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建设过程中在工程现场所进行的包括前期工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在内的全部活动。分施工準备、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
核电厂的建设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并依据相关的大纲、程式进行管理。施工準备是保证工程项目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组织施工是工程实施最重要的部分,必须认真做好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和安全管理;竣工验收是检查验证完工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就位的设备、系统的质量、功能符合设计要求,竣工资料真实、完整。核电厂施工要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施工準备
施工準备分为施工组织準备、施工技术準备、施工物资準备及施工现场準备。
施工组织準备 工作涉及工程建设的三方,即业主、施工承包单位及监理单位,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进行工程管理规划构想。业主的施工管理机构为:施工经理领导下设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核岛、常规岛及电厂辅助设施、电气)、施工支持(档案、测量、设备控制、金属质量、安全)等职能处室,由施工经理统一对外,要求人员精干,职责明确,建立管理程式,严格按契约和程式办事,高效规範运作。施工单位应按契约规定建立施工组织机构,管理机构要高效精干,建立并实行一级质量保证、两级[队(厂)与公司级]质量控制制度,施工机构要与承担的任务相适应,建立、分析人力动员曲线,编写、出版管理程式和工作程式,开展管理及技能培训、工艺评定等。监理单位根据监理委託契约,建立项目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具备核电工程施工管理经验。
施工技术準备 主要包括图纸档案及施工组织设计。业主应按契约规定及时将图纸档案交付施工单位,并确认可以使用。施工单位应认真阅读、理解,如有疑问之处,及时向业主提出澄清,由业主或设计单位做出答覆。由承包单位编制并经业主(或委託监理单位)审查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现场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技术档案,其重点是施工方案、进度计画、人员及机具配备、施工平面布置及质量与安全措施。为此,应据此对现场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建立正常合理的施工程式,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採用已经成熟的先进施工技术,并进行不利气候因素等风险分析,适当留有余度,以应付施工过程中的某些突发事件。对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反应堆穹顶整体吊装等重要施工方案进行专题分析、论证。
施工物资準备 主要包括建筑安装材料、施工机具、永久设备三个方面。对开工必备的材料、机具要安排先期进场。建筑安装材料与施工机具由施工单位根据契约规定组织採购,永久设备由业主另行採购后交付施工单位安装。由于核电工程的特殊性,建筑安装材料、施工机具及永久设备的质量必须完全符合技术规範要求,相关质量档案真实、全面、完整。
施工现场準备 包括现场的测量放线、施工道路及管网、施工临时建筑设施及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核电工程的测量放线实行三级控制网。施工道路要满足常规岛吊车梁、反应堆压力容器等大件运输的要求,施工道路及各种管网应儘量与永久性设施结合布置,以节约投资。施工电源、水源、通讯应充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现场设施具备抗御建设过程中雨涝等灾害的能力。临时建筑设施分为生产、施工设施和办公生活设施,需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并便于施工。土建完工区域及时移交,为安装做好现场準备。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首先要使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机构有效运作,确保管理程式和工作程式得到有效执行。
重视事前控制 包括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如图纸、技术规格书、工程程式等;重视对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审核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书,对水泥、钢筋等土建大宗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材料到现场后还要在业主的土建试验室或第三方的试验室进行抽检或试验,所有设备到货后要严格进行开箱检查,在安装前按相应技术规格书进行质量检查;加强对重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的审查;建立各种质量控制纪录表格,如土建的施工纪录档案及安装的质量计画。
严格过程控制 二台1000MW级机组的核电厂,从浇灌第一罐混凝土到投入商业运行历时约需6年。施工后期实际上与调试交叉进行。现场施工的费用在工程总投资中约占20%~25%。施工费用按工作性质大致划分为:土建施工不超过40%~50%;机构安装30%~36%;电气安装,包括仪表和控制设备安装,低于12%~15%;现场管理,包括施工所需支持性基础设施在内,0~8%。
在核电工程现场参加土建施工和机电安装的单位,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包商在内,可达百余家。进入现场的劳动力,在国外施工高峰期一般不少于2500人;开发中国家需要动用的劳动力,较此数可高出两倍以上。对施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设立监督点;对重要工序,一般设立见证点,即W点;对重要工序或特殊工序,设立停工待检点,即H点。
加强对变更和不符合项的管理
工程进展过程中,施工单位提出的现场变更申请,或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通知,由业主或监理单位从设计、接口、费用及工期方面对其进行审查,如认为必要,则发出变更指令送施工单位实施;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执行不符合项程式,不符合项分为C1、C2、C3级,对C3级不符合项的处理措施必须得到业主的书面批准和确认。
进度控制
核电工程一般按六级进度进行控制,一级进度是工程的总进度,一般不得变更;二级进度为设计、製造、供货、土建、安装的主要接口进度;三级进度是专项工程进度,如土建施工三级进度,即土建施工契约进度;四级、五级、六级进度是由施工单位根据三级进度编制的并经业主或监理单位审查的更为详细的六个月、三个月滚动进度,月进度、周进度;进度控制是由一级控制二级,依次类推。进度影响则是六级影响五级,由下至上。进度计画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执行,并从周、月紧密跟蹤,严格控制,如实际进展与计画进度出现差异,要及时协调,制订赶工计画,必要时适当调整,但进度计画调整应儘量控制在三级进度以内。当进度与质量有矛盾时,工期必须服从质量。
投资控制
工程施工是投资控制的重点,业主要严格按契约要求及时提交图纸、档案及场地,儘量减少由此引起的索赔;工程变更、设计修改要慎重并应进行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认真核算工程量;公正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
安全管理
“安全第一”与“质量第一”是统一的,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反过来,安全是达到质量的保证。核电工程除满足一般工业安全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核安全的要求,因此核工程比一般工程对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安全管理既要管人,也要管物,还要管环境,力争做到人、物、环境的最佳化匹配。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採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为加强横向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可建立工地安全委员会。施工单位的行政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与业主的施工经理签署“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规範化、目标化管理,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竣工验收
是施工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式,施工单位应根据契约要求的技术标準先进行自检和预验收,及时完成收尾工作,认真準备竣工报告,土建为建造竣工报告,安装为安装竣工报告。业主或监理单位依据契约,及时组织工程实体验收和竣工资料的审查,签署工程竣工验收档案,并注明维护期。没有签署工程竣工验收档案的项目,不得进行结算。
核电工程施工的若干特点 核电厂工程核岛部分施工质量要求严、技术难度大、系统複杂、部件繁多、参与单位多、与上下游工作的协调接口工作量大,因此对施工单位,尤其是核安装单位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外,在技术上也颇有特色,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特种合金焊接、大型设备运输、吊装以及精密设备、仪表安装方面都有不少特殊要求,需要有特殊的经验和配备专用设施。
接口管理
施工处于核电厂建设的中游段,由于系统部件多、建设周期长,施工中,尤其核岛安装,不可避免地既要与上游设计、採购、製造紧密衔接,又要与下游的几百个系统的调试紧密配合,形成大量接口,因此,需要预先在计画中安排好,并在执行过程中加强协调,特别要拟订好六个月的滚动计画,预测现场安装的需要,以动态地调整设备供应商的档案、设备和大宗材料的到货以配合安装展开。当安装进行到总量60%左右,整个核岛安装转入到以配合系统调试为主,根据调试系统之优先顺序来进行系统的安装收尾,并及时提供安装的竣工档案和竣工图来满足调试的要求。仅从上述例子中已可看到整个核岛安装过程中的接口协调工作量。如管理不善,势必造成工程之延误,并导致投资的增加。这是高质按时完成核电工程的关键。
重部件的运输和吊装
核电主设备部件既重、又大,且往往要在製造厂总装、试验,有时还要求整体运输。如ABWR(先进沸水堆)的压力容器,重达900t,且直径远超过4.5m,只能在海上运输直接到工地。又如ABB-CE的两环路1300MW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重达800t(千兆瓦级的为600t),都必须对其运输和吊装设施、方式预作论证,重量在200多t到300多t的超重、超长、超大件的设备,在两台千兆瓦级机组核电工地约有十多台件,需在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全面考虑,并做出明确安排,一般安排专业的运输和吊装单位来负责施工。
此外,为了缩短工期,核电工地往往充分利用现场已有的大型起重设施和专业施工队伍的方便,加大预製件的组装和吊运,如秦山二期和岭澳工程实现了一次吊装重160t左右,直径达37m的安全壳穹顶,比原半顶起吊在关键路径上节省了近两个月工期,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日本的核电建设工期最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採用大型组件预製、运输和吊装,并在设计阶段落实其施工组织方案。
混凝土工程
核电工程在混凝土浇筑量和体积上虽均比不上水电工程,但与其他工程相比,仍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且结构上比水电工程複杂。由于要防辐射,又有控制裂纹开展度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选用、浇筑、养护、密实度、容量及其监控有一系列的严格标準和要求,特别是配合比和选材。对滨海电厂很难找到天然原材料及合适的给配料,往往要搞人工砂、石料并经过现场实验室的严格测定,需时约一年。必须在施工準备时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监督,才能确保核电工程混凝土质量。
焊接
核设备和管道往往由不同的合金及特殊不鏽钢製作,且有耐核辐照、防晶间腐蚀等特殊要求,因此焊接不仅种类多,标準严,工作量也很大。焊接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而且是运行安全的关键。为此,对焊接工艺必须经过检验、评定后,制定严格规程,并严格执行培训、考核合格、授权上岗制。在执行中要根据一次成功率,对合格率不高的焊工要实行强迫回炉培训制度,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核清洁
指在土建、安装和单系统调试完成后,在系统联调开始前(或最迟在装料前),对核岛的各主要厂房和系统、设备,必须从上到下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对厂房、结构物、设备、管道及其支承等所有外露部分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并达到规定的核级清洁要求。这不仅便于工程移交并为今后投运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维修环境,而且可避免各种积垢在辐照下变成放射性物质,不会给今后运行带来额外的危害。这是核工程施工结束时,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