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雄飞,男,湖南邵阳人,北京师範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郑雄飞
- 国籍:中国
- 民族:中华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南省邵阳县
- 出生日期:1977年12月
-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 信仰:共产主义
- 性别:男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画”(“万人计画”·青年拔尖人才),曾任上海市“浦江人才”、华东师範大学“紫江优秀青年学者”。中国社会学会福利社会专业委员会理事、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理事、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青年学者联盟成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物经历
2016年9月-至今:北京师範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2015年9月-2016年8月:华东师範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2013年8月-2014年8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2年12月-2015年8月:华东师範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2010年7月-2012年12月:华东师範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2007年9月-201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4年9月-2007年7月:北京师範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1999年7月-2004年8月: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镇中心学校(国中教师)。
1997年4月-2001年12月:湘潭大学管理学院(自考本科生)。
1996年9月-1999年7月:湖南省邵阳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研究方向
1、城乡融合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2、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3、公共政策与社会团结
致力于社会保障、社会地理、法社会学、土地制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关注城乡统筹融合、福利地理、土地权益、进城农村人口福利改进等。概而言之:以“城乡统筹社会建设”为中心,以“社会保障”和“土地权益”为基本点,向“农民权益”、“土地增值收益分享”、“社会团结”等相关主题拓展。
主要贡献
主持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168)
《民生保障视角下农村地权结构调整的社会学研究》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画(“万人计画·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画”)(W02070309)
《集体土地与国民福利:城乡统筹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形塑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201146)
《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依附关係与福利供给机制研究:基于“空间整合”的福利地理学分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SH012)
《统筹城乡语域中的“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权益协调机制研究》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青年课题(GQBQ2011002)
《中国侨民社会保障便携性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画(PJ[2015]0002947)
《上海市“新型城镇化”的形塑机制研究:基于集体土地与国民福利的视角》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3ZS030)
《上海市科技园区“土地入股”的可行性评估:基于土地增值收益分享的研究》
上海市侨务理论研究中心招标课题
《上海“千人计画”归国人才社会保险状况的调查研究》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
《上海各类社会保障标準联动关係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人口和计画生育委员会委託课题
《闵行区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实践和思考》
华东师範大学2015年智库培育委託项目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侨民社会保障便携性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华东师範大学2011年思勉跨学科后期资助项目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华东师範大学2010年青年预研究基金项目
《城乡统筹语域中‘土地换保障’的反思与重构》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2010年招标课题
《个体与社会:多维视角下残疾人发展空间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9通用汽车·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
《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土地换保障”的应然、实然和路径分析》
研究成果
专着
郑雄飞.《中国农村“土地换保障”的实践反思与理性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12.
专报
郑雄飞.《土地入股:让农民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关于“地票”制度的分析与建议》(2013年5月应财政部领导的邀请撰写).
论文
郑雄飞.《地租的时空解构与权利再生产——农村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社会学研究》,2017,(4):70-93.
郑雄飞. 《身份识别、契约最佳化与利益共享: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与路径探索》,《社会学研究》,2016,(1):98-122.
郑雄飞.《破解“土地换保障”的困境:基于“资源”视角的社会伦理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10,(6):1-24.
郑雄飞.《从“他物权”看“土地换保障”:一个法社会学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9,(3):163-186.
郑雄飞.《职业化与成员权: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利益关係及其协调路径最佳化》.《山东社会科学》,2018,(5):28-33、42.
郑雄飞.《我国侨民社会保障便携性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7,(10):82-86.
郑雄飞.《“土地换保障”的权益协调机制建设:基于“公域”、“私域”与“第三域”的法社会学探索》.《北京社会科学》, 2014,(3):12-19.
郑雄飞.《“域”视角下“土地换保障”权益冲突的困境与实质探析》.《华东师範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99-106.
郑雄飞. 《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保障研究:基于本体性、工具性与主体性的梳理》.载于中国社会学会主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7-2010)》,193-201,北京, 社会学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郑雄飞.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国内“土地换保障”的研究述评》.《中国土地科学》,2010,(2):76-81.
郑雄飞.《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的当代转向》.《华东师範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8-103.
郑雄飞.《破解社会保险费率的“身世之谜”》.《学术研究》,2013,(6): 43-47.
郑雄飞.《一种伙伴关係的建构:多维空间里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研究》.《华东师範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35-142.
吴瑞君、郑雄飞等.《上海“产城一体化”过程中的人口分布问题研究》.《中国现代城市研究》,31-44,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郑雄飞.《慈善事业的伦理根基与理性建构研究》.《学术研究》,2011,(12):85-91.
郑雄飞.《从全球化视角看社会保障——基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辩证思考》.《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1,(1):9-20.
赵霞、陈云凡、郑雄飞.《未成年人的发展权》.载于孙云晓等主编《当代中国未成年人权益状况研究报告》,55-98,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郑雄飞.《医患关係的模式考量、伦理分析和制度理性》.《人口与发展》,2009,(6):89-95.
郑雄飞.《医患关係的伦理透视和实践理性》.《北京社会科学》,2009,15(2):56-61.
郑雄飞.《多维视角下残疾人发展的空间研究——以自强不息的残疾博士王争为例》.载于杨立雄主编《中国残疾人事业典型案例》,211-219,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郑雄飞.《残疾人全纳教育在英国》.《中国残疾人》,2009,(12):48-50.
郑雄飞.《残疾理念发展及“残疾模式”的剖析与整合》.《新疆社科论坛》,2009,(1):44-49.
郑雄飞.《残疾人全纳教育的理性分析》.《中国残疾人》,2008,(4):64-65.
郑雄飞.《企业年金制度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3):6-9.
获奖记录
2015年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画。
2014年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画(万人计画·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画)。
2014年 华东师範大学“优秀教师”(聘期考核)。
2012年 华东师範大学“优秀教师”(年度考核)。
2011年 华东师範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优秀教师”(年度考核)。
2009年 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2009年 科研创新奖(中国人民大学)。
2009年 光华奖学金(中国人民大学)。
2009年 学生助残研究奖二等奖(曾宪梓助残研究基金会)。
2008年 第21届全国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教育学会)。
2008年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2008年 学生助残研究奖二等奖(曾宪梓助残研究基金会)。
2008年 校级“三好学生”(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