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法学在职研究生

2019-09-30 07:19:43 百科
法学在职研究生

法学在职研究生

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法学在职研究生在2016年在职研究生改革后,招生方式主要是以同等学力申硕和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进行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法学在职研究生
  • 学科名称:法学
  • 学位类型:学术型硕士学位
  • 入学方式:免试入学
  • 类型:在职研究生
  • 可否申硕:可以申请硕士学位或法学博士学位

介绍

法学在职研究生是关于法学人才培养、法律知识普及、法学案例分享、法学在职硕士教育领域的网路学习平台。望能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为我国法学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法治建设、法律理念领域尽微薄之力。法学在职研究生分为:刑法、诉讼法、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智慧财产权法等专业。
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画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方面不同种类有所不同。是经过学校录取的正式研究生,获得与脱产相同的研究生毕业的学位。

院校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法学类专业对人才素质、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除了经济方面,我国的法治和司法公正,同样也是当前公众关注与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仅在今年上半年,数起重大冤假错案经过媒体的报导,大範围跃入公众视野,屡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更激发了人们对法治与公正的呼唤。因此,国家与社会对法律和司法人才的个人操守、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法学人才缺口正在逐渐扩大。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问题也鲜明地折射出了我国法律的不完整性,有着诸多不足,出现了问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当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许多人不懂得如何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很多人的处理方法不正确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法律在将来务必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普法教育务必大力推进,高端法学人才的需求毋庸置疑。

培养目标

法学在职研究生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法学在职研究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法学在职研究生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法学硕士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法学硕士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入学报名条件

1.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
2.拥护中国共产党;
3.免试入学。

报名手续

1、填写《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
2、交本人身份证、最后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複印件各1份;
3、交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4、缴纳报名费200元;学费2万左右(两年);

课程设定

核心课:
(1)英语 (2)法理学 (3)民法学
(4)刑法学 (5)宪法学 (6)中国法制史
必修课:
(1)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2)国际货物买卖法 (3)经济法
(4)比较民事诉讼法 (5)比较契约法案例研究公司法(6)海商法
(7)国际金融法 (8)保险法 (9)公司法
(10)智慧财产权法专题  (11)国际法 (12)贸易管制法专题
(13)法律英语

课程优势

国家级重点学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是全国最早设定国际经济法专业的院校之一。2002年我院国际法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国际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点名列前五。
培养国际法综合性人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被业界认为是屈指可数的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的摇篮,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建设点”,是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的常设机构所在地。历年来培养的学员能熟练运用外语、懂得并能操作国际经贸业务、精通法律专业知识三大技能。
多元化的课程设定及教学模式
在职研究生的课程经过学院领导精心设定,以前沿性和实操性为主;教学模式以理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突出实践与套用。
班务管理体系完备
制定了在职研究生班级教学监督,质量评估制度。每个班级都会配备专职班主任,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考试时,以及最后的申请硕士学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自己班级的公共信箱、公共论坛、公共的网上交流群等。

授课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上课。
2.採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学。

结业

证书授予

1、 按教育部规定,完成该研究生班学习课程,经考试合格者,颁发法学研究生课程班证书,证书加盖校长签名章、学校钢印和红印;
2、 符合申硕条件的学员可按国务院学位办1998【54】号档案及我校学位办有关规定申请法学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条件

1.本科学历,且拥有学士学位;
2.拿到学位之日起工作满三年;
3.通过国家5月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4.在省级期刊发表硕士学位论文。

考试时间

一、同等学力申硕
所有的拥有一届以上硕士毕业生的专业都可以进行同等学力申硕并开设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考试科目:外语:英、法、德、日、俄中任选一种;学科综合:研究生课程班中几门学位课综合起来一张卷。
考试时间:每年3月报名,5月考试
成绩查询时间:一般是在七月底八月初
二、一月MBA
考试时间是:1月
考试科目:MBA:英语和学科综合
报名时间:一般是在10月中下旬,报名确认是在11月份。
成绩查询时间:2月底3月初
四、一月法硕
内容同上
五、单独考试
与参加1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学科专业。
考试科目: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试题难易也与全国统考的水平大体相当。
複试:对单考生参加複试的要求由招生单位自定。
录取:参加单考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培养硕士生或委託培养硕士生。

报考注意事项

首先,在职研究生备战期间务必要合理安排複习时间
制定详细的在职研究生複习计画,特别是专业课和自己不擅长的科目複习得越早越好。眼看二月又要结束,考生们务必要着手準备複习,不要等到准考证出来了才意识到複习的紧迫性。再就是各科複习要分轻重缓急,有计画有目的的複习才能最终达到效果。
其次,区别各科的複习备考方法
在职研究生英语考试,单词是基础,其次是真题,加强阅读。GCT数学考试要在熟悉知识点的基础上,勤练真题和使用口碑较好的模拟题适当地进行自我测试,但切勿题海战术。综合知识的考试要吃透考试指南的具体知识点。
最后,重视在职研究生真题的指导作用
高度重视在职研究生历年真题,除了指南和考试大纲以外,买一本配套的练习题是必要的,最好的练习题就是历年的真题。实践证明研究好历年真题能让你事半功倍,因为历年考题最能反映命题意图、发展和趋势、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就业方向

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是我国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谘询部以及智慧财产权部等,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法律谘询部门,但是这一部分不是一般本科生能够做到的,一般政府部门对谘询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至于薪水,外企中的法律服务人员年薪 10万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开价在年薪在5~7万左右,但是对于不同的大学和专业也有所不同,比如深圳华为集团和中兴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开价分别为年薪10万和8万;小型企业开价则在年薪2万左右。

律师

依旧的黄金职业。律师这个词总会让人想起思维敏捷、风度翩翩等词语,与枯燥的公检法从业环境相比,一直是年轻的毕业生们的理想选择。律师也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职业前景十分看好。律师的收入根据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低的可能只有1万元左右。根据经济法、劳动法、智慧财产权的专项不同,收入也会有差别。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採取的是严格準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单学科就业

让优势发挥到最大。除了律师和法律顾问人员之外,由于法学概念上的广泛涵盖性,也存在着大量的单学科优势就业。一般此类职位对专业要求较高,人数较少,但薪水绝对高。

会计师、审计师

三峡工程的审计风暴让人们意识到了审计师的威力,其实这类财会人员早已在我国展示着自己的专业优势。此类从业人员一般是经济法专业出身,民商法和行政法出身也是被允许的,但是要成为注册会计师则需要考试。这类人员由于精通我国商法、税法、经济法和审计法等的相关规定,被企业家们青睐。很多毕业生也喜欢独立创业,成立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等。

证券业

证券业从业人员的待遇从目前来看虽然不能像2000年以前那幺风光,但是高薪水的诱惑依然是毕业生们所看中的,一般可达到年薪8万左右。此类人员要求对商法与经济法的专业学习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商务律师

此类律师不同于一般律师。他们一般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主要针对商务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开展工作,比如代理追债、代理商务谈判等。此类律师可能身兼好几家企业的法律顾问或者外部董事,其薪水可想而知。年薪上百万亦有可能,但是专业知识的要求确实是一般人不能企及的,还需要时间的磨鍊。

环境评估

这是一类新的就业方向,是环境法的相关规定催生的一种职业。我国《环境影响评估法》要求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需要获取有环境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方可申报。此类从业人员要求娴熟的环境法专业知识,工资就现实情况来看,如果是大中型发展城市,年薪10万以上,中小型城市也有8万左右。

其他方向

职业侦探
法学涵盖的刑事侦察专业一直是法学的热门,社会上出现的职业侦探从业人员,也说明了法学其实可以有很多条路可以变通,但首先是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此类人员一般从业于某某调查公司,如上海need007调查公司等,年薪也很丰厚。
房地产谘询
房地产的火暴也带动了一些产业,由于房地产业的政府监管力度和法律上的漏洞,房地产法专业的毕业生很受房地产商的青睐。当然也有很多毕业生设立或者加盟房地产谘询公司,为一般民众提供房地产契约书写等相关法律服务,当然后者的薪水是不能和前者比的,前者年薪可以达到15万左右,但是后者只能在5万左右徘徊。
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人员是从法医学、刑事侦察学等专业中产生的。目前我国强调诉讼法律程式中的司法鉴定环节给这类就业开拓了市场。其实该类从业人员的薪水一直都很高,因为它的高技术含量和从业人员少的原因,导致了好的司法鉴定中心从业人员工作可以达到20万以上,但入行的门槛也比较高。
影视法律顾问
此类人员一般跟在影视大腕们的身边,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钱绝对是赚得不少。此类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我国影视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各类专业知识必须都十分全面和详尽。我国影视製品中的"法律弱智"现象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法律宣传工作,影视法律顾问这个职位也应运而生,他们担当着影片的法律问题的準确性和正确性的保障,也必须处理有关影片的製作、发行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对于薪水问题,还没有具体标準,就要看你跟定了哪位导演或者製片人了。为此,很多法学院校开设了广电专业。
法制宣传
此类人员应该是边缘学科发展和适应我国现实法律宣传需要而产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为中央及各省市机关报纸以及专门的法制宣传报纸,如《法制日报》以及各大电视台法制栏目,如今日说法、拍案说法等。至于此类人员的年薪层次各有不同,它涉及所在单位的级别、从事的事务以及个人的相关原因,但是年薪最低也不会低于5万,电视台整体上比报纸宣传工作的从业人员略高,不会低于年薪9万。
政府强制监管部门
这类职位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恰恰就是这些职业,不仅保障了国家的职能行使,也为自己谋得了安身之本,比如:进出口动物检疫局、菸草专卖局、监狱管理部门等。

重点院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由于是硕士起点招收的院校,鲜为人知,是法学领域的最顶级院校,和教育部平级,直属于国务院的一级单位,因其相对封闭性,向来只招收本领域最顶级的精英人才,属于精英俱乐部,自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已出现160多位专家学者授课的身影。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获邀参与授课的人次最多,有31人次;其次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获邀次数为13人次,国家发改委巨观经济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各有11人次,中央党校有8人次。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评选出的三届(07年、08年、11年)“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入选人数稳居榜首(第一届157人、第二届203人、第三届264人),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密集度最高之地,堪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家智库”。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现有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民诉)、智慧财产权法、环境法五个博士点;民商法、经济法、诉讼法(民诉)、智慧财产权法、环境法五个硕士点,共有教师136名,其中正副教授120名。我院现与义大利、德国、瑞典、澳大利亚、香港等9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係。拥有以江平、王卫国、巫昌祯等着名教授领军的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培养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公务员和其它人员不脱产学习法学理论、研修法律知识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準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智慧财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两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优秀人才。现有在校注册学生2500余人,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约占五分之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