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武艳华(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师)

2019-10-12 15:03:20 百科

武艳华(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师)

姓 名 武艳华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5.01
籍 贯 河北秦皇岛 职 称 讲 师
学 历 研究生 学 位 博 士
简 历
学习情况:
2016年07月到2016年08月,澳洲联邦大学科技系访问学习
2011年09月到2014年06月,厦门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习
2013年09月到2013年12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习
2008年09月到2011年06月,厦门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习
2004年09月到2008年06月,贵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习
工作情况:
2014年07月起,在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移民社会学、女性社会学、家庭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社工项目督导与评估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关注跨国婚姻、社工项目督导与评估等议题。
主讲课程 “社会工作理论”、“家庭社会工作”、“性别与发展”、“社会工作实务”
主要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
1.《城市精神障碍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的干预模式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3)(第一作者)。
2.《无利不媒:中越商品化婚姻婚介者的行动逻辑研究》,《人口与社会》,2017(2)(第一作者)。
3.《养老机构中五保老人社会关係的充权实践研究——以南京M敬老院五保老人小组为例》,《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3)。
4.《农村地区越南新娘的生育行为及其形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T县为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语言、权力关係与主体性建构——商品化跨国婚姻中越南新娘的语言使用问题》,《妇女/性别研究》,2014(1)。
6.《城市社会凝聚的测量——深圳社会质量的调查数据与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3(2)(第一作者)
7.《社区能力的测量——以深圳为例》,《城市问题》,2013(2)(第二作者)。
8.《在华朝鲜新娘的文化适应与认同——基于河北狮村的考察》,《西北人口》,2013(4)。
9.《中朝跨国婚姻中法理情的冲突与调试——以民族婚姻的属性与公民身份为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13(4)。
10.《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启示》(第一作者),《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11.《大学生“村官”社交心态探析》(第一作者),《当代青年研究》,2010(2)。
12. 《幸福家庭的统计测量与理论分析——基于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视角》(第二作者),江夏学院学报,2012(2)
获奖情况
1.《跨国婚姻场域的生成、结构与调适——以福建省T县中越商品化婚姻为例》,第六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三等奖。
2.《社会关係、老人增权与集体治疗——关于南京M敬老院老年手工小组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6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3.《养老机构内五保老人社会关係充权实践的研究》,江苏省第三届青年学者老龄论坛特等奖。
4.《生态系统论下空巢老人能力建设的社工介入路径探析》,南京市“河仁杯”优秀社会工作论文二等奖。
5.《城市精神障碍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的干预模式研究》,江苏省社会学年会2017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学术兼职
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江苏省妇女研究会会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