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于2001年开始新闻学与传播学本科教育,2001年开始广告学专业教育,2002年开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2004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年开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2013年开始网路与新媒体专业(国内首批,省内首个)教育,2014年获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2016年获批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点,是河南省第三所开办新闻传播类本科教育的高校,河南省第三所具有新闻传播学科硕士招生培养资格的高校。
目前,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广播电视学及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网路传播学会理事单位、全国传播学暨网路与新媒体专业本科教育联席会议理事会副秘书长单位、河南省广告传媒业商会高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创办时间:2001年
- 办学规模:1300余人
- 特色:广播电视与新媒体
学院概况
办学理念
学院依託学校丰厚的理工资源和日趋增强的学科基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路与办学特色。即以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高质量套用型现代传媒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强调文理渗透,学研一体,博专结合,实行人文社科与通讯、计算机等理工科大跨度交叉为办学特色;积极推行模拟,仿真,实践为主的培养模式;以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创新的“四会人才”为培养目标。
专业学科
目前学院拥有一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即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一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即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点,两个二级硕士点,即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本科专业,即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路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中心,即河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一个研究所,即文化与传播研究所。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20余人,本科生达到1300余人。其中,广告学专业和广播电视学为河南工业大学优培工程建设专业。学院建设有河南省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门。
学院领导
院长 尚恆志
尚恆志,男,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学士,法学学士,教授。1994年7月获中国公关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先后担任学校党委组织部科长、校办产业管理处副书记、副处长、校科技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学院副书记、副主任。
尚恆志
尚恆志,男,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学士,法学学士,教授。1994年7月获中国公关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先后担任学校党委组织部科长、校办产业管理处副书记、副处长、校科技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学院副书记、副主任。

主讲课程:《公共关係学》、《管理沟通》、《媒介经营与管理》、《社交礼仪》。
研究方向:企业形象的策划与塑造、管理中的沟通问题、媒介的经营与管理。
近年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着作3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7项。获得学校等部门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多项。
党委书记 武威
武威,男,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92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先后担任土木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校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人物办公照

主要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与研究。主讲课程:《大学语文》、《套用文写作》、《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教育》。近年来,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8篇,参与省级科研项目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段慧子

段慧子,女,1977年4月生,中共党员,音乐学硕士,副教授。1997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曾先后担任校党委学工部(处)学生科科长、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校团委副书记,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近年来,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就业指导、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与指导等工作。主编教材3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近10项。其中主编的《诚信教育论》一书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连续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副院长 李晓云
副院长 李晓云
李晓云,女,1979年7月出生,博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为文化与传播。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主讲《国际广告研究》、《品牌学》等专业课程,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在《四川大学学报》、《新闻界》等国核心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


副院长杨丽雅
杨丽雅,女,197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为对外新闻报导。曾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国际新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师等。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主讲《新闻报导策划》、《新闻英语》、《国际传播》等专业课程。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地厅级项目6项,参着《镜像与她者》、《事实与建构》等,发表学术论文《媒介与技术:走向融合之路》、《西部电视对外传播刍议》等8篇。
副院长 郑冬晓
主讲《新闻报导策划》、《新闻英语》、《国际传播》等专业课程。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地厅级项目6项,参着《镜像与她者》、《事实与建构》等,发表学术论文《媒介与技术:走向融合之路》、《西部电视对外传播刍议》等8篇。
副院长 郑冬晓
郑冬晓,男,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电影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河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副教授,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创作及文化批评。曾任河南电视台多个栏目的记者、编导、策划。编导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以德治国方略纵横谈》,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另有多部电视专题片分获“河南省优秀理论宣传作品”一、二、三等奖和河南省电力系统“新闻特别奖”。在《鸭绿江》、《山西文学》和《河南戏剧》、《电影文学》、《新闻界》等专业文学期刊和理论研究期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及学术论文十余万字。
郑冬晓
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创作及文化批评。曾任河南电视台多个栏目的记者、编导、策划。编导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以德治国方略纵横谈》,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另有多部电视专题片分获“河南省优秀理论宣传作品”一、二、三等奖和河南省电力系统“新闻特别奖”。在《鸭绿江》、《山西文学》和《河南戏剧》、《电影文学》、《新闻界》等专业文学期刊和理论研究期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及学术论文十余万字。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7人,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24人,教授6人,副教授1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5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在读博士6人。专任教师中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级教学标兵5人,河南省社科百优人才2人,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教师5人;多数专业教师有媒体从业经验或实践经历;并外聘名校名师、媒体高管和资深媒体从业人士等2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选派教师广泛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跟蹤学科发展前沿;广纳社会知名人士、学者成立顾问委员会,已和国内众多媒体、企业等建立了广泛友好关係。
科研实力
近年来学院承担省级以上项目18项,厅级项目89个;出版学术专着5部;发表论文16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7篇,CSSCI收录论文25篇;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7项;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实验条件
学院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完备。2006年建立了传媒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拥有700多平方米高清广播级演播厅、200平方米的专业录音室、多功能媒体实验室、广播电视製作实验室、录音与播音室、摄影实验室、广告图文设计实验室、多维广告製作实验室、网路与多媒体实验室、影视赏析室、网路舆情监控与分析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
实习基地
学院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接受学生实习的同时,主要依託河南本地媒体,建立起包括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媒体;新浪河南、人民网河南频道、中国网河南频道,大河网、中原网、大象网、映象网、大豫网,新浪河南、网易河南等网路媒体;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开封日报等地市级媒体;北京好视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三星广告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新普林文化传播公司等企业;河南工业大学报、河南工业大学广播台、校区域网路络中心等校内实习基地,形成了覆盖中央和地方不同层级媒体、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众多接受实践单位的稳定格局。
办学成效

学生积极参加The ONE SHOW金铅笔广告奖、中国台湾时报广告金犊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齐越朗诵艺术节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等国内各项专业比赛并获得大奖。2009年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2010年Royal Elastics品牌形象创意设计平面广告类作品获第十九届中国台湾时报广告金犊奖大陆地区金奖,是近五年来河南广告学子取得的最好成绩。
截止到2013年12月,学院为社会培养出新闻传播人才2000余人,毕业生就职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新疆建设兵团电视台、郑州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腾讯、新浪、网易、搜狐、映象网、中原网等各级各类网路媒体;奥美公司、北京好视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三星广告集团有限公司等广告传播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信阳师範学院、商丘学院等各级各类高校;全国人大新闻中心、共青团河南省委、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新乡支队等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经成为河南省乃至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专业
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文理兼收,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就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够从事广告设计製作,广告策划、 广告经营与管理、市场行销策划及市场信息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主要课程 :市场行销、广告学、美术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平面设计、广告摄影、电脑动画设计、公共关係、消费者行为研究、工商管理、经济学、中外广告史、广告文案、广告策划、广告公司经营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媒体部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与策划、市场信息谘询业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广播电视学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文理兼收,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就业。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新闻的採访、写作、报导 摄製、编辑、策划、主持、评论及管理等工作的複合型高层次广播电视人才。
开设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採访、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电视摄像、电视编辑、播音学、广播 电视节目与栏目、电视作品分析、电视评论、节目主持艺术。
就业方向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新闻媒体和党政机关、企业、部队、院校等新闻宣传部等工作。
网路与新媒体专业
网路与新媒体专业,四年制本科,文理兼收,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就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具备较高的网路与新媒体专业素养,扎实的网路与新媒体传播技能,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整合传播,能够胜任报纸、广播、电视、网路媒体等基本工作及整合传播工作,具有强烈媒介融合特色的複合套用型传媒人才。
开设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闻业务、传播学概论、网路与传播、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脑广告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套用、电视摄像与节目製作、影视编导策划、网站设计製作、网路新闻实务、网路舆论、网路行销、网路广告、网路媒体经营管理、网路公共关係、新媒体客群行为、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套用、新媒体产品设计与策划、新媒体前沿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路平台、大型网路媒体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媒介客群分析、媒介策略最佳化等工作;可在党政机关、部队、院校、通信公司、研究机构等从事网路新闻宣传、媒介应对策略制定、新媒体趋势研究等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四年制本科,艺术类,面向全国招生,面向全国就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宣传部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套用型专业人才。
开设主要课程:播音发声艺术、播音创作基础、新闻採访与写作、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与主持概论、新闻理论、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编辑製作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新闻媒体和党政机关、企业、部队、院校等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
传之梦系列
传之梦品牌系列活动是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的品牌性活动,是“河南工业大学十大优秀校园品牌活动“之一。

2004年,第一届传之梦毕业汇报汇演,传之梦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传之梦”品牌创立之初,旨在以大型晚会为依託,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丰富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之后,依据学科特色,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始终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锻鍊人”的活动宗旨,不断丰富与完善“传之梦”品牌内容,形成了包含“传之梦新视界DV大赛”、“传之梦主持人大赛”、“传之梦歌手大赛”、“传之梦毕业生汇报演出”、“传之梦大讲堂”、“传之梦公益广告大赛”、“传之梦男生风采比赛”、“传之梦女生风采大赛”等涉及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诸多方面的系列活动,形成了一定的运作模式和广泛的影响力。
“传之梦”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代表性品牌,其各项活动宗旨正如其名称蕴涵之意义——传播你我的梦想,它充分展示着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路与新媒体四大专业学生的才华与风采,洋溢着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生机与活力,流露着传媒人的魅力与责任。
新传通讯社

河南工业大学新传通讯社暨新青年全媒体传播机构是河南工业大学第一个校校园全媒体传播机构,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行政领导下,由学院团委与网路与新媒体教研室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本机构旨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长成才锻鍊、职业发展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专业技能培养融合起来,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把科技创新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把专业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考核有机结合、把专业学习与媒体实践锻鍊有机结合。
新传通讯社暨新青年全媒体传播机构2014年1月1日隆重成立,一直坚持宣传马列道义,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唱响中国梦,致力于集合全媒体传播优势,汇聚工大媒介传播群体智慧,关切工大内外变化,繁荣工大校园文化,丰饶工大学子精神,革新工大新传教育,打造省内外校媒新典範。



成立以来,在全校师生大力支持下,本机构同仁的积极努力下,新传通讯社暨新青年全媒体传播机构已经成功刊出新青年报纸2期、新青年电子杂誌5期、河南工业大学网路电视视频节目76个(浏览量达到37206次)、河南工业大学网路广播51期、新闻客户端APP2个、整合运营微博微信3个、河南工业大学网媒协会1个、信息媒介网站1个,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引领校园新媒体传播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