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指匠读书笔记(3)篇

2019-07-11 00:50:25 读书笔记
指匠
作者:萨拉·沃特斯
《指匠》作品曾被BBC改编为著名英剧《指匠情挑》。讲述了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大庄园内,居住着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李先生性格乖戾,驱使莫德终日在图书室里整理和朗读藏书。可怜的姑娘从小到大都未踏出过庄园一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某日,一位陌生人的闯入给莫德干涸已久的心灵带来生机,他就是来教莫德画画的里弗斯,可他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贼,他听说莫德有四万英镑的嫁妆,便想出骗婚这条生财之道。为了确保成功,里弗斯又找来盗窃团伙里的苏打下手,经过安排,苏成为莫德的贴身女仆。在一步步精心策划下,事情如里弗斯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但很快急转直下,原来一切都非苏想象的那般简单,十几年前就开始精心酿造的大阴谋在等待所有的人,一个晴天霹雳般的真相已呼之欲出。一部反转又反转的哥特式悬疑,一部充满十九世纪珍闻的纯文学,一部洋溢着生命体验的女性书写。阴谋浩荡,而希望蠢动;骗局迷离,而爱欲丰盛。
指匠读书笔记 第(1)篇

每一个人都戴着面具,每一个人都是提线木偶。“你的阴谋是毁掉我,而我的阴谋是看着你自导自演你的阴谋。”n维多利亚时代,绚丽浮夸。那一座座华丽的城堡下隐藏的是肮脏和不堪,那城堡里住着的人,也从来不是什么芝兰玉树的君子,而是道貌岸然的小人。莫德,不是单纯天真的小白兔,也不能说是出淤泥而不染。可是,在那个禁锢折磨她灵魂的城堡里,或者说,在那个女性毫无权利的时代里,要么变成提线木偶,要么抛弃一切,换取自由。所以,她只能选择欺骗,编织一个巨大的网,网住了一个贪财少女和一份爱情。爱情,在美好时是锦上添花。在危难时,只有可歌可泣。苏,本该狠心绝情,却动了心动了情。为这场欺骗而不忍,纠结于是不是就此放弃。可是,放弃了,她和她能怎样呢?她是大小姐,她是庶民。就算私奔,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情饮水饱也持续不了多久。所以,她内心煎熬,负疚重重。最后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小白兔,她才是被蜘蛛要的猎物。失了钱财没了自由,还伤透了心。所以啊,不论是坏人还是好人,不论是人是妖还是仙,一旦动了心,最后,总会失去点什么。。“我以为你抢了我的身份,却原来那个身份从来不属于我。”n还好,这世上无论什么事,总会一波三折。这最后一折,总算没有了背叛和欺骗,她和她因为艰难的人生而戴上的面具,因为那一点点的温情从此不再需要。“你自由了,我也自由了,有钱有闲有房有车,只余相爱了。”n

指匠读书笔记 第(2)篇

钱,爱,自由,究竟该如何选择?n坐拥家财万贯的莫德为了久违的自由,用一场骗局,骗了爱人苏珊。苏珊在贼窝长大,为了摆脱靠偷盗奔波的生活,参与了这场骗局。萨克斯比大娘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调换,只为分得富家小姐一半的财产。钱、爱、自由这三个选项,《指匠》中的不同的人,做出的抉择不同。但,不同的抉择背后,是交换的付出。这世间,没有可以白得的东西。待历尽艰辛,洗尽铅华后,才明白因为有爱,我们会心存希望,即使在艰难之中,也能够生长出信念和力量,走出泥泞;因为有爱,我们会心存期盼,即使曾经被伤害被骗,但依然可以踏过荆棘,迈向前方;因为有爱,我们会心有阳光,即使是遭受狂风暴雨,但仍会心向阳光。正因有爱,我们才会感知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吧。在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归宿,都别无选择,如苏珊,如莫德,也如她们的母亲。这个故事里,她们反抗的不仅仅是阶层,道德,还有爱的自由。早有察觉的莫德,善良勇敢的苏珊,她们都不敢承认的情愫,正是这个受伦理道德所限的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事实,但都在她们的心中。作为女性,我们懂得在爱、金钱、 自由的选择面前,更重要的是,保持自我。

指匠读书笔记 第(3)篇

《指匠》是2003年被Granta杂志选为“20位当代最好的英语作家萨拉·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中的一部,电影《指匠情挑》。正如她所说的“几乎我的所有作品都清晰地描绘了女同性恋的性格和女同话题。”对研究女同问题及对女同生活感兴趣的读者,她的作品绝对值得拜读!爱看悬疑故事的读者,本书也不会让你失望。毕竟她是被文学评论界称为“当今在世的最会讲故事的英文作家”;英国《卫报》则强调,沃特斯绝不止是“讲故事高手”。

《指匠》尽管具有通俗小说的戏剧性,故事剧情跌宕,在读完最后一页前没有真相,但沃特斯的“维多利亚三部曲”始终被定义为“严肃小说”,《指匠》曾于2002年入围布克奖。鲍勃·迪伦提到,这是他一生最爱的100本书之一。三部曲的中文版编辑卢茗表示,和其他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相比,沃特斯的特别之处在于“融合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不仅有思想,而且很好看,对得起她的文学博士头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