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高等学校教材: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2019-03-12 08:19:38 百科
高等学校教材: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高等学校教材: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高等学校教材:建筑形态设计基础》是198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

基本介绍

  • 书名:高等学校教材: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页数:69页
  • 开本:16
  • 定价:18.00
  • 出版日期:1981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12013784
  • 品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建筑形态设计基础》供建筑学、园林规划等有关专业学生作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对广大工程设计人员也有参考价值。以近十年来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以形态构成为主要线索,结合现代视觉设计中力的概念、材料和结构特徵概念、空间限定的概念等,比较理性地介绍了形态设计的一些基本规律,循序渐进,易于掌握。同时书中内容和实例偏重于立体形态、肌理形态和空间形态的设计,并注意与建筑设计作业结合。

图书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设计
1.设计的範畴——实用与美的造型
2.设计的性质——造型计画的视觉化
3.设计的思维特徵——把思维元素联结为形象系统
1—2形态
1.形与态
2.现实形态的分类
3.机械型的有机化
4.形态符号与意义
1—3构成
1.朴散则为器
2.把要素打碎进行重新组合
3.形态语言的基本语法关係
第二章:形态的形成
2—1基本要素和基本形
1.点、线、面、块——概念元素
2.形状、色彩、肌理、大小、位置、方向——视觉元素
3.基本形
2—2要素之间的关係
1.形与形的关係
2.形与底的关係
3.基本形与骨赂的关係
2—3要素的变化
1.基本形和骨骼有序的变化
2.重複
3.渐变
4.近似
5.对比
第三章:基本操作和形态力
3—1基本元素和力
1.点
2.线
3.面、块体和三向度领域
3—2积聚、切割和变形
1.积聚
2.切割
3.变形
3—3联结部位和结构特徵
1.不同性质的联结
2.联结部位的强调
3.形态的结构特徵
3—4肌理形态和材料特徵
1.质感和肌理
2.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3.肌理的尺度
4.肌理的创造
第四章:形态的组织
4—1完形和单纯化
1.形态感知心理
2.相似模式与同一性
3.接近模式和连续性
4.趋合模式和一体感
4—2冲突和複杂性
1.表意性的形态和形态的表现力
2.形态力的冲突
3.多而杂处的形态
第五章:空间形态
5—1空间的形成
1.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
2.垂直方向的限定
3.水平方向的限定
5—2空间形态的操作
1.空间的限定度——流通关係
2.空间的叠合——共有关係
3.多次限定——层次关係
5—3空间的组织
1.并列
2.序列
3.主从
结语
习题
作业一造型计画
作业二形态
作业三基本形和骨骼
作业四解析重构
作业五积聚(一)
作业六积聚(二)
作业七摺纸
作业八联结(一)
作业九联结(二)
作业十肌理设计
作业十一量感表现
作业十二空间限定
作业十三空间组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