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债务危机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2 00:40:13 读书赏析
债务危机
作者:瑞·达利欧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全球一线投资者之一瑞·达利欧公开了他独到的债务危机应对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解释债务危机的发生机制,以及妥善应对危机应该遵守的原则。凭借这些原则,桥水在其他机构受困于危机的情况下,得以准确预见事态发展,并安然度过危机。正如达利欧在其全球畅销书《原则:生活和工作》中解释的那样,他相信,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发生的,所以通过研究事物的规律,人们可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制定妥善应对的原则。在这本书中,他用这种方式剖析了大规模债务危机,并分享了他的模型,希望以此来降低大规模债务危机发生的概率,以及帮助人们在未来更好地掌控危机。在这本书中,达利欧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债务危机及其应对原则:债务大周期模型(解释模型)、3个重要案例(深入考察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48个历史案例和数据对照分析。作为成功驾驭危机的极少数人之一,达利欧提供了他的非常规视角。无论你是投资者、决策者,还是仅仅对危机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将帮助你以备受启发的新方式理解经济与市场。
债务危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桥水对各国的债务与经济危机做了广泛的分析,又对分析的数据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了债务与危机的关系,危机的发生、发展和化解的阶段,以及各国政府在其间的应对和手段。

桥水从投资者的角度,对债务性危机的生命周期做出了抽象性描述,提取了可应用的指标数据。

本书的分析和结论,是从美国投资者的视角切入的,着重于(抽象的)经济数据的分析。各国经济危机肯定与债务有关,但是否都是由债务引起的?还是有些危机另有更相关的因素,而债务仅为次要的侧面表现(如苏联/俄罗斯的一些危机)?也许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本书素材丰富,为对债务性危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能深入其中的指导性的入口。而本书的分析结果,特别是对债务危机的阶段划分和概括性描述,对投资者把握各经济体大的运行周期,对投资判断市场中长期走向,并作出应对性决策很有帮助。

债务危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习惯性好评。

想要从前人总结的规律中找到一点点可以指引现实发展的方向,以期能够身处这个大浪潮之中不被带偏。跨行的一些专业词汇给理解带来一点点难度,充足详细的实例读来能更加容易理解那些经济学内容。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的,危机也周期性上演。文中以大篇幅详细介绍了德国和美国的三次大经济危机,提到了行政界和企业界经济专家的应对之策,从以往不被列入重点考察的负债角度去解读每次危机,超前性的预测到了危机的到来,这也是“桥水”越来越被各大金融机构认可的实证。

如今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非银金融系统以高的获益率为引导把高风险的过度包装金融产品出售给零散的投机者,不透明的特性使这些潜在的危机很难被监管到。金融的监管越来越难起到明显的作用,无形中积累了不小的风险。

没有对中国特色的经济运行去解读,有点缺憾。中国的高负债,低通胀,高增长,低失业解释起来不免要一番功夫。兜兜转转可能又要归结到“中国特色”上面来。看得到地方政府乃至中央以各种融资手段大举借债以进行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系统影响性的金融机构几乎全都是国有,流动性存在天然的稳定充足。通过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将几世几代的劳动剩余转移到钢筋水泥壳子中来,不声不响把债务转嫁到想要分享城市发展果实的城市化人民头上,危机便不是那么看似危险的危机了。

债务危机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这是一本债务危机分析的蓝宝书。作者精心详尽得整理了全球历史上经历过的恶性债务危机。并就其共同点展开细致的分析。只能说这本书非常完整,完美。说三点:n1. 债务危机通常有通缩性和通胀性两种。通缩表现为萧条,通胀表现为泡沫。通缩通常表现在战后,政治动荡,泡沫破灭后。通胀通常表现在经济不可持续增长,股市高企,债务攀升时段。2. 债务危机最相似的特征:债务自我强化上涨形成泡沫,再泡沫破灭之后自我强化萎缩。直到重新一轮自我强化上涨出现。决策者可能吹大泡沫,也可能刺破泡沫。3. 债务危机的化解很大部分取决于国家决策者头脑,学识和执行方案的及时程度。理论上:决策者越快行动,在法律上越容易行动,对脱离债务危机起到绝对性作用。所以预判经济何时反弹去研究历史图表是没有用的。而应该去分析决策者的执行程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