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大纲互联法複习指南(2009考前冲刺版)》是考研政治“互联法”複习指导系列丛书中的代表性着作。《考研政治大纲互联法複习指南(2009考前冲刺版)》严格以2009年考研政治大纲为範围,以中央精神为指导,完整準确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五门课程全部考点的内在联繫。其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通过学习研读,读者能够完整、準确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考点与考点之间相互联繫;在运用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考研试题时,找準、找全考题所涉及的考点,自觉地使用辩证的互联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应对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的解题能力和临场应试能力,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基本介绍
- 书名:考研政治大纲互联法複习指南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页数:127页
- 开本:16
- 品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作者:常红利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11244557
内容简介
《考研政治大纲互联法複习指南(2009考前冲刺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常红利,北京师範大学博士,全国着名考研政治辅导专家,政治理论研究与教学“互联法”创始人。自1993年以来,一直辛勤工作在考研辅导第一线,深谙考研政治的命题特点和命题规律,对考生的弱点和误区了如指掌,是对考研政治各门课程都十分精通并能够做到全程授课的全能金牌讲师。其讲课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认真严谨,生动幽默,富有激情。常老师辅导的学生在2008年的研究生入学政治统一考试中考出了95分的高分,一时传为佳话
目前,常红利老师在北京、西安、上海、天津、石家庄、武汉、合肥、杭州、郑州、瀋阳、长春、大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十余座城市担任考研政治主讲教师,深受广大学员的信任和喜爱。
目前,常红利老师在北京、西安、上海、天津、石家庄、武汉、合肥、杭州、郑州、瀋阳、长春、大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十余座城市担任考研政治主讲教师,深受广大学员的信任和喜爱。
媒体推荐
这本很薄的书用互联法把考研政治大纲清晰全面的串了起来,使人有一种完备感,拿到考题时很自信,答题很从容,堪称好书!
——2008年一考研政治获95分的读者
——2008年一考研政治获95分的读者
图书目录
导论
2009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2008年—2006年政治理论试题总体分析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 世界的联繫、发展及其规律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係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係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係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四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第三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五章 战后开发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第六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七章 独立国协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八章 中国对外关係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附录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附录2 中国政府关于联合国热点问题所持立场
2009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2008年—2006年政治理论试题总体分析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 世界的联繫、发展及其规律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係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係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係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四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十一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第三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四章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五章 战后开发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第六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七章 独立国协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八章 中国对外关係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附录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附录2 中国政府关于联合国热点问题所持立场
文摘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 世界的联繫、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繫和永恆发展
(1)联繫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注:该考点包括①联繫的客观性观点。②联繫的普遍性原理。③联繫的多样性观点。)
(2)联繫与系统。
(注:该考点包括系统主要特徵的观点。)
(3)发展的永恆性和普遍性。
(注:该考点包括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繫和永恆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关係原理。)
(4)发展的实质。
(5:2007年新增,当年多选考到)发展的过程性。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网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科学既是揭示联繫,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是不讲科学。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恆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上学的思想特徵。
(6)规律及其客观性。
(注:该考点集中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联繫,包括①事物的联繫和运动构成规律的观点。②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繫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繫,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的观点。③唯物辩证法的诸範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繫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7)现象和本质。
(注:该考点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繫相互关係的一对範畴。)
第三章 世界的联繫、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繫和永恆发展
(1)联繫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注:该考点包括①联繫的客观性观点。②联繫的普遍性原理。③联繫的多样性观点。)
(2)联繫与系统。
(注:该考点包括系统主要特徵的观点。)
(3)发展的永恆性和普遍性。
(注:该考点包括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繫和永恆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关係原理。)
(4)发展的实质。
(5:2007年新增,当年多选考到)发展的过程性。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网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科学既是揭示联繫,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是不讲科学。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恆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上学的思想特徵。
(6)规律及其客观性。
(注:该考点集中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联繫,包括①事物的联繫和运动构成规律的观点。②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繫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繫,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的观点。③唯物辩证法的诸範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繫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7)现象和本质。
(注:该考点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繫相互关係的一对範畴。)
序言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决战当前,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从複习的角度讲,现在最重要的是什幺?是继续没完没了地去做题吗?不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可以做的题却是无限的,是千变万化的,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无限的试题,这无异于蒙着双眼围着石磨前行!考研政治正确的複习应该经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手中有题,心中无题,这是几乎所有的考生刚开始複习时都具备的一种状态:第二重境界是手中无题,心中有题,能够达到这种状态的考生,离考到70分以上的目标就不会太远了!而考研政治複习的最高境界是什幺?那就是手中无题,心中也无题!如果同学们能够在考前一两周达到这种境界,那幺,考到80分以上也只能算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就能实现的目标!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在整个考研政治的複习过程中,“手中无题,心中也无题”,这不是一种独上高楼,怆然泣下的无奈和茫然,而是一种在经历过否定之否定複习阶段之后的胸有成竹!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心里对整个考研複习内容所产生的一种完备感!在辅导班和许多文章中,我都反覆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在考场上,面对一道考题,考生应该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幺?那就是在头脑中快速準确地找全该道考题所涉及的考点。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在整个複习过程中,同学们就必须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最终能够準确、完整地理解和掌握考研政治理论中的考点及其相互关係。只有做到这一点,同学们才能在心中真正产生一种完备感;只有做到这一点,同学们才能真正达到“手中无题,心中也无题”的最高境界!这也是考研政治获取高分的前提。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在整个考研政治的複习过程中,“手中无题,心中也无题”,这不是一种独上高楼,怆然泣下的无奈和茫然,而是一种在经历过否定之否定複习阶段之后的胸有成竹!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心里对整个考研複习内容所产生的一种完备感!在辅导班和许多文章中,我都反覆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在考场上,面对一道考题,考生应该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幺?那就是在头脑中快速準确地找全该道考题所涉及的考点。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在整个複习过程中,同学们就必须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最终能够準确、完整地理解和掌握考研政治理论中的考点及其相互关係。只有做到这一点,同学们才能在心中真正产生一种完备感;只有做到这一点,同学们才能真正达到“手中无题,心中也无题”的最高境界!这也是考研政治获取高分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