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报告书,全称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编制的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环境影响评价档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环评报告书
- 全称: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 概述:评价资质分甲、乙两个等级
- 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
作用
环评报告,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预见性评定。根据对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土壤的监测,对项目所用原材料、可能产生的废弃物、项目的环保设施的设计的评价,从而评估项目建成对环境的影响。
“环评”是政府要求的,各项目需完成环评报告并上报至环保局。环评通过环保局审核后会公示在网站上(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最后再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项目才能开始建设。
环评报告对企业很重要,环评通过环保局评审、批覆后,后续日常生产、环保管理中还要用到。没有环评也没法进行环保竣工验收。
环评报告是针对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污染髮生情况、治理措施是否可行,生产过程和产品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以及最终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的评价。对方要这个东西是要了解己方公司环保治理、产品环保性能等情况是否符合现行国内或国外环保要求,如果没有的话,一般认为生产企业从环保角度讲是有问题的,大项目招标一般不会考虑的。
资质变化
(生态环境部已经取消环评机构资质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已于2018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作出修改,取消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行政许可事项。)
原评价资质分甲、乙两个等级,并根据持证单位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按行业和环境要素划定业务範围。
甲级
甲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甲级资质单位: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或事业法人,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固定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其中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
(二)能够开展规划、重大流域、跨省级行政区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够独立编制污染因子複杂或生态环境影响重大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能够独立完成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与预测评价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有能力分析、审核协作单位提供的技术报告和监测数据;
(三)具备20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0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範围包括核工业类的,专职技术人员中还应当至少有3名注册于该机构的核安全工程师;
(四)配备工程分析、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固体废物、环境工程、规划、环境经济、工程概算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範围内的每个类别应当配备至少3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且至少2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範围内的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应当配备至少1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六)近三年内主持编制过至少5项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七)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八)配备与评价範围一致的专项仪器设备,具备档案和图档的数位化处理能力,有较完善的计算机网路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
乙级
乙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固定资产不少于200万元,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其中,评价範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固定资产不少于100万元,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30万元;
(二)能够独立编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三)具备12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6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专职技术人员中还应当至少有2名注册于该机构的核安全工程师。
评价範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应当具备8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2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
(四)配备工程分析、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固体废物、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评价範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机构,需配备工程分析、环境工程、生态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範围内的每个类别应当配备至少2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且至少1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六)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七)配备与评价範围一致的专项仪器设备,具备档案和图档的数位化处理能力,有较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分类
环评报告类别 | 範围 |
化工石化医药类 | 基本化学原料、化肥、农药、有机化学品、合成材料、感光材料、日用化学品及专用化学品的生产加工与製造等项目;-人造原油、原油、石油製品、焦碳(含煤气)的加工製造等项目;-各种化学药品原药、化学药品製剂、中药材及中成药、动物药品、生物製品的製造及加工等项目;-转基因技术推广套用、物种引进等高新技术项目 |
建材火电类 | 水泥、玻璃、陶瓷、石灰、砖瓦、石棉等各种工业及民用建筑材料製造与加工项目;-各种火电、脱硫工程、蒸汽、热水生产、垃圾发电等项目 |
轻工纺织化纤类 | 各种化学纤维、棉、毛、丝、绢等製造以及服装、鞋帽、皮革、毛皮、羽绒及其製品的生产、加工等项目;-食品、饮料、酒类、菸草、纸及纸製品、印刷业、人造板、家具、记录媒介的製造及加工等项目 |
冶金机电类 | 普通机械、金属加工机械、通用设备、轴承和阀门、通用零部件、铸锻件、机电、石化、轻纺等专用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医疗机械、交通运输设备、航空太空飞行器、武器弹药、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家用电器及金属製品的製造、加工及修理等项目;-拆船、电器拆解、电镀、金属製品表面处理等项目;-电子加工等项目;-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的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项目 |
交通运输类 | 铁路、公路、捷运、城市交通、桥樑、隧道、港口、码头、航道、水运枢纽、光纤光缆等项目;-管线、管道、仓储建设及相关工程等项目;-各种民用、军用机场及其相关工程等项目 |
农林水利类 | 农、林、牧、渔业的资源开发、养殖及其服务项目;-防沙治沙工程项目;-水库、灌溉、引水、堤坝、水电、潮汐发电等项目 |
採掘类 | 地质勘查、露天开採、煤炭、石油及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盐矿採选等项目 |
海洋工程类 | 海底管道、海底缆线铺设、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等项目 |
输变电及广电通讯、核工业类 | 移动通讯、无线电寻呼等电讯、雷达和电信等项目;-输变电工程及电力供应等项目;-邮电、广播、电影、电视等项目核设施、核技术套用等项目;-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放射性天然铀、钍伴生矿的开採、加工和利用及废渣的处理和贮存等项目 |
社会区域类 | 房地产、停车场、污水处理厂、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进口废物拆解、自来水生产和供应、园林、绿化等城市建设及综合整治项目;-卫生、体育、文化、教育、旅游、娱乐、商业、餐饮、社会福利、社会服务设施、展览馆、博物馆、游乐场等项目;-流域开发、海岸带开发、围海造地、围垦造地;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的区域性开发等项目 |
编制要求
主要内容
根据《环评法》第17条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必备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8条、第10条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要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1)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编排结构应符合《建设项目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颁布)的要求,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提要》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2)基础数据可靠。基础数据是评价的基础。基础数据有错误,特别是污染源排放量有错误,不管选用的计算模式多正确,计算得多幺精确,其计算结果都是错误的。因此,基础数据必须可靠。对不同的同一参数数据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参数也因污染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预测模式和参数选择应"因地制宜"。应选择模式的推导(总结)条件和评价环境条件相近(相同)的模式。选择总结参数时的环境条件和评价环境条件相近(相同)的参数。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结论中必须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选址的合理性作出明确回答,不能模稜两可。结论必须以报告书中客观的论证为依据,不能带感情色彩。
(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凡带有综合性、结论性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正文中,对有参考价值的图表应放到报告书的中,以减少篇幅。
(6)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报告书的署名,报告书编制人员按行政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审核人、项目总负责人,依次署名盖章:报告编写人署名。
举例
珠江口规划
目 录
1 总则
1.1 规划的一般背景
1.2 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和标準
1.3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1.4 评价範围与环境目标和标準
1.5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 规划的概述与分析
2.1 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2.2 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係和一致性分析
2.3 规划方案概要
3 环境现状分析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基础设施概况
3.4 水环境现状及评价
3.5 生物、珍稀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
3.6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3.7 人群健康
3.8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4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1 治导线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2 泄洪整治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3 水资源保护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4 岸线、滩涂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5 近(中)期治理工程实施意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6 敏感区环境影响分析
4.7 环境影响的地域尺度和时间尺度识别
4.8 不同规划方案环境影响比较
5 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
5.1 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
5.2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述和推荐
5.3 规划的结论性意见与建议
6 监测与跟蹤评价
1 总则
1.1 规划的一般背景
1.2 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和标準
1.3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1.4 评价範围与环境目标和标準
1.5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 规划的概述与分析
2.1 规划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2.2 规划与上、下层次规划的关係和一致性分析
2.3 规划方案概要
3 环境现状分析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3.3 基础设施概况
3.4 水环境现状及评价
3.5 生物、珍稀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
3.6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3.7 人群健康
3.8 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4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1 治导线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2 泄洪整治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3 水资源保护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4 岸线、滩涂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5 近(中)期治理工程实施意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6 敏感区环境影响分析
4.7 环境影响的地域尺度和时间尺度识别
4.8 不同规划方案环境影响比较
5 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
5.1 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
5.2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述和推荐
5.3 规划的结论性意见与建议
6 监测与跟蹤评价
6.1 环境管理
6.2 环境监测计画
6.3 跟蹤评价
7 公众参与
7.1 公众参与的依据与目的
7.2 公众参与的调查内容
7.3 公众参与调查程式
7.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7.5 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和建议
8 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
8.1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环境问题
8.2 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及建议
9 执行总结
9.1 规划背景和规划目标
9.2 环境现状
9.3 环境影响
9.4 规划方案比选
9.5 公众参与
9.6 结论
6.3 跟蹤评价
7 公众参与
7.1 公众参与的依据与目的
7.2 公众参与的调查内容
7.3 公众参与调查程式
7.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7.5 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和建议
8 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
8.1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环境问题
8.2 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及建议
9 执行总结
9.1 规划背景和规划目标
9.2 环境现状
9.3 环境影响
9.4 规划方案比选
9.5 公众参与
9.6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