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6读书赏析(3)篇

No.18《明朝那些事儿6》,当年明月。
“魏忠贤粉墨登场,东林党高调出镜,党争不休,是非何分?”
扉页上令人醒目的一句话,似乎已经向大众传递了一个信息:大明王朝,将亡矣!
读《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到了第6部,从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皇权独大的真正厉害角色登场开始,到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培养出严嵩一类奸臣后又被徐阶铲除,再到万历年间,前十年张居正的出现,再到后十年申时行的存在,才有了第六部的开头。
书里有句话打趣得很,“因为要当牛人,其实不难,只要比你牛的人死光了,你就是最牛的牛人。”张居正死后,申时行便成了最牛的牛人,在他的手中,将开始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无数我们熟悉的名字将逐一登场,比如王锡爵,比如汤显祖,比如努尔哈赤,比如魏忠贤。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万历不行了,作者说万历这辈子比较忙,确实,下面的事够他忙一辈子。
高拱、张居正、申时行、李成梁、东林党、朝鲜、倭寇、三大征、萨尔浒、资本主义萌芽、不上朝、太子、贵妃、争国本、打闷棍。
我其实一直搞不懂,这万历究竟是怎么被那郑贵妃蒙蔽的双眼,为了立她的儿子也就是万历的三子为王,不惜不管不顾其长子朱常洛及朱常洛之子朱由校的教育和命运,导致明朝下代君王朱常洛仅在位一个月就沉迷美色一命呜呼,再下代朱由校硬生生成了一名天才木匠,两代君王无一好读书怎能一统天下?是万历的错啊,错在不平等对待子嗣,让奸臣太监钻了空子,毁了祖上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王朝!
朱由校——天启皇帝在位的时代,明朝真的是乱了。
在这期间努尔哈赤的兴起,人说是李成梁养虎为患,我却觉得是大势所趋,大明王朝需要这样一个人来加速它的灭亡,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
“在战场上,兵法没有用,规则没有用。因为在这里,最好的兵法,就是实战,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努尔哈赤凭借这一规则,骁勇善战,一举大败明王朝多次,却最终败在了袁崇焕手里,败在祖大寿、吴襄、满桂、赵率教、毛文龙这些于努尔哈赤而言毫无意义的人手里。
败在了四个字之下:“主守,后战。”
“做了一件坏事,却绝不会后悔愧疚,并为之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坏人,一个纯粹的坏人,一个坏得掉渣的坏人。魏忠贤,就是这样一个坏人。”
魏忠贤竟然借朱由校的乳母上位除去了东林党,导致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为所欲为,才真正动摇了明朝的根基。
「只有岁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那些殉道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
以此,来谈我看完后感觉最痛心的一个人物——杨涟。可惜就可惜在杨涟同志寄予厚望的天启皇帝,是靠不住的。
当年明月道:
“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财万贯,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视死如归?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无论何时何地,正义终究是存在的。
看这一部的时候,心态崩塌,情绪也百转千回,愤怒、惋惜、同情,嫉恨,看到大明王朝一点点败在这些人手里,为朱重八不甘,为朱棣不甘,为他们辛苦打下的天地不甘。也许这才叫历史,没有谁是历史这部剧的导演,没有谁有这般能耐,留给后世的只能说教训和经验。
读史使人明智,也许正是在历史面前,我们目睹了形形色色之人,见证了这繁华的大千世界,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时代。
张培,2018.3.2
明朝那些事儿6读书赏析 第(2)篇明朝那些事儿6:
当官必经之路:先装孙子,再当爷爷,半斤对八两,但问题在于,明代政治家是理想主义者,混出来后就要干事,要实现当年的抱负。
徐阶:政治家首位,人精,上台之后,打击有威胁的人(高拱),提拔有希望的人(张居正),连皇帝也要看他的脸色,事情都安排好了,才安然回家欢度晚年,活到了八十一岁,张居正死了他都没死,如此人精,排第一是众望所归。
申时行:就从现在开始吧,因为在你的前方,将有更多艰难的事情在等待着你,到那时,你唯一能依靠的人,只有你自己。而从某个角度讲,所谓老实,就是傻。
历史的发展证明,老实人终究不吃亏。
关于母爱: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所以,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拉着儿子朱常洛的衣角,微笑着说:
“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万历不行了。
高拱、张居正、申时行、李成梁、东林党、朝鲜、倭寇、三大征、萨尔浒、资本主义萌芽、不上朝、太子、贵妃、争国本、打闷棍。
天启年朱由校:木匠皇帝,傀儡
魏忠贤:明代太监中的极品,宦官制度的终极产物,让刘瑾、王振等先辈汗颜的后来者,比万岁只差一千岁的杰出坏人、恶棍、流氓地痞的综合体。
有人曾对我说,原来,历史很有趣。但我对他说,其实,历史很无趣。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政治的最高技巧,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妥协
只有岁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那些殉道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
嗟夫!大阉之乱,以缙绅之身而不改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五人墓碑记
颜佩韦和马杰是商人,沈扬是贸易行中间人,周文元是轿夫,杨念如是卖布的。
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
弱者和强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在信念是否坚定。
无论如何,坚定的信念,心中的正义理想,不可丢掉!明朝虽然皇帝无能,然而大臣们却是尽心尽力,保卫者大明帝国最后的存亡,虽亡羊补牢,却无济于事!历史的成败自由天定,却因人为!
明朝那些事儿6读书赏析 第(3)篇自申时行以后,万历后半时期对朝政可以说不闻不问,他恨透了张居正,因为他给万历兄从小埋下心理阴影,他是天子,他说了算,不再被人制肘,于是有了争国本闹剧,可怜他儿子朱常洛一辈子畏畏缩缩,即使这样,万历针对抗日援朝国家大事上还是不糊涂的,到了他儿子逐渐演变成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的明争暗斗,好景不长,史上最短命皇帝活了一个月就驾鹤西去,其中阴谋也好,闹剧也罢,这一月天子泰昌皇帝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也算是彻底解脱,所以说,活在皇家那都是千年修来的缘分,妙不可言,于是史上最成功的建筑家朱由校出世了,可惜了,一个想做木匠的皇帝终究不是个好木匠,不对,是不想做皇帝的木匠不会是个好皇帝[捂脸]得了,算我没说,东林党也没得意多久,史上最牛逼的阉党之首魏忠贤,称霸了明朝,可怜了杨涟等一干忠贞不渝的封建士大夫前仆后继的英勇就义,而关外,在孙承宗指导下,袁崇焕完成以少打多的守卫宁远之战,这场坚守之役把努尔哈赤的后金彻底打崩了信心,或许多年后的我们不能再有所感触,但一代代驱鞑虏,复我中华精神信念传承至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