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社会工作研究(2008)》是2009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范燕宁。
基本介绍
- 书名:矫正社会工作研究(2008)
- 作者:范燕宁
- ISBN:9787811391619
- 定价:35.00 元
-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 开本: 16开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矫正社会工作研究(2008)》内容为:矫正社会工作在外国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19世纪中叶,在美国首先出现了以帮助酗酒犯认识错误、矫正行为、回归家庭为目标的感化社会工作方法。以后,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矫正社会工作方法日渐更新,促使1925年美国《联邦观护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在全美国建立了矫正社会工作制度。随后,英国在1907年通过了《感化犯人法》,日本也先后在1947年和1949年通过了《恩赦法》和《犯罪者预防更生法》,建立了有关感化、矫正罪犯的矫正社会工作制度。
图书目录
前言
矫正社会工作的研究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
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反思中把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本质
利奥塔关于叙事知识与科学知识关係的学说
及其社会工作意义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H.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
北京的城市化与社会关係整合
当代中国的家庭暴力与其城乡二元化表现
中国古代关于预防犯罪的教育思想
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教育的理论探讨
特殊事件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角色与作用分析——以孙志刚事件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迅速变迁为例
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理论方法
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适用意义
社区矫正实务中社会资源与社会基础研究
论社区矫正的法律基础
当前我国社区矫正中的法律冲突及解决途径
论社区矫正的组织结构
论社区矫正的组织特徵
论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组成
论社区矫正的对象
社区妇女服刑人员的矫正方法与对策
关于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报告
青少年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及其本质特徵
论社区矫正工作的内容
北京市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的社区矫正模式研究
社会工作理念在社区矫正青少年罪犯中的运用
抗逆力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跨越文化背景的抗逆力途径——中国的研究”研讨会综述
建构高危青少年的抗逆力叙事
国外抗逆力研究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两面性特点——关于抗逆力研究的另类视角: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服刑者的情况为例
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谘询工作模式浅析
炮製少年不倒翁——犯罪少年抗逆力的恢复
炮製少年不倒翁——工读学校学生抗逆力的恢复
青少年犯罪原因剖析及对策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
论教师抗逆心理素质的培养
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
国外社区预防和矫正少年犯罪的实践及启迪
纽西兰“家族议会”教育模式对中国犯罪少年教育的启示
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