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刘云峰(民国着名护国将领)

2019-08-21 12:03:33 百科

刘云峰(民国着名护国将领)

刘云峰(1881~1949),字晓岚,蠡县王辛庄村人,国民革命军爱国将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刘云峰
  • :晓岚
  • 居住地:蠡县王辛庄村
  • 身份:国民革命军爱国将领
  • 民族:汉

人物简介

刘云峰幼年读私塾,后考入保定速成学校,毕业后历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梯团长,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等职。

人物事迹

刘云峰与蔡锷系故交,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为讨袁护国,他与蔡锷、殷承瓛、王献、杨益廉等人密约先后经天津循迹日本,五人会晤后,设法蔽开中国驻日本公使陆宗舆等人的监视,跨海登舟回到云南,在云南第一师师长刘祖武派军掩护下到云南省城。终与云南省将军唐继尧、巡按使任可澄、参政戴戡等人计议,于同年12月25日宣告云南省独立,通电讨伐袁世凯,成立中华民国护国军,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刘云峰任第一梯团(相当一个混成旅)司令员。在蔡锷率部队进攻四川时,刘云峰任前线司令员。他依靠人民的支援运用迂迴战术,同兵力占优势的北洋军激战,先后攻克泸州、江安、纳溪等地,随之各省宣告独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组成北京政府,蔡锷任四川省督军,并署省长。刘云峰成为蔡锷将军的得力助手。蔡锷死后,时北洋军阀依然混战,刘云峰断然拒绝曹琨、吴佩孚的拉拢而隐居青岛。军阀混战结束,刘云峰又回到国民军(民国15年<1926年>改为国民革命军)。民国24年(1935年)6月,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部多次参战,身先士卒,沉着机智地打击侵略者。抗战胜利后,因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积极反共不满,于民国35年(1946年)7月毅然隐退。朱德委员长曾在刘云峰部下任营长、团长等职,与云峰关係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派人去云南接他,不幸途中遭暗害,终年68岁,朱委员长闻讯立即派人追查此案,并将其遗体接到北京,葬于八宝山,对其家属子女做了妥善安排。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