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3 00:50:24 读书赏析
命运:文在寅自传
作者:文在寅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书中回忆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选择律师之路,遇到卢武铉,从此开启从未想过的人生和事业,来到他命运的转折点。从此,他从朝鲜南下的贫民之子,成为为民请命的律师,一路奋进,进驻青瓦台做幕僚,后来成功竞选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书中致敬了一直在贫困中挣扎的父母,并感谢父亲在苦难中给予的思想上的影响。他讲述了自己读了九年大学的始末缘由,分享了与妻子相遇相恋的经过。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现代版“士为知己者死,”大抵是如此。好友斯人已去,但作者却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浮华世间这样的勇气与情感,不知还有几多。

很多处内容都让人忍不住的流泪。让人感同身受作者的隐忍与痛苦。也许是对好友逝去的内疚,从而促使作者再次踏入政坛。

作者再次登入韩国政坛顶峰,却让人感觉作者很悲情。我想没人看好作者的结局。也许作者自己本身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毕竟世界都知韩国是一个政治很畸形的国家。自己国家,经济命脉都在财团手中。但财团实际大控股人却是美国华尔街。其次韩国作为主权国,1994年,驻韩美军才交还了和平时期的指挥权。然而国家却还没有战时作战指挥权。也许依附它国,有很多好处。但当同盟变作恶虎时,岂不是自食其果。

民众的多次民主运动反抗,就像是一堆堆尸血筑起的高台。期望与政权平等高低,从而伺机改变,甚至推翻它。然而现状却是惨不忍睹。

人活着要有些信仰,不然岂不是像流浪的乞儿。终身没有着落,终身被人唾弃。

作者除了为好友复仇,也想尽自己的所能,建造好友口中“人活着的世界”。若干年后或许会实现,然而作者与好友却没有看到的机会。

但就像韩国一位媒体工作者所说“不平等的世界,在此时、在此刻至少我们没有沉默。”历史终会给与公正的评判。毕竟人最终的归处,不都是那一捧黄土么。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就是感动。感动卢武铉和文在寅之间的友谊,感动这世间真的有所谓的为正义发声。其实看他人的一生,会经常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可以为自己心中的正义而奋不顾身。我也能了解他们在后来下台后面对墙倒众人推的失望,努力的为他人做贡献,为国家出力最终反而成为他人打击自己的借口!最近看到死亡的消息太多了,那个17岁因和母亲吵架跳桥的小男孩,以及在文中选择自杀赎罪的卢武铉,他们都是自己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不能说他们不负责,因为有时候我也能理解,有时候,不,是很多时候我也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但还是留恋于尘世,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以前总认为那些自杀的多傻,多懦弱,连死都敢了,活下来难道都没有勇气吗?后来我明白有些事并没有那么简单。人活着一生,乐观,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吧。愿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有一颗对生活向往的心!

最后想说的是文在寅的传记更多的是在记录关于卢武铉的事迹,更多的是在替他抱不平,平反!我想,人生能遇到一个知己,便不枉此生吧!!!

命运:文在寅自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比起小说细腻地捕捉人性,自传更像是场一个人的表演,所以不论再怎么感人我也无法断定这不是一个政客对自己的包装,但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通篇表现出的温和谦逊的态度以及他笔下那个质朴无华的卢武铉总统,他写卢当上总统时,他也只觉得卢辛苦,想要卢适当休息,我由此想,别人为卢当时的地位高兴,而他却关心卢个人,单从这一方面看,这份感情就已弥足珍贵。看好多人说这本书更像是卢武铉传,我却觉得不然,虽然卢武铉贯穿全篇,但更多的时候文也在发表自己的政见与观点,她不仅想要民众了解已故的卢武铉,也想帮民众更透彻地了解他,让民众们知道他与他们同在,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两人在诸多方面都有契合点,而文真的还在背负着卢武铉总统的责任继续前行着,从对朝关系及对内改革中就可见一斑。最后,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