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安徽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19-03-01 15:50:12 百科

安徽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安徽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于2009年3月。中心仪器设备总值约3500万元,设有网路部、电教部、一卡通部、办公室等四个部室。现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1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9人。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为教学提供服务保障与技术保障的业务部门,其工作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上级关于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指示,加强网路、多媒体教学设施建设,更新观念,规範管理,确保网路和多媒体教学设施在教学运行中的稳定秩序。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执行分管校长负责制,对内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安徽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成立时间:2009年3月
  • 下设部门:网路部、电教部 等
  • 隶属:安徽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

1983年教务处成立电化教研室,负责全校的常规电化教学和全校各类专题片的製作。
1989年教务处成立电教中心,负责全校的常规电化教学和全校各类专题片的製作。
1999年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挂靠教务处,负责全校的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及全校各类专题片的製作。
2000年成立网路中心,挂靠校长办公室,负责校园网规划以及网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09年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校办网路中心合併成立安徽工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工作内容

1.承担校园网路主干路由器、交换机、各种网路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证校内外网路安全、稳定畅通等;负责校园网路工程建设的规划与实施、校园主干网的维护与扩建、用户网路的接入以及有关网路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协调校内单位在网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安徽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路维护工作;负责校园网各类系统管理和维护,包括邮件、DNS、WEB、FTP、BBS、VPN、教学、资料库等伺服器的安装、配置和维护,解决校园网套用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等,但不负责网路主页的内容发布。
2.承担常规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各类软硬系统的建设、维护与保障(不包括教室内多媒体设备以外的设施维护),协助教务处完成多媒体教室的规划和建设任务;精品课程的摄像及编辑,教学资料与素材的複製、采编(不包括课件的製作),远程教育技术支持与维护,协助学校宣传部完成重大事件的摄像及编辑等。
3.本中心基本任务: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方法研究,学校的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网路环境,在多媒体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等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
4.工作宗旨:全心全意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与保障支持。

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自成立之日起,本着重理念、重管理、重技术的工作思路,强调角色意识、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经过全体职工的全心全力付出,中心内部建设和日常工作逐步理顺和规範,受到业界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好评,一个团结、奋发、富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已然形成,在我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数字校园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网路部。负责全校校园基础网路规划、网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了全校各楼宇主干网千兆、桌面百兆的稳定网路结构和无线覆盖,信息点约20000个。2010年採用先进的扁平化架构进行了校园基础网路改造,在省内率先实现了网路精细化管理和实名认证,形成了一个稳定可靠、有线无线全覆盖、可控可管的校园网路,为数字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电教部。负责学校重大活动、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的视频采编以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拥有先进的视频采编设备,实现了校级学术报告全程录像点播,解决了校区分散、人员分散、时间不统一造成的学术报告收效低的问题。学校教室全部实现了多媒体化,设备使用率常年达到98%以上,基本避免了因多媒体设备故障造成的停、调课现象,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3. 一卡通部。负责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及拓展套用。2010年採用CPU卡建成了国内领先水平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了银行自助转账、校内消费、控水控电、图书借阅、门禁等基础套用。

发展目标

1. 根据《安徽工业大学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优质的网路信息化平台,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2. 进行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挖掘,为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3. 继续完善多媒体教学服务保障工作,提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4. 构建远程教学和课堂录播系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5. 构建基于新一代网际网路(IPv6)的校园平安工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