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西北师範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019-08-22 14:56:47 百科
西北师範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西北师範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西北师範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前身为西北师範大学电化教育系,电化教育繫于1984年在全国率先招收两年制电化教育专业专科生,1985年经教育部审批,增设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北师範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 前身:西北师範大学电化教育系
  • 现有教职员工:38人
  • 在校本科生:410人

学院概况

西北师範大学教育技术学院,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点,1995年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教育技术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经学校批准,在原电化教育系的基础上组建了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03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是西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2007年学院与中教科技合作建立学校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8年经教育部备案,增设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生。2012年,学校机构改革,成立教育技术学院。
西北师範大学西北师範大学
学院现有教育信息技术系、数字媒体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研究中心(承担全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及社会服务任务)、数字资源研发中心、《电化教育研究》杂誌社、教育信息化研究所、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数字媒体及套用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图书资料中心、办公室等内设机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下设摄影与摄像、音频製作、电视编辑、多媒体素材製作、多媒体软体设计、卫星资源接收与套用、网路技术及套用、CG创意与设计、音频製作等实验室。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实验设备精良,配备了先进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系统、数字视音频工作站等专用的实验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为甘肃省首批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技术学先进单位。

历史沿革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此后,电化教育工作在全国陆续开展。学校先在教务处设立电教组,随即又升格为电化教育馆,学校电化教育工作迅速开展起来。1979年4月,电化教育馆举办“电化教育培训班”,为校内外培训电化教育工作人员。1979年6月—7月受教育部委託,在西北师範大学(原甘肃师範大学)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国电化教育研讨班。华东师範大学、上海师範大学、北京师範大学等37所学校43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学习。
1982年6月29日教育部向全国高校发出通知,委託西北师範学院承办为期半年的高等师範院校《电化教育》课师资进修班。(图3A为教育部关于分配电教课师资进修班名额的通知)1982年9月开学,1983年1月结业。
1982年9月—1983年1月教育部委託西北师範大学(原西北师院)举办的全国高等师範院校电化教育课教师进修班结业时的合影。前排右5起为西北师範大学校长李秉德、中央电教馆副馆长武克、甘肃省委副书记刘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裴江陵、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汪都、西北师大党委书记侯亢
1983年10月7日,西北师範学院向甘肃省教育厅递交招收二年制电化教育专业(专科)的报告。1984年2月29日甘肃省教育厅批覆了“关于西北师範学院增设电化教育专业(专科)的请示报告”。(图4A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西北师範学院增设电化教育专业(专科)报告的批覆)1984年6月1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档案“关于西北师範学院增设电化教育专业(专科)报告”的批覆,同意当年招生。1984年秋,电化教育中心开办电化教育专修科,学制两年,当年招收学生45人。
1984年9月28日,西北师範学院向甘肃省教育厅递交“关于我院电化教育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报告”。1985年5月11日,甘肃省高等教育局下发“关于在西北师範学院增设电化教育、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通知”,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北京经济学院等校要求增设专业问题的批覆》。(图5为甘肃省高等教育局关于在西北师範学院增设电化教育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通知)1986年开始招收电化教育本科生,1990年毕业。(图6为首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合影)截止2012年已毕业22届本科生。
1993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北师範大学正式设定电化教育专业硕士点。张雪莉同学作为首届电化教育硕士生于1996年6月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图7A为首届硕士论文答辩现场)截止2011年已毕业16届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
2000年,经学校批准,在原电化教育系的基础上组建了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2003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学院设立了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该博士点是西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截止2010年,在我国共有八个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2008年经教育部备案,增设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生。2007年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增设方向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2010年经教育部备案,增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200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批博士授予权审核通过正式批准西北师範大学设定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点。南国农教授、杨改学教授为第一批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图8 南国农教授、杨改学教授同首批博士生俞树煜、汪基德合影)第二批增加郭绍青教授、杨晓宏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现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4人。2004年第一届教育技术学博士生2人(俞树煜、汪基德)到2012年共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生9届25人。
2012年,学校机构改革,成立教育技术学院。
内设机构:
2004年,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下设电化教育系、广播电视系、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实验中心、《电化教育研究杂》杂誌社、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实验中心。
2007年,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新增内设机构:成立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数字媒体教育套用研究所、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截止2011年,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有如下内设机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系、广播电视系、现代教育技术公共教学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校级)、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图书资料中心、教育信息化研究所、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数字媒体教育套用研究所、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影视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电化教育研究》杂誌社、甘肃西北师範大学影像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香港科讯网世界交流有限公司兰州人才与信息基地等教学、科研和服务机构。
2012年,教育技术学院成立后,学院设12个内设机构:办公室、教育信息技术系、数字媒体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与研究中心(承担全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及社会服务任务)、数字资源研发中心、《电化教育研究》杂誌社、教育信息化研究所、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数字媒体及套用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图书资料中心。
机构变迁:
1978年4月,学校为了开展电化教育工作,先在教务处设立电教组,南国农任组长,肖树滋任副组长。同年12月在电教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甘肃师範大学电化教育馆,南国农任馆长,肖树滋任副馆长。电化教育馆刚成立后,肖树滋教授为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课 。
1980年,《电化教育研究》创刊,并在全国发行。(图11为《电化教育研究》杂誌)该刊物由学校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共同主办,南国农教授担任主编。1981年上半年,电教馆改设为电化教育中心,隶属于教育科学研究所。
1985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审批同意,在原电化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电化教育系。1997年6月24日,在西北师範大学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院,电化教育系隶属于教育科学研究院。2000年经学校批准,在原电化教育系的基础上组建了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12年学校机构改革,成立教育技术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助教2人;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3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研究实习员1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6人。
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有现代教育技术原理、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套用、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4个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有教育技术学理论、现代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系统设计5个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410人,博士研究生1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98人。截止2012年,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已为社会培养毕业生24届,2300余人。

科研交流

近年来,学院先后有7人次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考察、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同时邀请复旦大学、北京师範大学、华南师範大学、华东师範大学、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及开展合作研究。在省内外建立有长期稳定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与国内各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建立有长期友好的合作关係。
近年来,我院教师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着)教材40余部;主持承担包括国家和省部级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获各类科研奖励50余项。

专业设定

教育技术学师範类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系统掌握信息化教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适应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套用型、複合型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教育技术学、学习与教学理论、教育传播学、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电视节目製作系统、视频教材设计与製作、多媒体素材製作、数位化教学资源设计与製作、计算机网路、程式设计(C/C++)、计算机与网路教育套用等。毕业生适合到各级各类学校、各级电教馆、企事业单位、教育电视台、远程教育机构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数字媒体艺术非师範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位技术套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位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网路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套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系统的数字艺术创作训练,能在影视艺术以及网路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艺术设计概论、多媒体技术基础、绘画基础训练、平面立体色彩构成、网路基础及套用、数位电视技术、数字摄影与摄像、数字音视频製作、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动画基础、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辑、平面版式设计、数字广告设计等。毕业生适合到影视传媒、网路传媒等机构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