让人学会思考和衡量:生病了怎么办,逼上绝路的难言之隐要不要向陌生人坦白,医患的信任要如何建立,怎样才做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帮助……

上次和学医的朋友匆匆一聚,尽显学医的紧迫与压力。偶然谈起这本书,又谈起她经历或听闻的事件,年轻医生的热血与梦想,由于骇人听闻的医患纠纷,对这条路产生怀疑。医学知识技术设备不断更新,医患紧张职称体制各种弊端令人心生畏惧。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信心百倍的时期,这是疑虑重重的时期;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

只有医生知道!1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首先,看完了这本书就绝不想当医生,一来工作时间,二来医患矛盾,还有前景…通过本书也理解了许多医生的处境,很多东西不能一概而论,医生确实有好有坏,问题是区分不了,还有我们的信任应该给谁。我感觉以后不敢去小医院了,小毛病算了,大毛病我还不想死呢[糗大了]n女人比男人难做多了,妇产科里的病理多不胜数,是女人就得碰上一些,所以首要我们要更爱惜自己的身体,避免一些因为个人习惯引起的病症,处在医院的大环境中,没有毛病的也会忧心忡忡。看完这本书,我才有原来协和是国内No.1医院的觉悟,作者对它褒奖贯穿全文,同时也让人有种望而却步的感觉。还有,以后我有女儿的话,一定会让她看看类似的书,现在社会没有过去那么封建,小孩也没有过去那么无知,但有些观念必须让她知道,无论出了多大的问题,父母永远是站在她这边的,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