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与批判性写作指南》是2016年5月1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建武。
基本介绍
- 书名: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与批判性写作指南
- 作者:周建武
- ISBN:9787302432982
- 定价:35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专门针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指导用书,本书在论证逻辑理论的框架下,从批判性思维写作的实用角度来设计,从有利于自学的角度来编写。既系统讲述逻辑论证、逻辑谬误和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和原理,更侧重于批判性写作能力的提升,注重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技能和方法训练。内容包括:逻辑论证、逻辑谬误、写作指导、试题精讲以及真题精练等。本书既适合作为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逻辑辅导教材,也适合作为大学逻辑通识教育的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供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周建武,着名逻辑教学与研究专家,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业从事博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训管理工作。致力于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与研究,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逻辑通识教育课题负责人、全国工程硕士逻辑考前辅导教程主编;兼任延安大学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逻辑学会会员。已编着出版逻辑专着、教材及考研辅导用书二十余部。
编辑推荐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鍊一个非常有效途径是就是进行批判性写作,写好论证性的文章需要具备较好的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基本功,论证有效性分析,即分析性写作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提高这一基本功的训练项目。当前,以考查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测试目前已成为国内各类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管理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和经济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的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和美国GMAT考试中的“论证分析(AnalysisofanArgument)”非常类似,都较为综合地测试了考生的论证分析能力和批判性写作能力。
前言
当今社会的特徵可以用三个关键字来描述:信息社会、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而这些特徵都和批判性思维有密切联繫。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能力特徵,人们公认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优秀人才的基本技能之一,为此,国际教育界把批判性思维规定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高等教育要实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个目标,除了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批判性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高校的通识教育中贯穿批判性思维。
锻鍊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批判性写作,也就是写论证性的文章。论证性的文章通常分为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两类,相应地涉及广义和狭义的批判性写作方式。
广义的批判性写作指的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一种写作,这种写作方式除论证有效性分析外,也包括论说文。论说文也叫议论文,一般包括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两种形式。论说文要求在準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的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写好论说文通常包括精準的选题或破题,提出明确的观点,运用充足的理论或者事实论据,以及对观点的严密论证,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语言的流畅表达等。
狭义的批判性写作一般仅指论证有效性分析,就是对所提供的论证中的论题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根据批判性思维的一系列準则对给出的论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并写出分析报告,类似于写评估报告那样的套用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具有批判性、分析性、评论性三大特点,也可笼统地称为批判性写作、分析性写作、评论性写作。
写好论证有效性分析,通常要针对给出的一段有缺陷的论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準确,推理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充分等。然后选择若干要点,评价该论证的有效性。在写作中要注意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评估一篇文章的好坏,属于分析性的问题,也就是根据某一组评价标準给写出的文章进行评判。学习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对养成良好的批判性阅读习惯、提高综合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写作能力等都大有裨益。由于本书针对的是狭义的批判性写作,因此,我们把重点集中在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批判性準则和写作方法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习者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国内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通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我们近年来先后编着了多本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其中清华版《逻辑学导论——推理、论证与批判性思维》(周建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批判性思维——逻辑原理与方法》(周建武、武宏志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这两本通识课程教材,已被多所高校选为逻辑通识教育的教科书,受到了同行的关注和读者的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这本《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与批判性写作指南》,作为清华版“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的第三部教材。期望本书的出版能成为国内创作多样化批判性思维教科书的一次有益补充。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通识课程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备考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写作辅导教程,同时本书还可供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一本专门针对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指导用书,本书在论证逻辑理论的框架下,从批判性思维写作的实用角度来设计,从有利于自学的角度来编写。为此,本书首先系统讲述逻辑论证、逻辑谬误等有关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和原理;在此基础上,侧重于批判性写作能力的提升,注重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技能和方法训练。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应试,本书汇集了历年管理类联考(包括MBA联考、在职MBA联考)和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并相应地提供了参考範文,是一本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历年真题大全。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张大北副主任、
延安大学武宏志教授和紫光教育机构罗保华老师提供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素材,为本书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帮助!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若有信息反馈请直接发至周建武信箱。
作者2016年3月
图书目录
上篇逻辑论证
第一章论证概述
第一节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一、逻辑的非形式转向
二、批判性思维运动
三、批判性思维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节逻辑论证的辨识
一、什幺是论证
二、论证的辨识
三、论证的类型
第三节逻辑论证的结构
一、论证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论证的假设与重构
三、论证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论证分析
第一节归纳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一、归纳论证的批判性準则
二、归纳论证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统计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一、统计论证的批判性準则
二、统计论证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因果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一、因果论证的批判性準则
二、因果论证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类比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一、类比论证的批判性準则
二、类比论证的案例分析
第五节实践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一、实践论证的批判性準则
二、实践论证的案例分析
中篇逻辑谬误
导论谬误概述
第三章主张谬误
第一节语词谬误
一、语词歧义
二、语词含混
三、偷换概念
四、歪曲词意
第二节语句谬误
一、语句歧义
二、语句含混
三、断章取义
四、强调不当
第三节论题谬误
一、转移论题
二、熏鲱谬误
三、稻草人
四、迴避论题
五、错失主旨
第四章理由谬误
第一节相干谬误
一、诉诸无知
二、诉诸情感
三、诉诸怜悯
四、诉诸偏见
五、诉诸强力
六、诉诸恐惧
七、诉诸众人
八、以人为据
九、人身攻击
十、诉诸权威
第二节论据谬误
一、矛盾论据
二、虚假论据
第三节预设谬误
一、预期理由
二、複合问题
三、非黑即白
第四节乞题谬误
一、同语反覆
二、循环论证
第五章支持谬误
第一节演绎谬误
一、词项逻辑
二、命题逻辑
第二节概括谬误
一、特例概括
二、轻率概括
第三节统计谬误
一、以偏概全
二、数字陷阱
三、数据误用
第四节因果谬误
一、强加因果
二、因果倒置
三、混淆原因
四、複合原因
五、複合结果
六、错否因果
七、滑坡谬误
第五节类比谬误
一、类比不当
二、类推不当
第六节合情谬误
一、举证不全
二、以全赅偏
三、合成谬误
四、分解谬误
下篇写作指南
第六章应试指导
第一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测试内容
一、论证有效性分析测试的基本要点
二、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评分标準
第二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应试步骤
一、批判性阅读
二、论证缺陷分析
三、评论性写作
第七章试题精讲
第一节历年管理类联考试题及讲解
一、2011年管理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二、2012年管理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三、2013年管理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四、2014年管理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五、2015年管理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六、2016年管理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第二节历年经济类联考试题及讲解
一、2011年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二、2012年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三、2013年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四、2014年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五、2015年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六、2016年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及讲解
第八章真题精练
第一节真题彙编
第二节真题解析与参考範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