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赏析(3)篇

2019-07-10 06:24:41 读书赏析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完整翻译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纽约时报》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赏析 第(1)篇

回想到多年以前一个的午后,洗好头发,一头清爽,背着书包,我一如往常走进了那间每天都期待的教室,不经意间一眼望向那个熟悉的方向,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真好。

如果我说那时候,有喜欢的人是我去上课最大的动力你信吗?真的,那时候有喜欢的人就是我去上学最大的动力。喜欢的动力,可以让我抵挡老师的严厉,学习的无聊,也是我觉得我的青春期最美好的事情。不过,这一切发生的过程,只是我一个人的感情,而那两个字,叫暗恋。

如今,再回看那一段暗恋的时光,我依然感觉到幸福。暗恋的好处,在于它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不用在乎对方的感受,却可以用一段默默的关注和喜欢,成就一个人的世界。可此刻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幸福来自于重新回味那时候每天充满期待的感觉,而至于对方那时到底有多好,我却早已记不清。

所以,爱一个,到底是爱着这个人,还是爱着自己的感情?

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里,我似乎找到了许多答案。

初见费尔米纳,阿里萨就深深陷入了暗恋中。有一天晚上,他甚至一晚无眠,只为把自己心中对费尔米纳的感情写出来,写了上百封信。看着自己的信,他仿佛已经感受到费尔米纳同意他时的那种兴奋和激动。可以说,这时候阿里萨感受到的幸福,是手上自己写的那几封信,而不是费尔米纳本人给他的。后来,费尔米纳嫁给乌尔比诺的那些日子,支持阿里萨活下去的很大一部分动力也来自于写情书。他在妓院里写,却可以不受里面的环境影响,他给一对又一对情侣代写,却也可以不嫉妒他们。如果没有写情书带给他的快乐,也许后半辈子阿里萨过得不会比他自己想象中的要好。所以,后来阿里萨写情书,与其说是抒发他对费尔米纳的感情,倒不如说他是在写自己的感情。

那么费尔米纳呢?我相信她对阿里萨的追求是心动的,她对阿里萨的爱也是真的,可是当两人分别再次相见的时候,费尔米纳对阿里萨的感觉却是:眼前的人和我想象中的样子为何差距如此之大?而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回忆起阿里萨,总说的一句话也是:“我爱的是他的影子”。在那影子里,阿里萨有费尔米纳想要的所有。可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现实里费尔米纳拒绝了阿里萨。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时候又有一个人比阿里萨更能满足费尔米纳的想象——乌尔比诺医生。

乌尔比诺医生拥有地位,拥有帅气的脸庞,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让年轻的费尔米纳动心,让她真正做出决定的,是表姐对乌尔比诺医生表现出来的喜欢和欲望。显然,乌尔比诺医生比阿里萨更受欢迎,何况再加上他的种种光环,费尔米纳没有理由不选择他。只不过,费尔米纳理应明白,乌尔比诺医生并不会像阿里萨那样浪漫的给她写情书,他却会说:“在我们俩的婚姻里,寻求的不是有多幸福,而是两人之间的稳定关系”,尽管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费尔米纳对阿里萨和乌尔比诺医生的感情,就像红玫瑰和白玫瑰,红玫瑰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浪漫而虚幻,白玫瑰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黏子,平凡而真实。我们都只注意到了白玫瑰和红玫瑰的优缺点,却忘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她想要红玫瑰的真实,又想要白玫瑰的浪漫,可这些充其量都是她自己完美的想象,在她的内心,也许更多爱着的,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是阿里萨的影子,也是乌尔比诺医生的影子。

如此,爱一个人,到底是爱着这个人,还是爱着自己的感情?狄更斯说:“一只眼睛里闪烁着爱的光芒,而另一只眼睛却燃烧着自私的欲火”。人本性自私,但我知道,爱却是唯一能让一个人从头到尾,心甘情愿的付出而不求回报,像阿里萨对费尔米纳一生炽热的爱和等待,亦如费尔米纳和乌尔比诺医生夫妇之间平淡的感情。而在这之中,有自己的感情,当然,也还因对方的真实存在。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赏析 第(2)篇

摘抄分享

经典终究是经典,经得起考量,经得起岁月的沉淀。


她也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帮他穿衣服,而后又变成完全替他穿。她心里很清楚,起初她这样做只是因为爱,而自五年前起,却是无论如何不得不这样做了,因为他已经不能自己穿衣。两人才刚刚庆祝完金婚,谁离开谁都无法生存片刻,甚至每一刻都不能不想着对方,而且随着年纪越来越老,就越来越是如此。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说清这种相互依赖究竟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是习惯使然。他们从不曾为此问过自己,因为两人都宁愿不知道答案。她早就发觉了丈夫脚步的日益蹒跚,牌气的反复无常,记忆中出现的裂痕,以及新进养成的在睡梦中养成的抽泣的习惯,但她并没有把这些当作他最终衰老的确凿标志,而是视之为一次幸福的返老还童。她把他当做一个老小孩,而非一个难以伺候的老人。这种自欺欺人对两人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上天的恩赐,因为这让他们避免了互相同情。

如果两人能及时明白,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灾难,日常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或许他们的生活完全会是另一副样子。而如果说,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也多少学到了点什么,那就是智慧往往在已无用武之地之时才来到我们身边



他在空中旋留了片刻,意识到自己来不及领受圣体,来不及为任何事忏悔,来不及向任何人告别就要死掉了,死在圣神降临节的星期日下午四点零七分。


当看到丈夫仰面朝天地躺在泥水之中,她的心放佛要爆裂一般。丈夫已经奄奄一息,但还在坚持与死神这致命的一击做着最后一分钟抗争,好在她及时赶来。要这样撇下她独自离去,他感到无比痛苦,透过泪水,他在慌乱的人群中认出了她。他诀别地看了她最后一眼,在两人半个世纪的共同生活中,她从未见过他的眼神如此闪亮,如此悲痛,而又如此充满感激。他用尽最后一口气对她说道“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


她恳求上帝能够给她哪怕片刻的时间,好让丈夫在离去之前知道,无论两人间有过什么样的猜疑,她始终是那么爱他。她感到一种无法控制的强烈愿望,希望能与他从头再来,重新开始生活,好让两人把所有没说出口的话都告诉对方,把所有过去做错了的事重新做好。但面对毫不让步的死神,她只得投降。她的痛苦化作一股对世界、甚至对自己的盲目怒火,而这反而给她注入了自控的力量和独自面对孤独的勇气。从那时起,她的心头没有片刻安宁,但她小心翼翼地不让自己的任何表情泄露出内心的痛苦。唯有那么一瞬间她身不由己地流露出某种凄楚,那就是星期日晚上11点钟,人们把那口只有主教才有资格使用的棺材抬走的时候。

活到这把年纪,人还在的时候就已经腐烂一半了

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正是这偶然的一瞥,成为这场半世纪后仍未结束的惊天动地的爱情的源头。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赏析 第(3)篇

刚刚看完《霍乱时期的爱情》,很难受,如鲠在喉,对它喜欢又不喜欢。喜欢的在于它是个很吸引人的故事,马尔克斯也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也喜欢他的文笔,文字优美贴切且深入人心,却又不繁复华丽。不喜欢的地方在于,如果这就是作者的爱情观的话,那与我的观念真的是相悖的,全程就非常不喜欢阿里萨,到最后我也不觉得他对费尔明娜那几十年的疯狂想念就是真正的爱情,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一个少女的年轻生命就此凋零,阿美利加十四岁就把她自己所有都奉献给了人到暮年的他,不仅是身体还有灵魂,这一节让我觉得非常不舒服(让我联想到了苏轼的一枝梨花压海棠那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不明白阿里萨为什么要去招惹她,最后又因为费尔明娜对他的回眸一笑就抛弃了她,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他与费尔明娜之间暮年的“爱情”,我一点都不觉得感动,这是真的爱情吗?只可惜马尔克斯已经不在了,不然真想问问他~[撇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