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战歌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4年前(大一)就听左嘉老师说这本书,当时还只有英文版的。但一直也没买来读。四年后,大四即将毕业之际,突然发现中文版的都已经上架了。就拿来读。今天6月24日,来图书馆注销借书卡。就待在图书馆一晚上把这本事剩下的100多页读完了。
其实这是一本很生活化的书,讲述的就是美儿妈妈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我觉得,不论美国妈妈还是中国妈妈(西方妈妈或者东方妈妈)她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好的那一个,都会望子成龙。世界上所有的妈妈想法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具体哪一种方式更好,这得看情况,不能笼统一概而论,西方妈妈比东方妈妈好。
1.人生的圆满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也许努力赢得诺贝尔奖和参与跳伞运动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但在我看来,它并不关乎成就或自我满足,它关乎全力以赴地去感知自己身体和精神潜力的极限。当你拼尽全力奔跑时,你体验极限;当你练习钢琴好几个小时,直到终于让跃动在琴键上的指尖变得随心所欲时,你触摸极限;当你邂逅一个改变人生的想法、做了一件你从来就没想到自己能做的事情时,你感知极限。假如我明天就要离去,我将告别的,是我以110%的努力去活过的完整的生命!
2.不松懈,这是虎妈教给我的。
3.做要求高的父母并不总是一件坏事。有时候这只意味着你对孩子有信心。
4.她常说的是:“不要后悔。如果你真的努力了并且没有遗憾,觉得不能做得更多了,那么你就应该感到高兴。”
5.西方父母竭力去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的激情,支持他们自我的选择,给他们提供积极的肯定和成长的环境。而中国父母确信,保护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帮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用实用的技术、工作的好习惯和内在的、没人能够带走的自信来武装他们。
虎妈战歌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这也是我的教育观点。
可以看到书中的母亲,每日每日与孩子的“战斗“。虽然她也没有给出什么好的解决的办法,但是首先自己对孩子的不妥协,对卓越的追求,抽出所有可能的时间去督促,去陪伴学习,真的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在这个社会,没人想因为自己的格格不入而遭人唾弃。但我们已无路可退。
要成为行家里手的过程,其实毫无乐趣可言。要掌握任何高超的技艺,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孩子们从本性来讲,绝不会爱好努力。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结果孩子很轻易地就选择了放弃,因为没有什么人天生就喜欢努力。因此,一开始就不给他们选择“不努力“的机会,便显得至关重要。
无论你们持有哪种教育观点,我都建议用严格的培养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拥有明确的目标,关键是真的为此付出了努力,让通向成功的路确定无疑。
最不利于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就是你眼看着他们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而不作为。每一天的督促,每一天的作业或者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查。你才是孩子最真实的榜样。当然现在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太辛苦了,自己本身的观点早已决定了最终的结果。与孩子的战斗,哪怕是让他厌恶,讨厌,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妥协与退让。因为你一退,便再无可能。
最后向所有努力的父母致敬!
虎妈战歌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直到看到本书的最后章节,我还是为虎妈捏着一把汗。坦白说,我们还没有教育出如索菲亚和露露那样优秀的女孩,但我依然在本书中读出了虎妈过分紧张的神经,而这种过分紧张,在一定程度上给家庭成员彼此之间都带来了很多的伤害。我并不觉得中国填鸭式的教育完全有错,同样,我也不认同完全的填鸭,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特殊的教育态度,而追求卓越,也一定要从他们的内心出发。就像索菲亚内心认同,她获得了相对的成功。而露露内心存有抵触,结局就成另一种模样,当然这种模样也并不坏。露露也秉承了很大一部分优秀的品格,例如坚持!我还是很欣赏虎妈那些为孩子们110.%的付出,而我也并不认为那些是她想成就自己的作为,但同样的,我也从她的各种几乎情绪化的态度中看出那些失误。读完这本书,还是让我受益良多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