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研讨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模式,指导、规範各培养单位的林业硕士培养方案,推动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建设与发展”。会议由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全国林业硕士指导委员会
- 成立:2011年
- 主办者: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
- 国家林业局:张永利
简介
全国林业硕士指导委员会成立于2011年,是为配合2010年新设立的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而设立的。
教指委成员
教指委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张永利副局长,副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人事司丁立新副司长,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副校长和其他8位委员以及全国16个培养单位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黄宝印处长、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教授到会并致辞。
张永利主任委员在开幕式上分析了会议的性质和任务、研讨的背景和重点。他指出,当前国家进一步重视林业发展,林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林业专业学位的设定将会为国家输出更多高层次、複合型的林业人才。他强调,林业是发展的、动态前进的林业,林业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林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他希望各培养单位发展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有针对性,要与学术型学位有所区分,把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吴斌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他强调,林业专业学位的设定是适应国家林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林业科研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本次会议对于保障林业专业学位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学位办黄宝印处长介绍了专业学位设定的背景和定位。他指出,随着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已经发生变化,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培养单位能够做到观念转变、培养模式转变、管理机制转变,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5个大会报告。南京林业大学作了题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汇报”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概况、林业硕士培养方案、教育管理体系和培养工作思路等情况。报告强调,要做好本单位培养方案与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衔接,加强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和林业硕士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林业硕士教材与案例库开发等。
东北林业大学作了题为“全日制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问题与对策”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课程设定与培养、教学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总结和分析了林业专业学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华中农业大学作了题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思考”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的林业硕士招生情况,重点强调了要构建与学术型研究生、本科生相区分的并且满足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需求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注重培养林业职业型高层次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作了题为“提升林业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几点思考”的报告。报告从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实践基地四个方面介绍了该校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并结合该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指出要充分利用资源,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课题实践性和套用性,要加强校企联合,着力提升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下午,会议进行了分组研讨。参会代表围绕开幕式和大会报告的内容,结合本次研讨会的五个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如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目前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本较高,生源不足,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发展还很不成熟等,需要各培养单位儘快建立并完善培养模式,健全培养制度。各培养单位要做好本单位培养方案与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衔接,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办出本学校的特色,努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高水平实用型林业人才。建议教指委在林业硕士教材与案例库开发、与职业资格衔、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教指委委员、河南农业大学作了会议总结髮言。在总结会上,国务院学位办欧百钢处长作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并重发展、分类培养”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未来趋势、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区别,强调要因材施教,要注重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共同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