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简介 网路规划设计师是信息产业部和人事部举办的软考中新增开的一门课程。 软考全称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这门新开的网路规划设计师分属该考试的高级考试,适用于计算机类所有专业,是信息产业部和人事部在“国人厅发2007139发”档案中新增的专业。首次考试于2009年11月开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规划设计师考试
- 报考条件:无
- 考试时间:一天
- 属于:计算机软体资格考试
基本介绍
网路规划设计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体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高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採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準、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笔试安排在一天半之内。
报名流程
根据《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第八条相关规定:
符合《暂行规定》(即《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按规定携带身份证明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领取准考证。凭準考证、身份证明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各地的报名办法由考生报考所在地的当地考试机构决定。考生相关报考费用标準由当地物价部门核准。
考生报名方式主要分为:网上报名与考生本人到指定地点报名两种。
注:报名时依据的身份证明包括:居民身份证、军人的证件、护照、户口本等。
报考答疑
1、软考採取什幺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如何规定?
除信息处理技术员和多媒体套用製作技术员採取笔试与上机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外,其他各种考试都採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準、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
高级资格考试设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中级、初级资格考试设基础知识和套用技术2个科目。笔试安排在一天之内。上机考试将分期分批进行。
知识科目採用单项选择题,考试150分钟,考生需要用2B铅笔涂填答题卡;套用技术科目採用问答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上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案例分析科目採用问答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论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各个科目的满分均为75分。
2、软考每年考几次?各次考试是什幺日期?
软考原则上每年组织两次,在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举行。上半年考试与下半年考试的种类不尽相同,所以,大多数类别的考试每年举行一次。
3、参加软考是否需要学历与资历条件?是否必须通过初级资格考试,才能报考中、高级资格考试?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软体是年轻人的事业,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软考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
4、有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和辅导教材,如何购买?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织编写各级别资格考试的辅导教材和参考用书,每次考试结束后,还编写试题分类精解,录製了培训视频教程、串讲视频教程、真题解析视频。这些考试用书和视频等都已在希赛教育软考学院上公布,考生可在“视频教学平台”或“希赛教育图书”中查询。
5、软考的试题是否很难?合格率如何?
软考属于专业水平的国家品牌考试,试题注重岗位知识和技能(不是背书),综合性和灵活性强,创意多,但只要考生掌握了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会认为考试并不难。对于死记硬背书本的人来说,可能就比较难。由于考试向社会开放,不设学历资历条件,知识和能力各个科目都及格才能合 格,因此合格率并不高。各级别总平均合格率大约是25%,初级资格的合格率约40%,中级资格的合格率20-30%,高级资格的合格率约20%.社会开放 考试的报考者中水平差异很大,不象学校考试那样大家水平比较接近,所以,确实掌握了基本知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没有必要担心合格率问题。
科目内容
考试科目1:网路规划与设计综合知识
1.计算机网路原理
1.1 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网路的定义与套用
1.1.2 计算机网路组成
·计算机网路物理组成
·计算机网路功能组成
1.1.3 计算机网路分类
·按分布範围分类
·按拓扑结构分类
·按交换技术分类
·按採用协定分类
·按使用传输介质分类
1.1.4 网路体系结构模型
·分层与协定
·接口与服务
·ISO/OSI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
1.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2.1 数据通信概念
·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1.2.2 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同步方式
·检错与纠错
1.2.3 数据调製与编码
·数字数据的编码与调製
·模拟数据的编码与调製
1.2.4 复用技术
·时分复用
·频分复用
·波分复用
·码分复用
·统计时分复用
1.2.5 数据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信元交换
1.2.6 传输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无线
1.3 网路分层与功能
1.3.1 套用层
·套用层功能
·套用层实现模型
1.3.2 传输层
·传输层的功能
·传输层的实现模型
·流量控制策略
1.3.3 网路层
·网路层功能
·数据报与虚电路
1.3.4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方法
·基本链路控制规程
·数据链路层协定
1.3.5 物理层
·物理层功能
·物理层协定
1.4 网路设备与网路软体
1.4.1 网卡
1.4.2 数据机(Modem)
1.4.3 交换机
·交换机的功能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类型
1.4.4 路由器
·路由器的功能
·路由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4.5 网关
1.4.6 无线区域网路设备(AP、AC)
1.4.7 防火墙
1.4.8 网路作业系统
1.4.9 常用的网路软体
1.5 区域网路
1.5.1 区域网路基础知识
·区域网路定义
·区域网路拓扑结构
1.5.2 访问控制方式
·访问控制方式的分类
·令牌访问控制方式
·CSMA/CD访问控制方式
1.5.3 区域网路协定
·IEEE 802 LAN体系结构与协定
·IEEE 802.3协定
1.5.4 高速区域网路
·100M 乙太网
·1G 乙太网
·10G 乙太网
1.5.5 无线区域网路
·Wi-Fi(802.11)无线区域网路
·蓝牙技术
1.5.6 虚拟区域网路
·VLAN的概念
·VLAN的实现
·IEEE 802.1Q / ISL VTP协定
1.5.7 冗余网关技术(HSRP、VRRP、GLBP)
1.5.8 乙太网环保护技术(RPR)
1.6 广域网与接入
1.6.1 广域网的概念
1.6.2 拥塞控制
·拥塞概念
·拥塞控制原理
·拥塞控制方法
1.6.3 公用通信网
·PSTN
·ISDN/BISDN网路
·SDH网路
·WDM网路
·MSTP网路
·移动通信网路
1.6.4 接入技术
·PSTN接入
·ISDN接入
·xDSL接入
·Cable Modem接入
·区域网路接入
·无线接入
·光网路接入(PON)
1.7 网路互连
1.7.1 网路互连概念
1.7.2 网路互连方法
1.7.3 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算法
·自适应路由算法
·广播路由算法
·分层路由算法
1.8 Internet协定
1.8.1 网路层协定
·IPv4协定
·IP位址与子网概念
·IPv4分组格式
·IP封装与分片
·路由协定
·路由信息协定RIP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定OSPF
·边界网关协定BGP
·组播协定PIM与MOSPF
·地址解析协定ARP与反向地址解析协定RARP
·Internet控制报文协定ICMP
·IPv6协定
·IPv6地址
·IPv6分组格式
·IPv6地址自动配置
·邻节点发现过程
·IPv4向IPv6的过渡
1.8.2 传输层协定TCP与UDP
·TCP协定
·TCP定时管理机制
·TCP拥塞控制策略(含RED)
·UDP协定
1.8.3 套用层协定
·域名系统DNS
·电子邮件协定
·档案传输协定FTP
·远程登录协定Telnet
·Web套用与HTTP协定
·动态主机配置协定DHCP
·P2P套用协定
1.8.4 代理与NAT
1.8.5 线网路协定
·移动IP协定
·无线TCP
·无线Web协定WAP
1.9 网路管理
1.9.1 网路管理基本概念
1.9.2 管理信息的组织与表示
·抽象语法表示ASN.1
·管理信息结构SMI
·管理信息库MIB
1.9.3 简单网路管理协定
·SNMPv1、SNMPv2、 SNMPv3
·RMON
1.9.4 网路管理工具
·基于Web的管理
·典型网路管理工具
1.10 服务质量控制技术
1.10.1 IntServ
1.10.2 DiffServ
1.10.3 MPLS
2.计算机网路规划与设计知识
2.1 网路分析与设计过程
2.1.1 网路生命周期
2.1.2 网路开发过程
2.1.3 网路设计文档要素
2.2 需求分析
2.2.1 需求分析内容
2.2.2 业务流量分析要素与方法
2.2.3 通信量分析要素与方法
2.2.4 网路设计的约束条件
2.2.5 需求说明书编制
2.3 逻辑设计
2.3.1 物理层设计
2.3.2 网路互联设计
2.3.3 网路逻辑结构
2.3.4 节点容量和传输流量估算
2.3.5 VLAN策略
2.3.6 网路管理设计
2.3.7 网路地址设计
2.3.8 网路安全设计
2.3.9 逻辑网路设计文档规範
2.4 物理设计
2.4.1 结构化布线设计
2.4.2 网路中心机房要求
2.4.3 网路物理结构
2.4.4 设备选型和配置
2.4.5 物理网路设计文档规範
2.5 网路测试、最佳化和管理
2.5.1 网路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2.5.2 性能最佳化的方法和技术
2.5.3 网路管理和网路监控
2.5.4 测试文档
2.6 网路故障分析与处理
2.6.1 常见的网路故障
2.6.2 网路故障的分析
2.6.3 网路故障的检测
2.6.4 网路故障的定位与排除
2.6.5 故障处理文档
2.7 网路系统性能评估技术和方法
3.网路资源设备
3.1 网路伺服器
3.1.1 RISC架构伺服器
3.1.2 IA架构伺服器
3.1.3 性能要求及配置要点
3.1.4 伺服器相关技术
3.2 网路存储系统
3.2.1 SCSI接口卡与控制卡
3.2.2 独立磁碟冗余阵列(RAID)
3.2.3 磁带库
3.2.4 光碟塔
3.2.5 DAS技术
3.2.6 NAS技术
3.2.7 SAN技术
3.2.8 备份系统及备份软体
3.3 其他资源
3.3.1 视频会议系统
3.3.2 网路电话系统
4.网路安全
4.1 网路不安全因素与网路安全体系
4.2 恶意软体的防治
4.2.1 计算机病毒知识
4.2.2 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体
4.2.3 网路蠕虫病毒的清除与预防
4.2.4 木马的检测与清除方法
4.3 黑客攻击及预防方法
4.3.1 拒绝服务攻击与防御
4.3.2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御
4.3.3 程式漏洞攻击与防御
4.3.4 欺骗攻击与防御
4.3.5 连线埠扫描
4.3.6 强化TCP/IP堆叠以抵御拒绝服务攻击
4.3.7 系统漏洞扫描
4.4 防火墙套用
4.4.1 防火墙套用规则
4.4.2 防火墙系统套用设计
4.5 ISA Server套用配置
4.6 IDS与IPS
4.6.1 IDS原理及套用
4.6.2 IPS原理及套用
4.7 访问控制技术
4.7.1 自主访问控制
4.7.2 强制访问控制
4.7.3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
4.7.4 访问控制机制
4.8 VPN技术
4.8.1 PPTP / L2TP / GRE
4.8.2 IPSec
4.8.3 MPLS VPN
4.8.4 VPDN
4.9 网路安全隔离
4.9.1 划分子网隔离
4.9.2 VLAN子网隔离
4.9.3 逻辑隔离
4.9.4 物理隔离
4.10 安全认证方法与技术
4.10.1 PKI
4.10.2 证书管理
4.10.3 身份认证
4.11 加密和数字签名
4.11.1 加密技术
4.11.2 数字签名技术
4.11.3 密钥管理
4.11.4 电子印章
4.12 网路安全套用协定
4.12.1 SSL
4.12.2 SET
4.12.3 HTTPS
4.13 安全审计
4.13.1 审计内容
4.13.2 审计工具
4.14 安全管理策略和制度
5.项目管理
5.1 项目计画管理
5.2 项目範围管理
5.2.1 工作分解结构
5.2.2 範围确认和控制
5.3 项目进度控制
5.3.1 活动资源估算
5.3.2 活动历时估算
5.3.3 进度控制技术和工具
5.4 项目成本管理
5.4.1 项目估算
5.4.2 成本预算
5.4.3 成本控制技术和工具
5.5 项目风险管理
5.6 项目质量管理
5.6.1 质量管理的内容
5.6.2 质量管理的方法
5.7 项目文档管理
6.标準化与法律法规
6.1 标準的分类
6.2 标準化机构
6.3 智慧财产权
6.4 网际网路有关的法律法规
7.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7.1 会计常识
7.2 财务管理实务
8.套用数学
8.1 机率统计套用
8.2 图论套用
8.3 组合分析
8.4 运筹方法
9.专业英语
9.1 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
9.2 熟悉网路规划设计师岗位相关领域的专业英文术语
考试科目2:网路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1.网路规划与设计
·大中型企业网路规划
·大中型园区网路规划
·无线网路规划
·网路需求分析
·网路安全性分析
·逻辑网路设计
·物理网路设计
·网路设备选型
·网路性能评估
2.网路工程管理
·网路工程计画及成本控制
·网路工程进度控制
·网路工程质量控制
3.网路最佳化
·网路现状分析
·网路缺陷分析
·网路最佳化方案
·网路最佳化投资预算
4.网路配置
·桥接配置(交换部分)
·路由配置
·IP位址配置
·服务质量配置
·VLAN配置
·防火墙配置
·IDS/IPS配置
·隔离网闸配置
·VPN配置
·伺服器配置
5.网路性能分析与测试
6.网路故障分析
·故障分析
·故障检测
·故障处理
考试科目3:网路规划与设计论文
根据试卷上给出的与网路规划与设计有关的若干个论文题目,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按照规定的要求撰写论文。论文涉及的内容如下:
1.网路技术套用与对比分析
·交换技术类
·路由技术类
·网路安全技术类
·伺服器技术类
·存储技术类{page}
2.网路技术对套用系统建设的影响
·网路计算模式
·套用系统集成技术
·P2P技术
·容灾备份与灾难恢复
·网路安全技术
·基于网路的套用系统开发技术
3.专用网路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项目管理
·工业网路
·电子政务网路
·电子商务网路
·保密网路
·无线数字城市网路
·应急指挥网路
·视频监控网路
·机房工程
4.下一代网路技术分析
·IPv6
·全光网路
·3G、B3G、4G、WiMAX、WMN等无线网路
·多网融合
考试方式
(1)网路规划与设计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网路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网路规划与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试题举例
网路规划与设计综合知识
● 在层次化网路设计方案中,通常在 (1) 实现网路的访问策略控制。
(1) A. 套用层 B. 接入层
C. 汇聚层 D. 核心层
网路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阅读以下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6。
某学校在原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网路改造,网路改造方案如图1所示。其中网管中心位于办公楼第三层,採用动态及静态结合的方式进行IP位址的管理和分配。
【问题1】
设备选型是网路方案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叙述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问题2】
从表1中为图1中(1)~(5)处选择合适设备,将设备名称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一设备限选一次)。

【问题3】
为图5-1中(6)~(9)处选择介质,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备选介质(每种介质限选一次):
千兆双绞线 百兆双绞线双千兆光纤链路 千兆光纤
【问题4】
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叙述针对不同用户分别进行动态和静态IP位址配置的优点,并说明图中的伺服器以及用户採用哪种方式进行IP位址配置。

【问题5】
通常有恶意用户採用地址假冒方式盗用IP位址,可以採用什幺策略来防止静态IP位址的盗用?
【问题6】
(1)图5-1中区域A是什幺区?(请从以下选项中)
A. 服务区 B. DMZ区 C. 堡垒主机 D. 安全区
(2)学校网路中的设备或系统有存储学校机密数据的伺服器、邮件伺服器、存储资原始码的PC机、套用网关、存储私人信息的PC机、电子商务系统等,这些设备哪些应放在区域A中,哪些应放在区域网路中?请简要说明。
网路规划与设计论文
论信息系统建设的网路规划
网路规划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要满足信息系统的套用需求,另一方面受到信息系统覆盖的地理空间範围、资金和其他资源约束;既要满足当前信息系统的需要,又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即网路规划方案不仅要有实用性,还要有扩展性。
请围绕“信息系统建设的网路规划”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设计的信息系统的套用需求以及你在其中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 深入论述你参与设计的信息系统网路规划主要涉及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是如何满足信息系统套用需求并且具有实用性和扩展性的?
3. 简要叙述你参与的信息系统的网路规划方案中,除了实用性和扩展性外,方案中还有哪些特性需要考虑?
2009下半年网路规划设计师真题
2009下半年软考真题及答案讨论,请参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