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查证报告是社会审计组织带有法律责任的一种专用公文,是承办审计查证业务后向委託方提出的审计情况及审计结果的书面证明。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审计查证报告
- 种类:审计报告、查证报告
- 性质:专用公文
- 对象:社会审计组织
审计查证报告意义
审计查证报告写得是否完整、準确;事实是否清楚;结论是否恰当;法律运用得是否合适都直接影响审计查证业务的效果和质量,也影响社会审计组织的威望和信誉。所以,写好审计查证报告,对于做好社会审计工作,提高社会审计的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计查证报告种类
审计查证报告按委託和办理业务的事项可分为:审计报告、查证报告、鉴定报告、验资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等。
审计报告
是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审计机关委託时,办理审计监督业务完毕后,向委託方即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情况和结果,作为审计机关下达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的依据。
查证报告
是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单位或个人委託时,办理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经济责任的查证事项完毕后,向委託方提出的查证情况和结果,作为了解情况和对存在问题处理的依据。
鉴定报告
是社会审计组织接受法务部门委託时,办理经济案件的鉴定事项完毕后,向委託方提出的鉴定情况和结果,作为司法机关裁决经济案件的依据。
验资报告
是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工商部门的委託时,对企事业单位注册资金进行审计查证后,向委託方提交的查证情况和结果,作为工商部门对被查证企业是否发给营业执照的依据。
资产评估报告
是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委託,对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原值、净值、重置完全价值以及残值等评估后,向委託方提出的资产评估报告,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其加强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对其评价的重要依据。
由此可见,每一项审计查证报告都将作为委託方认定处理某一事项或问题的重要依据。因而,审计查证工作的全过程必须贯彻客观公正的原则,审计查证的标準也必须按照社会普遍遵循的标準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所承认,也是社会审计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否则,将失去它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审计查证报告格式与写作技巧
审计查证报告的格式,一般是指对文章的布局和安排,多为并列结构。这一结构的特点是:平列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之间既是平等的,又存在着内部联繫,而且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其写作技巧主要有如下方面:
1.引言部分
主要写明审计该事项是接受谁的委託,由谁承办此查证任务,历经多长时间,任务完成情况等。
2.查证情况
主要写都查证了哪些方面,查证的事实,来龙去脉,查证的依据以及对事实查证的分析等。
3.查证结论
主要写查证的结果,结论定性,并运用有关法规予以说明。
4.评价建议
针对查证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财产物资、经营责任、经济指标实现的合理、合法、真实以及履行情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
审计查证报告範文
示例一:
示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