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第2版)》是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兴倍、曹会勇、廖三余。
基本介绍
- 书名:人力资源管理(第2版)
- 作者:刘兴倍、曹会勇、廖三余
- ISBN:9787302259619
- 定价:39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 出版时间:2011-8-19
- 开本:平装
- 印次:2-1
图书简介
本书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视角,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绪论、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录用、员工培训与发展、工作绩效考核、员工激励、薪酬和福利管理、劳动关係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每一章均有针对性地配备了相应案例,让广大读者能在学习每一章的内容后,理论联繫实际,进行实战演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学习,本书还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专业辞彙的中英文对照。本书不仅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本科相关专业教材或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参考、培训用书。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学习,本书还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专业辞彙的中英文对照。本书不仅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本科相关专业教材或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参考、培训用书。
图书前言
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指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多年来,中国政府採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中国的人力资源规模不断扩大;国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人员产业布局日趋最佳化;人才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收入、卫生、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发展的保障条件逐步改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力资源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中国作为一个开发中国家,仍然面临着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政府将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好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人才优先,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建设;坚持管理创新,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①
图书目录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
1.1.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1
1.1.2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
管理的区别 5
1.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6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原理 13
1.2.1 基本职能静态描述 13
1.2.2 基本职能的相互关係 14
1.2.3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14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工作目标 18
1.3.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18
1.3.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20
1.4 人力资源战略 21
1.4.1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特徵 21
1.4.2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性 22
1.4.3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
与实施 24
1.4.4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战略 27
1.4.5 人力资源使用战略 28
本章小结 30
複习思考题 30
本章案例 30
第2章 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 35
2.1 工作分析概述 35
2.1.1 工作分析的含义 35
2.1.2 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36
2.1.3 工作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38
2.1.4 工作分析的原则 41
2.1.5 工作分析的常见术语 42
2.1.6 工作分析的实施步骤 43
2.1.7 工作分析的意义 47
2.2 工作评价 49
2.2.1 工作评价的发展 49
2.2.2 工作评价的意义 50
2.2.3 工作评价的特点 51
2.2.4 工作评价的方法 51
2.2.5 工作评价中收集所需的信息 57
2.3 工作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58
2.3.1 工作设计的含义 58
2.3.2 工作的性质 59
2.3.3 工作设计的方法 59
本章小结 69
複习思考题 69
本章案例 70
第3章 人力资源规划 72
3.1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72
3.1.1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72
3.1.2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73
3.1.3 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战略的
影响 74
3.1.4 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75
3.1.5 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应注意
的问题 78
3.2 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79
3.2.1 人力资源供应预测 79
3.2.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85
3.3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式 88
3.3.1 收集和研究涉及组织战略
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89
3.3.2 分析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
状况 89
3.3.3 对企业人力资源供求状况
进行预测 90
3.3.4 制订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
总计画和各项业务计画 91
3.3.5 与其他计画协调 91
3.3.6 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92
本章小结 93
複习思考题 93
本章案例 93
第4章 员工招聘与录用 98
4.1 招聘概述 98
4.1.1 招聘人员的选择 98
4.1.2 招聘收益金字塔 99
4.1.3 真实工作预览 100
4.1.4 招聘过程管理与招聘周期 101
4.1.5 招聘评价 102
4.2 招聘流程 103
4.2.1 确定招聘需求 103
4.2.2 发布信息 104
4.2.3 招聘测试 104
4.2.4 人事决策 105
4.3 招聘渠道 105
4.3.1 内部招聘 106
4.3.2 外部招聘 107
4.4 招聘测试 112
4.4.1 笔试 112
4.4.2 面试 118
4.4.3 情景模拟测试 121
4.4.4 对心理测评与情景模拟
测试的几点看法 123
4.5 员工录用 124
4.5.1 录用原则 124
4.5.2 录用测试方法 125
4.5.3 招聘面谈 128
本章小结 133
複习思考题 134
本章案例 135
第5章 员工培训与发展 140
5.1 员工培训概述 140
5.1.1 员工培训的含义 140
5.1.2 员工培训的目的 141
5.1.3 员工培训的特性 142
5.1.4 员工培训的意义 143
5.2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144
5.2.1 培训需求分析的任务 145
5.2.2 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145
5.2.3 培训需求分析的意义 147
5.3 员工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 147
5.3.1 培训方案的设计 147
5.3.2 适当培训方法的选择 152
5.4 员工培训的评估 159
5.4.1 确定培训项目评价标準 160
5.4.2 评价方案设计 160
5.4.3 培训控制 161
5.4.4 培训的评价 161
5.4.5 结果的评价 161
5.5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163
5.5.1 员工职业开发概述 163
5.5.2 员工职业开发的方式 167
5.5.3 职业锚 172
本章小结 181
複习思考题 181
本章案例 181
第6章 工作绩效考核 186
6.1 绩效考核概述 186
6.1.1 绩效考核的含义 186
6.1.2 绩效考核的作用 187
6.1.3 绩效考核的原则 188
6.1.4 绩效考核的特点 189
6.1.5 绩效考核的意义 189
6.2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和方法的
选择 190
6.2.1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190
6.2.2 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197
6.3 绩效考核的实施 202
6.3.1 绩效考核的实施环节 202
6.3.2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206
6.4 绩效考核的分析与改善 208
6.4.1 影响考核的因素 208
6.4.2 绩效考核的改善 210
本章小结 211
複习思考题 212
本章案例 212
第7章 员工激励 216
7.1 员工激励概述 216
7.1.1 员工激励的概念 216
7.1.2 员工激励的基本原则 218
7.1.3 员工激励的作用 219
7.1.4 工作阶段的划分 220
7.2 激励的理论基础 221
7.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221
7.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228
7.2.3 行为改造型理论 233
7.3 员工激励的方法与技巧 235
7.3.1 激励的方法 235
7.3.2 员工激励的技巧 238
7.3.3 四种类型下属的激励技巧 239
本章小结 240
複习思考题 241
本章案例 241
第8章 薪酬和福利管理 245
8.1 薪酬概述 245
8.1.1 薪酬的含义和内容 245
8.1.2 薪酬的功能 246
8.1.3 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 248
8.1.4 薪酬管理的误区 251
8.1.5 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 252
8.2 员工薪酬体系 254
8.2.1 员工薪酬体系的含义 254
8.2.2 目前典型的薪酬体系 255
8.2.3 薪酬体系的设计 257
8.2.4 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259
8.2.5 薪酬体系设计必须考虑的
因素 261
8.3 员工福利 262
8.3.1 员工福利的概念和作用 262
8.3.2 员工福利的内容 264
8.3.3 制订员工福利计画需优先
考虑的问题 265
8.4 社会保险 266
8.4.1 社会保险有关概念 266
8.4.2 养老保险 267
8.4.3 失业保险 269
8.4.4 生育保险 270
8.4.5 工伤保险 272
本章小结 272
複习思考题 273
本章案例 273
第9章 劳动关係 277
9.1 劳动关係概述 277
9.1.1 劳动关係的含义 277
9.1.2 劳动关係的法律特徵 277
9.1.3 劳动关係的性质与意义 278
9.1.4 劳动关係理论 279
9.1.5 与劳动关係有关的法律
法规 280
9.1.6 劳动关係管理 280
9.2 劳动契约 281
9.2.1 劳动契约的概念 281
9.2.2 劳动契约的特徵 281
9.2.3 劳动契约订立的程式 281
9.2.4 劳动契约的种类和内容 282
9.2.5 劳动契约的效力 285
9.2.6 劳动契约的履行 285
9.2.7 劳动契约的变更 287
9.2.8 劳动契约的解除 287
9.2.9 劳动契约的终止 290
9.2.10 违反劳动契约的责任 290
9.3 劳动争议与处理 292
9.3.1 劳动争议的概念与类型 292
9.3.2 劳动争议的範围 293
9.3.3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293
9.3.4 劳动争议处理程式 296
本章小结 296
複习思考题 297
本章案例 297
第10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 300
10.1 未来的企业管理 300
10.1.1 未来企业管理面临新的
挑战 300
10.1.2 未来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304
10.1.3 未来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徵 305
10.1.4 未来的五种企业管理模式
比较 306
10.1.5 未来的企业组织 308
10.2 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 311
10.2.1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311
10.2.2 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
挑战 316
10.2.3 未来的人力资源部 323
10.3 未来的企业家素质 327
本章小结 332
複习思考题 332
本章案例 333
参考文献 338
比较 306
10.1.5 未来的企业组织 308
10.2 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 311
10.2.1 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 311
10.2.2 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
挑战 316
10.2.3 未来的人力资源部 323
10.3 未来的企业家素质 327
本章小结 332
複习思考题 332
本章案例 333
参考文献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