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
据2019年2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官网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编委会共有编委25人。
据2019年2月17日中国知网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出版文献共5373篇,总被下载753733次、总被引11417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215、(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21。据2019年2月1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载文量为3735篇、基金论文量为21010篇,被引量为6855、下载量为63233,2015年影响因子为0.20。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外文名称: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语言:中文
- 类别: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编辑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4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刊号:43-1454/G4
- 国际刊号:1673-0712
- 现任主编:石潇纯
- 编辑部地址:湖南省娄底市氐星路487号
办刊历史
1984年,《娄底师专学报》正式创刊。
1985年,该期刊刊期确定为季刊。
2004年,该刊更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刊期也变更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设有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管理·社会、文学·语言·艺术、教育·教学、政治法学研究、经济哲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文学史料研究、曾国藩研究、梅山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娄底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湘中人文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数理科学、化学与环保、计算机套用、体育及运动医学等栏目。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主要刊登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语言、历史、教育、艺术、体育等学科的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该刊“曾国藩研究”、“梅山文化研究”栏目分别被评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全国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女性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湘中人文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首届学报评比“优秀栏目策划奖”。
人员编制
据2019年2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官网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编委会共有编委25人。
成运 | 朱强 | 刘玉江 | 刘超良 | 羊四清 | 李夫泽 | 邹少灵 |
陈志国 | 陈国华 | 范大平 | 罗求实 | 周巧红 | 周发明 | 胡传跃 |
钟巧灵 | 徐益 | 高玉泉 | 彭分文 | 彭健民 | 彭秧锡 | 蒋建初 |
游训龙 | 谢东 | 谢坚强 | 谢常清 | - | - | - |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9年2月17日中国知网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出版文献共5373篇。
据2019年2月1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载文量为3735篇、基金论文量为21010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2月17日中国知网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总被下载753733次、总被引11417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215、(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21。
据2019年2月1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被引量为6855、下载量为63233;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影响因子为0.20,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5321名,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类(279种)中排第234名。
收录情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被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论文资料库、中国科技期刊资料库、《万方资料库—数位化期刊群》等多家资料库收录。
荣誉表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曾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百强优秀社科期刊,获得过全国文科学报“优秀栏目策划奖”、湖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首届《CAJ-CD规範》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荣誉。
文化传统
投稿指南
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献。另附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地址、邮编、摘要、关键字的相应英语译文。应标注项目来源、名称和编号。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办刊特色
该刊立足于服务科研教学、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以重点选题为导向,以栏目建设为支撑。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刘和云 |
副主任 | 石潇纯 |
主编 | 石潇纯 |
执行主编 | 彭分文 |
注:表中为2019年2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