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技术管理规定

2019-03-30 13:52:26 百科
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技术管理规定

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技术管理规定

为加强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现场围挡的技术标準,规範围挡管理,保证围挡使用安全,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範》(JGJ188-200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準要求》(JGJ146-2013)、《福建省市政工程施工标準化管理指南》、《福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导则》等有关规定,在徵求相关部门意见后,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了《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技术管理规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技术管理规定
  • 发文机构: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规定正文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现场围挡的技术标準,规範围挡管理,保证其使用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範》(JGJ188-200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準要求》(JGJ146-2013)、《福建省市政工程施工标準化管理指南》、《福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导则》等有关规定製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福州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工地範围内的围挡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维护、监管等。
本规定所指的围挡是指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採取的安全隔离措施,包括採用各种材料砌筑的墙体及採用各种成型板材构成的硬质维护体等,且现场使用时间在30天以上的;建设施工现场使用时间不超过30天的临时围挡按照《福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导则》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建设单位(业主)负责围挡方案统一规划设计,并加强围挡的过程管理,敦促围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各自职责;施工单位负责围挡实施、使用、维护、拆除,对围挡质量、安全负责;监理单位应加强对围挡的施工、验收、使用、维护、拆除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应责令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应及时向建设(业主)单位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建设(业主)、监理单位应开展定时巡检,督促施工单位保障围挡使用安全;各参建单位依法承担安全责任。

围挡设计

第四条 围挡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及交通疏解条件,若基坑边与围挡之间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时,设计及施工单位应採取有效的技术保护措施。
第五条 设计单位应结合经过专项论证并通过职能部门审核的管线迁改、绿化移植、征地拆迁与交通导改方案进行围挡方案专项设计。
第六条 围挡应根据轨道交通工程具体工法分期进行,一个站点(片区)围占翻转次数原则上不应超过4次;围挡总体线型平顺,确保行车视觉顺畅,周边围占区域必须满足20km/h的行车视距要求,拐角处要採取相应措施。
第七条 围挡结构设计要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外荷载要考虑风压及汽车撞击力作用;汽车撞击荷载无法满足时要在基坑周边採取硬隔离或警示等措施。
第八条 为了综合考虑施工场地限制、安全、环保、节能因素,鼓励围挡基础採用预製做法,预製围挡基础应考虑製作、运输、安装、使用、维护等过程中不利因素。
第九条 围挡应沿着工地四周连续设定,整体密闭;原则上一个施工现场只设定一个主要出入口;有设定出入口必须配备净车出场设施。
第十条 围挡及围挡内材料、设备、临时建构筑物不準占用测量标誌及各种管线检查井。
第十一条 围挡範围要根据施工需求确定,同时要考虑具体路况;围挡内不得设定生活区,但应设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场所。
第十二条 围挡后破坏原路面排水体系的,应在围挡内设定排水沟的,围挡基础每隔2m要设定一道直径10cm的排水孔,将围挡外道路区域积水引入围挡内排水沟;严禁围挡内施工污水流入周边道路及雨水排水体系。
第十三条 围挡高度应不小于2.5m。
第十四条 围挡外观应体现绿色、环保、文化等特色,儘量与周边环境协调。围挡上除了张贴公益广告、文化及安全宣传内容外,不得做任何商业广告宣传。
第十五条 交通繁忙、道路狭小路段,围挡内应设定单边通行条件且满足抢险需求。
第十六条 围挡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挡牢固、整齐、美观,宜採用组合型围挡;组合型围挡由墙身和基础构成,墙身採用夹心彩钢板;围挡基础高度应统一,有通车路段处的基础表面应刷黑黄相间警示色。
第十七条 组合型围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高度超过1.5m时,宜设定斜撑,斜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宜为45,设计时应考虑平常斜撑对施工影响;
2、立柱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3、横樑与立柱之间应採用螺栓可靠连线;
围挡採用砌体基础的,砌体高度应为50cm,砌体厚度不小于20cm,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準《砌体结构设计规範》(GB50003-2011)的规定。
第十八条 遇斑马线处或距离交通路口20m範围内设定施工围挡的,围挡基础以上部分应採用通透性材料,且在前后一个路口设定交通警示标示。在端头迎车方向及拐弯折转处围挡,顶部明显位置应设定闪烁式LED警示灯及交通引导标示。採用镂空围挡时要防止施工泥浆溅入围挡外路面。
第十九条 围挡两端应设定告示牌,告示牌的标準及内容见《福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导则》相关规定。
第二十条 围挡要求顶部平直,迎车面要设定红色警示灯,灯距按照柱距确定,灯光亮度符合要求,夜间施工时必须开启警示灯。围挡应严格按照经交警部门批覆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布置施工警示标示、反光诱导标誌、调流标示等安全措施。
第二十一条 围挡上方须设定喷淋设施且喷射朝向工地一侧,喷淋设施要求及标準见《福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导则》相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主体围挡内应设定面积不小于20m监控室,安装满足监控整个围挡区域数量的监控视频探头。

围挡施工

第二十三条 围挡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技术及安全交底,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围挡实施前,施工单位应核实现场施工条件,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绿化移植工作已先行完成,涉及的临时便道已按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规定标準施工完毕,落实所有开工条件后再进行现场围挡,改变方案应重新徵得职能部门同意,不得盲目提前围挡,围挡后应立即组织施工。
第二十五条 围挡实施前要进行宣传,在重点部位、重点作业面设定明显、醒目的告示牌、标语等,在围占路口前后150m处设定警示标誌;所有告示牌、标誌牌等均採用交通标誌专用反光膜(反光漆)。
第二十六条 围挡前应进行现场放样,直线段每10m一个点位,曲线段每1~2m一个点位。
第二十七条 在深基坑周边、堤岸边、陡坡边、湖溏边围挡,必须设定相应安全警示标誌。
第二十八条 施工前围挡材料在道路上堆放时,在作业地点安放反光警示、调流标誌,并派有专人现场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保证机动车辆及行人通行。
第二十九条 围挡施作时,施工人员身穿萤光服,配置其他必需安全防护品;现场应有专门人员巡视,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第三十条 组合型围挡骨架及支撑架採用方钢或角铁,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应规範要求,焊接质量满足规範要求,骨架安装牢靠,板材和骨架之间无鬆动迹象。
第三十一条 组合型围挡要保证板材安装平整度,板缝之间无明显间隙。
第三十二条 组合型围挡板安装时,禁止晃动、打颤,防止钢筋立柱变形和伤人现象出现;骨架焊接安装时,不得将工具、焊条等物品随意放在骨架上;暂停施工或离开时,应检查骨架上有无易滑落物品。
第三十三条 特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技能培训。
第三十四条 施工现场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对施工现场的剩余材料,应及时清理或回收。
第三十五条 围挡拆除应经相关部门同意;围挡拆除后场地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原状恢复;拆除及场地恢复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

围挡验收

第三十六条 围挡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装单位进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围挡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应由接收单位与原使用单位共同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交接手续。
周转利用的围挡,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对达不到使用安全要求的,应重新制订方案进行修补或重建。
第三十七条 围挡验收应按照国家现行规範标準实施,相关资料及验收证明档案应归类存档。

围挡使用维护

第三十八条 围挡不得用于挡土、承重,不得倚靠围挡堆物、堆料,堆场离围挡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不得利用围挡作为临时工棚、食堂、卫生间的墙面。
第三十九条 不得在围挡上乱拉电线、乱挂物品、乱涂乱画、乱贴商业广告,确保围挡面整洁。
第四十条 施工单位要对围挡周边排水体系定期巡检及维护,确保周边排水通畅。
第四十一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围挡的使用负总责,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编制防汛及抗颱风等应急预案,在遭遇灾害性天气时,按照应急回响等级要求,及时组织人员撤离,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对依法分包的应在承包契约中明确相关管理条款和各自的责任。
第四十二条 施工、监理单位应定期对围挡巡检,发现存在开裂、沉降、倾斜等险情的,应立即採取相应加固或拆除措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围挡与周边交通安全设施维护及更新,确保其完好、整洁;遭遇颱风、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必须进行重点检查并及时做好加固工作。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各级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建设工程围挡实施、使用、维护、拆除等方面的安全监管。
第四十四条 围挡作为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组成内容及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对轨道交通施工围挡进行抽查和督查,确保城市环境整洁美观及围挡使用安全。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30日开始施行,有效期为5年,最终解释权归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解读

为加强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现场围挡的技术标準,规範围挡管理,保证围挡使用安全,福州市建委制定《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技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将若干工作事项详细解读如下:
一、制定的必要性
捷运一号线建设过程中出现围挡围占不规範、行车视觉不通畅、重複围占现象,导致交通拥堵并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也出现因交通安全辅助设施不完善出现过往车辆沖入围挡情况发生;同时对围挡维护缺失影响城市整体景观;随着捷运二号线陆续开建及其他线路前期工作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势必对福州市交通产生更多影响,为了加强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现场围挡的技术标準,规範围挡管理,保证其使用安全;同时强调全过程管控,减少对交通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本规定。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规範围挡设计,保证围挡满足受力要求。
2、强调围挡实施前提条件及围挡次数,儘量避免随意围占。
3、加强围挡措施设定,减少交通拥堵。
4、强调围挡全过程监管及后期维护。
5、强调围挡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三、规定内容解读
1、设计单位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车站主体、盾构施工及附属结构等不同施工阶段要求,最佳化交通疏解方案,减少围挡翻转次数,一个站点(片区)围占翻转次数原则上不应超过4次。
2、围挡两端应设定告示牌,告示牌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联繫电话、起止日期等,要求字迹清晰显眼。
3、净车出场设施应包括车辆沖洗台及洗车沉澱池等,其中车辆沖洗台距离工地出口不小于10米,尺寸不小于长8米×宽3米;洗车沉澱池不小于长1.5米×宽1.5米×高1.5米。因现场场地原因无法设定沖洗台或无法按上述规格设定的,应报市建委相关处室审批签字后转质安处报备。
4、围挡上方须设定喷淋设施,喷淋设施乾管採用DN50的PPR管,支管採用DN20的PPR管,每隔1.5米设定1个喷头,前4个为喷雾喷头,后1个为喷淋喷头,循环设定。除雨天外。施工期间每小时开动喷淋系统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喷射水雾方向应向工地内部倾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