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是我国计量、标準、质量和检验检疫领域唯一的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学校是全国首批28家示範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之一,工程学学科、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5-2016》,我校在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中列全国高校第90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
- 英文名: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 简称:中量大(CJLU)
- 校训:精思国计,细量民生
- 创办时间:1978年
-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杭州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工科
- 学校属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0年)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2011年) - 现任校长:宋明顺
- 院长:陈乐
办学历史
学校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标準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适应国家质检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至今有20多年的历程。1988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批准,当时隶属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国计量学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由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良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我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一直持续至今。
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学校坚持发挥行业办学优势,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入推进与地方政府、质检机构和行业企业的政产学研合作,推动质检事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国家级项目250项、省部级项目430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2项,发表SCI、EI等检索收录论文30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60余项。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5-2016》,在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中列全国高校第90位。
实验室建设
校现有国家质检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5个,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有国家智慧财产权培训(浙江)基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教育培训基地、国家标準化管理委员会国际标準化人才培训基地、ISO国际标準化培训基地(杭州)等代表国际国家级水平的质检人才培养基地。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重中之重学科、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重点学科11个。
国家质检中心(1个):国家磁性材料及其製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灾害监测技术与仪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技术与仪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稀土磁/光电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流量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线上检测装备校準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重点实验室、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标準化与智慧财产权管理学科
浙江省工程实验室(2个):灾害监测技术与仪器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海洋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技术与仪器实验室
省部级科技创业平台(3个):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创业园、浙江省磁性材料重点试验基地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标準化与智慧财产权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质量检测技术及仪器协同创新中心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94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90.3%。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画”2人,国家“万人计画”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浙江省“千人计画”6人,浙江省特聘教授6人,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
研究生教育
学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2003年,在第九次学位授予审核中,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0个。
重点学科
类别 | 学科名称 |
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 | 光学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生物学 | |
数学 | |
机械工程 | |
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第四批校级 重点学科 | 理论物理 |
微生物学 | |
机械製造及自动化 | |
材料加工工程 |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
设计学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学科领域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招生
学院 | 学科(领域) | 学习方式 |
机电工程学院 |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0802机械工程 | 全日制 |
085210控制工程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计测测试工程学院 |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 全日制 |
085202仪器仪表工程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信息工程学院 |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全日制 |
085210控制工程 | 全日制 | |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 0803光学工程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 全日制 |
085202光学工程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全日制 |
085202光学工程 | 全日制 | |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 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 | 全日制 |
0802机械工程 | 全日制 | |
085224安全工程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085210控制工程 | 全日制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0254国际商务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理学院 | 0701数学 | 全日制 |
085202光学工程 | 全日制 | |
生命科学学院 | 0710生物学 | 全日制 |
1055药学 | 全日制 | |
法学院 | 0301法学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035101法律硕士(法学)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035101法律硕士(非法学)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人文与外语学院 | 0101哲学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0453汉语国际教育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1252公共管理 | 非全日制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艺术与传播学院 | 135108 艺术设计 |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
港澳台招生
学科代码及名称 | 招生学院 | 研究方向 |
010102中国哲学 | 人文社科学院 | 01佛教哲学与文化 02宋明思想与文化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0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套用 02生物计量与检验检疫 03生物产製品质控与天然产物化学 |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 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 01超精密测量与测试信号处理 02过程参数计量及仪表技术 03工程计量与产品形成过程计量 04流体检测与仿真技术 05能源计量与测试技术 |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 | 01流量计量仪表及其校準技术 02轻工产品商贸计量技术 03离散製造生产过程智慧型测控技术 04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 05能源计量技术与仪表 | |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01质量科学与标準化工程 02技术创新与可持续管理 0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4金融工程与经济系统分析 |
学院负责人
姓名 | 职务 | 职责 |
陈乐 | 院长 | 全面负责 |
邹志刚 | 副院长 | 分管招生、研工 |
李运堂 | 院长助理 | 分管培养 |
黄 维 | 办公室、研工 | |
潘 星 | 招生、信息化 | |
贺礼红 | 培养1 | |
王 一 | 培养2 | |
白 瑞 | 研工、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