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材,内容涵盖学位与学位论文、教育研究与方法、学位论文写作準备、学位论文写作过程、学位论文撰写规範,学位论文的评价,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要求和规範。旨在为教育硕士提供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学位论文指导,帮助其掌握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教育硕士撰写学位论文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全书内容实践性强,突出对教育硕士论文写作的指导。本书适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使用,也适合教育学类硕士研究生和教育博士使用。
基本介绍
- 书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 作者:刘晓华 王晓安
- ISBN:978-7-04-046503-7
- 类别: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材
- 页数:233
- 定价:29.0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787mm×1092mm 1/16
出版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以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为特徵的内涵式发展期,专业学位教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学位和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着力点。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满足基础教育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自1997年开始招生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保障及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学位论文撰写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学位论文写作,可以使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科研实践及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既是学位申请人研究工作的科学总结,又是评审其学术水平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因此,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成为保证和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
虽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开展了20年,但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撰写还存在着诸多质量问题,例如,选题不当、大题小做、重点失衡、写作不规範等。为保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目前各培养单位广泛採用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并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通知(学位(2014)5号,2014年1月29日)精神,开展了论文抽检。这种学位论文管理方法是一种侧重于论文结果评价的“质量检查”方式。在论文的形成过程中採取有效的“事前”与“事中”的指导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论文质量。为此,应该先找到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採取相应的保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
诸多因素影响学位论文质量,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的角度来看,以下三个因素是比较普遍的。一是教育硕士缺少科研经验,对科研课题的选择、科研方法的了解与套用、科研成果的表达以及科研规範等掌握不够。二是教育硕士对学位论文本身的要求、规範、写作过程缺乏了解,因而在写作时走了不少弯路。三是论文撰写时间有限。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大都是一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十分繁忙;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制一般只有两年,因此,教育硕士即使有科研的意愿和能力,时间和精力的缺乏亦影响其论文写作质量。教育硕士迫切期望得到论文写作理论、方法和技术上的指导,从而学习并掌握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要求与规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于以上状况,我们为教育硕士编写了这本《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南》,系统地介绍学位论文写作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包括学位与学位论文、教育研究与方法、学位论文写作準备、学位论文写作过程、学位论文写作规範、学位论文的评价等内容,旨在为教育硕士提供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学位论文指导,帮助其掌握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教育硕士撰写学位论文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
本书的编写特点如下:
(1)针对性。本书专门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及答辩,因此,书中论文撰写及答辩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基本技术、基本规範以及所选用的实例等都紧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研究性。本书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放在教育科研的大背景下,从科研与科研方法入手,将学位论文的撰写作为教育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相对缺少科研训练的教育硕士来说,有助于其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3)系统性。本书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学位论文撰写及答辩各个环节的概念、原则、规範、要求、方法,阐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係,可给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撰写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4)套用性。本书理论联繫实际,既有理论、方法上的阐述,也有具体操作上的讲解,结合大量的实例,对论文写作及答辩的各个环节给以具体指导,对论文写作及答辩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基于网路的信息检索和基于Word的计算机辅助排版技术,附录中还提供了选题参考、文书样板等。这些分析和典型示範使得本书可作为论文撰写的工具书使用。
(5)规範性。本书以《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1-2006)等最新国家标準为依据,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学位论文各部分的撰写规範,以及字、符号、量、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等的编排规则。
(6)适应性。虽然本书主要是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而编写的,但书中的基本内容对教育硕士参与科研活动和撰写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也有参考价值。本书中介绍的基本内容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阐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撰写提供系统的引导,以期提高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位论文。同时,我们在书中强调科研方法和学术规範的训练,希望能够增强教育硕士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和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科研之路奠定良好的方法论基础。
主要内容
专题一 学位与学位论文
一、学位与专业学位 p1
(一)学位与学位制度 p1
(二)专业学位 p4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p6
二、学位论文 p10
(一)学术论文及特点 p10
(二)学术论文的分类 p12
(三)学位论文 p14
(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p16
专题二 教育科研与方法
一、教育科研概述 p21
(一)教育科研 p21
(二)教育科研的原则 p24
(三)中国小教育科研的特点 p25
(四)中国小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式 p26
(五)教育硕士与教育科研 p29
二、教育科研方法 p30
(一)科研方法及其意义 p30
(二)科研方法的运用原则 p31
(三)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 p33
专题三 学位论文写作準备
一、选题与开题 p42
(一)选题的意义 p42
(二)选题的原则 p43
(三)选题的方法 p46
(四)选题的途径 p48
(五)选题的步骤 p50
(六)文献综述 p54
(七)开题与开题报告 p57
二、写作材料的準备 p61
(一)材料的收集 p61
(二)材料的来源 p65
(三)材料的整理 p75
(四)材料的使用 p77
专题四 学位论文写作过程
一、谋篇布局 p80
(一)谋篇布局的含义 p80
(二)谋篇布局的原则 p81
(三)谋篇布局的方法 p82
(四)学位论文的基本结构 p85
二、语言与表达方式 p88
(一)语言在学位论文撰写中的作用 p88
(二)学位论文语言的特点 p89
(三)学位论文语言的要求 p90
(四)学位论文中的叙述 p92
(五)学位论文中的说明 p93
(六)学位论文中的论证 p95
三、写作过程 p98
(一)编写提纲 p99
(二)撰写初稿 p100
(三)修改加工 p103
(四)整理定稿 p105
专题五 学位论文撰写规範(上)
一、前置部分的撰写规範 p106
(一)标题 p106
(二)致谢 111
(三)摘要 p114
(四)英文标题与摘要 p119
(五)关键字 p124
二、主体部分的撰写规範 p128
(一)引言 p128
(二)正文 p134
(三)结论 p139
专题六 学位论文撰写规範(下)
一、表图及公式的撰写规範 p143
(一)符号语言 p143
(二)图的规範 p145
(三)表的规範 p149
(四)公式的规範 p150
二、数字、标点及计量单位的规範 p152
(一)数字的规範 p152
(二)标点符号的规範 p159
(三)计量单位的写作规範 p165
(四)外文及缩写词 p170
三、参考文献着录与注释规範 p173
(一)着录参考文献的作用 p173
(二)着录参考文献的基本要求p173
(三)术语和定义 p174
(囚)着录中使用的符号 p175
(五)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 p175
(六)着录参考文献应注意的事项 p179
(七)着录文献类型、载体类型及标识代码 p186
(八)顺序编码制与着者-出版年制的比较 p187
(九)注释 p189
(十)附录 p193
四、Word辅助编排学位论文 p195
(一)学位论文样式和格式的设定 p196
(二)学位论文目录的製作 p198
(三)学位论文综合排版技巧 p201
专题七 学位论文的评价
一、评审 p209
(一)中期检查 p209
(二)预答辩 p212
(三)评审 p213
二、答辩 p218
(一)答辩的目的与意义 p218
(二)答辩的规定 p219
(三)答辩的準备 p223
(四)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p226
参考文献 p228
附录 p230
后记 p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