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人间便利店读书赏析(3)篇

2019-07-16 06:24:07 读书赏析
人间便利店
作者:村田沙耶香
本书是一本自省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主要讲三十六岁的单身女性古仓惠子,大学毕业以后没有就职,在一家便利店打工,一做就是十八年。期间来来去去很多店员都走了,店长也换到了第八任,只有惠子一直在。她每天吃便利店卖的便当,每天听着收银机发出的咔咔声,每天看着干净的店面,每天说着欢迎光临迎接顾客,每天过着这样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惠子的家人、同事、同龄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只有惠子知道,一切都在变,而只有一直不变的便利店才能给自己安慰。突然一天,新店员白羽闯入了惠子的生活,“你这样活着也太奇怪了吧”,他说。惠子开始思考,难道自己的人生是畸形的吗?拷问现代社会生活,辨析正常和异常的分界点,一本现实主义小说由此诞生。
人间便利店读书赏析 第(1)篇

读完此书有点同情惠子,也有些恐慌。

惠子偏安自己的世界,不愿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做出改变,有自己的想法,而其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妹妹不理解的同时,也在排斥她。这样的行为暗示让惠子更加受伤,否定自己,于是成为了“模式化”的便利店人。

惠子为什么喜欢呆在便利店呢?我想也许是因为便利店人来人往给惠子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人气吧~更重要的是,这些顾客停留时间短暂,不会深究惠子其人,而短暂的相处,惠子热情的态度还能赢得顾客的青睐,在这里她能找到价值,能窥探社会,同时保持自己和世界安全的距离。

面对婚姻,惠子异如身边人选择单身,也是遭到了猜疑和反对,于是不得不选择和前同事白羽假同居,即便需要忍受同样异于常人的白羽的碎碎念,她也选择了忍受。

读到后半部分发现,类似惠子、白羽这样的人格和思想像极了当下的“丧文化”,但又有着人物自身的色彩。

文中一段话说来平淡,却令我细思恐极:

原来如此,原来早就存在一份规范手册了。它深深地扎根在所有人的脑中,只是没必要书面写出来而已。“普通人”这种定型,从绳文时代起就未曾变过,一直存在着呀。我总算恍然大悟。

其实当今很多不从众的想法都会被质疑,比如单身主义、丁克家庭、素食文化、lLGBT等等,但凡与社会主流思想不统一的难免遭受非议,甚至恶意中伤,键盘侠、网络暴力等词频频出现在社交网络,令人不寒而栗。于是小众群体不敢表达,难免引发心理问题。

这部短篇小说读完意犹未尽,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惠子,也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安置自己孤独的心灵,希望同为此书读者的你,如果遇到这样的朋友可以多一些理解和担待,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力所能及的温暖。

人间便利店读书赏析 第(2)篇

近看的书都有点丧丧的感觉。但这本给我更多思考。就又丧又清醒有道理。也许是一间便利店,也许是格子间,我们作为零件,存在着也或多或少地汲取着这些场所下的安全感。异类被允许存在吗?谁能定义“异类”呢?在那些被常人定义为“异类”的眼里,我们是不是也只是数量上占了优势的“异类”?甚至是不是,为了显得正常,好多人也在做“模仿”?我也想知道。

人间便利店读书赏析 第(3)篇

书名叫“人间便利店”,其实便利店和人间颇有类似之处。店员在便利店里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表演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果扮演自己的角色,是听从自己的内心,还是显得像个正常人呢?

其实,这本书让我想起王小波那篇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说:“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在《人间便利店》里,分明看到了很多设置自己,也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有个正式工作,到三十岁一定要建立家庭,这不都是大家设置出来的人生吗?古仓惠子没有这样做,就被认为是异类,而当她假装和白羽同居时,大家都觉得她正常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扮演了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这样的角色。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古仓惠子的妹妹又是真心为她着想,希望她过得幸福。所以这也是一个矛盾,设置到底对不对呢?

  • 《人间便利店》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人间便利店》_读后感_500字
  • 《人间便利店》_读后感_700字
  • 「人间便利店」读书笔记赏析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