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伴随学校的发展,法学院于2002年4月正式成立,经十多年的建设,现设有法学和智慧财产权二个本科专业、一个经济法硕士点,形成了专升本、普通本科、双专业双学位、研究生等多层次办学格局,其中法学专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智慧财产权专业为省新兴特色专业。学院组建了经济法、民商法、法理法史、刑法等四个学科,其中经济法学科为校重点建设和按博士点标準建设学科,内含的质检法方向和智慧财产权方向富有特色。2009年12月,成立智慧财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
- 简称: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
- 校训:精思国计、细量民生
- 创办时间:2002年4月
-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 学校属性:本科院校
- 主要院系:经济法、民商法、法理法史、刑法、智慧财产权
- 现任校长:林建忠
学院简介
学院建有法律系、经济法系、智慧财产权系等教学组织,主持和参与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团队)"、"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智慧财产权与标準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设有区、市、省、国家四级智慧财产权培训中心。
截至2015年5月,学院有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博士17人,在读博士8人;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3人。学院有校聘兼职教授20余人,入选2014年度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画"人选名单2人,享有国家"千人计画"人才1名。现有专升本、普通本科、双专业、研究生在校生900余人。
学院按照"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理念和目标组织教学改革和建设,按大类招生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法律诊所建设成效明显,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成绩斐然,学生培养质量获得社会肯定。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等组织的2014-2015年度全国高校专业排行榜中,我校智慧财产权专业在全国设此专业的35所高校中名列榜首,同时也是唯一获五星级的专业。
学院按照"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理念和目标组织教学改革和建设,按大类招生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法律诊所建设成效明显,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成绩斐然,学生培养质量获得社会肯定。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等组织的2014-2015年度全国高校专业排行榜中,我校智慧财产权专业在全国设此专业的35所高校中名列榜首,同时也是唯一获五星级的专业。
硕士点介绍
经济法学科是在着名法学家杨紫煊教授和肖乾纲教授的直接指导和关怀下建立起来的,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成为校重点学科并获得按校级博士点标準建设资助,2011年质检法被列为校级按博士点标準建设学科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30余人。本学科以法学或相近专业的本科生为招生对象,培养掌握系统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胜任经济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在政府部门尤其是质检系统、标準化和智慧财产权等领域从事管理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人才。
质检法 以质检法理论与实践为研究重点,在技术法规理论、技术监督法律制度、检验检疫法律制度、特种设备法律、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3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质检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质检监督检验检疫与食品安全系列特色教材6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省部级获奖1项。
竞争法 在竞争政策与竞争法结合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竞争法理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以及竞争法与标準化法、智慧财产权法交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双语教学和案例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
标準化与标準化法 以标準化战略、管理和法律为研究重点,突出标準化原理、方法及套用、标準化与计量法律制度、标準与企业竞争、国际标準化等领域。该研究方向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多次为地方与国家层面提供立法建议或提供专家谘询意见。
智慧财产权 以智慧财产权理论和智慧财产权经营、保护为研究重点,其中智慧财产权法原理、智慧财产权经营与保护、智慧财产权与标準化、科技创新与智慧财产权战略是本方向的特色,在智慧财产权投融资、智慧财产权评估及企业智慧财产权标準化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近5年,斩获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16项,在法律类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5部,省部级获奖1项。
经济法律制度 侧重于中国经济法的理论研讨与立法实践,重点研究经济法制史、经济犯罪与刑法、经济秩序的刑法保障、经济纠纷的诉讼与仲裁。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法律类核心期刊14篇),厅局级获奖4项。本方向围绕经济法制史与经济秩序的刑法保障的研究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
质检法 以质检法理论与实践为研究重点,在技术法规理论、技术监督法律制度、检验检疫法律制度、特种设备法律、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3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质检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质检监督检验检疫与食品安全系列特色教材6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省部级获奖1项。
竞争法 在竞争政策与竞争法结合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竞争法理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以及竞争法与标準化法、智慧财产权法交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双语教学和案例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
标準化与标準化法 以标準化战略、管理和法律为研究重点,突出标準化原理、方法及套用、标準化与计量法律制度、标準与企业竞争、国际标準化等领域。该研究方向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多次为地方与国家层面提供立法建议或提供专家谘询意见。
智慧财产权 以智慧财产权理论和智慧财产权经营、保护为研究重点,其中智慧财产权法原理、智慧财产权经营与保护、智慧财产权与标準化、科技创新与智慧财产权战略是本方向的特色,在智慧财产权投融资、智慧财产权评估及企业智慧财产权标準化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近5年,斩获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16项,在法律类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5部,省部级获奖1项。
经济法律制度 侧重于中国经济法的理论研讨与立法实践,重点研究经济法制史、经济犯罪与刑法、经济秩序的刑法保障、经济纠纷的诉讼与仲裁。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法律类核心期刊14篇),厅局级获奖4项。本方向围绕经济法制史与经济秩序的刑法保障的研究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
地图信息
地址:下沙开发区学源街258中国计量大学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