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8 00:51:26 读书赏析
史蒂夫·乔布斯传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位极具创造力的企业家,史蒂夫·乔布斯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满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史蒂夫·乔布斯创造出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的颠覆性变革。史蒂夫·乔布斯的个性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其所创造出的产品也与这种个性息息相关,全然不可分割的,正如苹果的硬件和软件一样。两年多的时间,与史蒂夫·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关于乔布斯,在看本书以前对于乔布斯的印象主要来自于一些新闻报道,公司也曾经发过一本关于乔布斯的传记,那本传记更多是一些流水账,像是把许多新闻拼凑起来,相比之下,本书要深入的多,作者得到乔布斯邀请写这本书,从乔布斯幼时的伙伴和亲戚开始入手,将乔布斯的历史翻了个底朝天,而且并没有一味的美化乔布斯,将一个相对真实的乔布斯展示了出来。1.他是一个养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后来孤僻,残酷的性格,他非常在意自己曾经被遗弃这件事情,这也使得他终生都没和生父相认。在管理方式上冷酷无情,对员工和合作伙伴野蛮粗鲁,即使是比尔盖茨,在大多数时候也得不到他一点尊重。2.狡猾,阴暗,出尔反尔。在和创业伙伴沃茨尼亚克的合作中,他欺骗沃茨尼亚克,使对方拿到了很少的收入,并且始终不承认这件事发生过。别人告诉他一个好想法,他会先说这是狗屎,然后过几天把这个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说出来。3.迷信,不遵守规则。乔布斯有一种现实扭曲力场的能力,当别人觉得某件事不可能做到,他却相信绝对能做到,大部分时候他还是对的。相信直觉超过相信科学数据,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依赖直觉的人,他对于产品的把握大多数时候凭的就是直觉,而不是理性思维。即使身患癌症,他还是相信自己的现实扭曲力场,以为凭自己一己之力能扭转,遗憾的是,这一次,他失败了。规则如果不符合他想象,在他眼里就如同不存在。4.追求完美,这一点得益于养父,养父是机械工程师,非常严谨,对于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做工,用料也丝毫不会马虎。乔布斯也是如此,即使只有维修人员能看到的手机内部,仍要做的美观。这种追求完美有时甚至是不记成本的,苹果公司重要产品在即将发布前,都经历过乔布斯的全盘否定,重新再做。5.两元论。在乔布斯眼里,这个世界不是天才就是蠢材,大部分人明显属于蠢材,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耀眼,是因为其他人太糟糕。6.创造伟大的发明,而不是赚钱。乔布斯一生几乎没有为钱的事情发愁过,他始终追求的也不是利润,或者企业做多大,而是怎么创造伟大的发明,这并不是一个虚伪的口号,他始终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二次回苹果时,不要薪水,始终没有购买豪宅。7.永不满足。乔布斯曾说“一旦IBM控制了市场,他们几乎总是会停止创新。”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从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总是不断地走出舒适区,继续创新,即使自己颠覆自己。苹果先后改变了五个行业:电脑,手机,平板,音乐,电子书。8.他的情感理解能力是超强的。他有着不可思议的阅人能力,可以看出他人心理上的优势、弱点以及不安全感。他能在别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直击对方心灵最深处。他凭直觉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在说谎还是真的知道一些事情。这让他成为了哄骗、安抚、劝说、奉承、威胁他人的大师。9.乔布斯最大的优点在于他的直觉经常是对的。他真的对技术了解不多,但他有一种惊人的天赋,知道什么东西能成功。他有着非同寻常的品味,从不做市场调查,却始终能知道消费者真正想要什么,正如他说的:消费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东西摆在他面前。10.最后一点,吴秀波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死在床上,一种是死在路上,乔布斯明显属于后者,披头士乐队也一样。他们一直演变、前行、改进他们的艺术。那就是乔布斯一直试图做的事情——不断前进。否则,就如迪伦所说,如果你不忙着求生,你就在忙着求死。

乔布斯是一个拥有巨大能量的人,像西川说的,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伟大的天才,只是他们的创造力挥洒在不同的地方。在古希腊或者春秋战国,他们研究哲学,在唐代,他们研究诗歌,在文艺复兴时期,他们搞艺术,之后又投身科学。历史并没有亏待我们这个时代,在现代,他们的创造力全部用在科技上,他们是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贝佐斯,马云,马化腾。

乔布斯身上有很多特质,你很难直接用优点或缺点来分类,它们只是正反面而已,假如去除了某个缺点,也会损失它某个巨大的优点,去掉他性格里的狡诈,残酷,也会让他失去雷霆手段,在他第二次回归苹果时,没有这些雷霆手段,他几乎不可能成功,管理是在和人的贪婪懒惰,自私自利做斗争,几乎没有哪个优秀的管理者不是雷霆手段。乔布斯的成功也是无法复制的,他的伟大毋庸置疑,翻开他的履历,却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乔布斯没有经历过什么科学训练,顶级的人物也大多不是经过科学训练训练出来的,我的意思不是要否定科学训练,科学训练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中坚力量,但是最顶尖的部分,往往不一定出自科学训练,比如毛主席,没有上过黄埔军校,或许经历过其它方面的战略训练,仍然是伟大的战略大师,欧洲足坛用科学训练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球星,可是谈到真正最伟大的几位巨星,大多来是来自南美洲,踢野球长大的。当然,这只适用于少数非常伟大的天才,至于我们大多数人,还是的老老实实经历科学训练。还有一点,乔布斯们值得羡慕的是,假如他做某件事,他可以专注的就做这一件事,不用为其它事情分心,而这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实现。即使是很优秀的科学家,也不得不拿出一部分时间用在毫无价值的应酬上,即使他不擅长,就像格非教授说的,你不可能不参加,会得罪很多人。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他个性十足,极其鲜明。好的,坏的,泾渭分明。短短数十载,他给世界带来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科技革命。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思考的东西有太多太多,正如他的一生,带给世界无数的精彩跌宕。


纯粹而伟大


很多创业者是基于发现某个可盈利的点,或者战略防御而开创一个公司或成立一个项目。而乔布斯却显得纯粹而伟大得多。他不是达则兼济天下的慈善家,但他希望能打造一个伟大的产品,一个伟大的公司,让消费者为之惊叹和震撼,并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我想,乔布斯的一生是幸福的,因为他对产品的纯粹追求一直未曾改变,并成功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就是这种纯粹而伟大的追求,让他可以对产品充满极度的激情、活力与灵感,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与疾病的折磨。

 

是什么让工程师们可以拼死拼活地完成任务?那是乔布斯告诉他们:“我们在做一个伟大的产品,我们在改变未来,改变世界!”。多么振奋人心,多么酷,我想,每个人都会为成为伟大的人而感到无比荣光,以至于可以忘记所有疼痛与困难。这是乔布斯纯粹而伟大的追求所产生的强大的影响力。

 

基业长青

 

实现长久生存并保持永恒活力是很多企业的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持久的创新则是实现这个追求的最重要的法宝之一。有不少企业因为一个创新迅速崛起,却因后劲不足而慢慢走上衰落。创新,很艰难,危机四伏。但苹果却做出了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创新,并不断地带给世界重大的惊喜,这是苹果最标志性的伟大。

 

1984年,麦金塔电脑引发了家用电脑革命并普及了图形用户界面;2001年,iPod改变了人们消费音乐的方式;2003年,iTunes商店让音乐产业重获新生;2007年,iPhone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期望;2010年,iPad为数字报纸、杂志、书籍和视频提供了平台。。。。。。

 

或许拆开来讲,有些东西并不是苹果首创,但是,是苹果把他们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独创性的模式下实现科技与艺术的整合,并成功地带给广大消费者,这同样难能可贵。

 

我想起了国内的阿里巴巴和腾讯。阿里集团通过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和支付宝,改变了国人购物和支付的方式;腾讯通过QQ和微信,在社交领域叱咤风云。我敬佩阿里的战略和社会责任感,欣赏腾讯的极致和进取,希望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和进步,有一天可以像苹果一样成为影响世界的企业。

 

引导还是迎合

 

在做一款产品之前,市场调查貌似是约定俗成的必做之事,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面谈等,了解消费者需求,然后迎合这种需求推出对应产品。按需出品,这是一般企业的做法,但伟大的产品通常都是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引导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很多时候并不知道他需要什么,他并没有这个想象力、勇气和思考力。正如乔布斯所说,人们并不知道他自己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东西摆在他面前。在飞机和汽车出现之前,人们只需拥有一匹更快的马车,在电灯发明之前,

 

乔布斯说,我们不做市场调查,我们也不招收顾问。

 

苹果这些伟大产品的诞生,是基于乔布斯惊人的直觉,对产品的热情,对未来方向的把握。他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心去改变一个产业的模式,并引导消费者参与这场革命。

 

但是,如果不够强大,没有足够的能力成为领导者,还是需了解消费者的心声,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做出一堆根本无人问津的废物。

 

封闭的王国

 

开放还是封闭,这是数字世界最根本的分歧,而乔布斯始终如一地站在了封闭一边,他开创了并一直维护着发展着他的封闭王国。软硬件和内容的整合,端对端的一体化的控制是苹果的核心理念。

 

这种极端的控制,源自于他对产品极致的要求,源自于他的完美主义,源自于他的纯粹追求,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的孤傲与无奈。他不想看到他伟大的产品在其他公司的蹩脚硬件上运行,他不想看到未经审核的应用或内容污染苹果设备的完美。就像一个能力水平远超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先驱,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勉强与之合作的人,1+1总是不尽人意地小于2,于是,他只能单干。

 

但是封闭王国将继续辉煌还是走上没落,就要看是否能保持这种高傲的能力,并像过往一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而后乔布斯时代,苹果这个封闭的王国将面临巨大挑战。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以前看的,补上个人读后感哈。第一次读人物传记,四天的时间完全沉浸在乔布斯的世界。未读之时,对这位于果粉如同教父般的人物充满了好奇,想从此书了解他那神奇的魅力。

此书在乔布斯的要求之下写成,遗憾的是乔布斯本人并没有看到此书的完成。现实扭曲力场,不得不令人叹服。是儿时被抛弃的影响,还是对佛教禅宗对自我的探索,还是某种未知原因,赐予了乔布斯现实扭曲力场的能力。乔布斯的这种极度自我的能力,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事业的成功,但也使其在某些方面冷酷到非人一般。比如,他对自己第一个女儿的不承认,即使面对DNA检测结果,他还是选择了去扭曲现实,抛弃了女儿。

现实扭曲力场也使其更加专注于创造完美的产品,一切与其目的相悖的现实他都会扭曲它,无视它。这种极致的专注以及对于直觉的开发,使其创造出了iPod、iPhone、iPad这些令人惊叹的产品。也正如乔布斯每次发布会结束所说的那样,他追求的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为了创造出伟大的产品而不是利润。

乔布斯那令人发指的暴脾气无疑贯穿了整本书,天才or笨蛋的定论,令人感受到了他也是凡人。那暴脾气也备受争议,与他共事过的人无不不抱怨,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暴脾气是他们创造出了做梦都不会梦到的东西。

的确,他也是凡人,也曾失败过,也被病魔打败过,也会为感情所扰。但他又如上帝一般,从未被打败,一直追求伟大产品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读此书,深深的被乔布斯那神乎其神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被教父一般的现实扭曲力场、极致的专注、至繁归于至简、天才or笨蛋的判断所折服;也看到了如凡人一般的对于寻找亲生父母的执着、不与亲生父亲相认的怨恨,看到了对于家人的歉意。上帝给了他超凡脱俗的直觉和观察力,他运用到了极致,以自我为中心到了极致,面对他人对于其强烈的控制欲望和暴脾气的谴责,依然我行我素。同时,即使面对DNA检测结果,任然抛弃自己亲生女儿的冷漠也令人胆寒,只因这一切阻碍了他对于伟大产品的追求。458项专利,无疑也是对其非凡创造力的肯定。改变了世界的男人——史蒂夫·乔布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